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9997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7:17
提供适于模内标签用途的聚丙烯薄膜。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在150℃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T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提供适于模内标签用途的聚丙烯薄膜。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在150℃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T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专利说明】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热性、机械特性优异的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
技术介绍
现有的聚丙烯薄膜在150°C下的收缩率为几十%,与PET等相比,耐热性低,而且 刚性也低,因此层压加工时因收缩而导致容易发生卷曲,成为不良发生的原因。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知有通过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丙烯 制成拉伸薄膜,从而形成具有高温刚性、耐热性的薄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此外,已知有通过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宽的聚丙烯制成拉伸薄膜, 可以适宜用作电绝缘性、机械特性等优异的电容器薄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 进而,已知有使用低分子量、基于升温分级法的0°C的可溶性物质量处于特定范围 的聚丙烯制成隔膜薄膜的技术,该薄膜在干燥工序、印刷工序中的尺寸稳定性也优异(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 然而,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薄膜在拉伸性方面存在困难,机械特性也差。 已知有通过在中分子量成分中微量添加长链分支或经交联的聚丙烯来促进子片 晶的形成而提高拉伸性,从而制成机械特性、耐热性、耐电压特性优异、各物性的均匀性优 异的薄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等)。 此外,已知有通过使用包含大致等量的尚分子量成分和中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 成分较少)、分子量分布宽、十氢萘可溶物含量少的聚丙烯制成薄膜,从而达到刚性和加工 性的平衡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等)。 上述专利文献4?5中记载的薄膜仍不能说是在高温下的耐热性充分的薄膜,具 有高耐热性、耐冲击性、透明性优异的聚丙烯薄膜仍属未知。即,这些并没有超越现有的聚 丙烯薄膜的范畴,其用途受到限制,例如还尚未着眼于超过150°C的高温下的耐热性。 在以聚丙烯制或聚乙烯制容器等作为代表例的树脂制容器的外面粘贴标签时,从 具有如下各种优点出发而优选使用与容器的成型的同时在容器外面粘贴的模内标签法:可 整体粘接且难以剥离;在大面积标签表示成为可能等的设计性方面优异;此外,通过标签 来提高容器本身刚性,使容器的薄壁化成为可能;等。 目前,作为模内标签基材,使用有纸、合成纸、塑料薄膜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8等)。 在塑料薄膜的情况下,为了实施印刷、层压加工、或粘接加工等,广泛实施贴合相 同塑料薄膜之间、或者贴合根据标签式样的各种原材料的塑料薄膜而构成模内标签。作为 该塑料薄膜,从与容器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广泛使用有聚丙烯薄膜。 然而,还已知在现有的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中大多存在以下问题:通过上述加 工、具体而言是印刷、层压时对薄膜施加的加热下的张力,薄膜拉伸或收缩,因此形成标签 后标签发生卷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 为了抑制卷曲,在印刷、层压加工中,不得不采取高频率调整加工条件、或者将聚 丙烯薄膜的厚度变厚、或者选择聚丙烯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用作模内标签基材等方法, 因此标签被迫成为成本高的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3253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5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46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7-84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8-540815号公报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昭58-6901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平02-781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02-84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5-208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是以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为背景完成的。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适于 模内标签用途的聚丙烯薄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宄,结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 为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以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 150 °C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 %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TD 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 在该情况下,构成前述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的下限为 96%、以及薄膜的面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0125是适宜的。 此外,在该情况下,构成前述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为0. lmol% 是适宜的。 进而,在该情况下,构成前述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常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为7质 量%以下是适宜的。 专利技术的效果 即使将各种原材料的塑料薄膜贴合于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薄膜而制成模内标签时,本 专利技术的聚丙烯薄膜也可以通过印刷时、层压加工时的张力来防止难以拉伸、且贴合后的标 签发生卷曲。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比较例1中记载的聚丙烯薄膜的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的特征在 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在150°C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 均为9%以下,1?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6?3以上,10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6?3以上,雾度为 6%以下。 (薄膜特性) 本专利技术的聚丙烯薄膜的MD方向以及I'D方向的150°C下的热收缩率的下限优选为 〇. 5%、更优选为1 %、进一步优选为1. 5%、特别优选为2%、最优选为2. 5%。若上述热收 缩率为〇.5%以上,则有时从成本方面等出发,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或者厚度不均变小。需 要说明的是,MD方向是指薄膜的流动方向,TD方向是指与薄膜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MD方向以及I'D方向的150°C下的热收缩率的上限为9%、优选为8%、更优选为 7 %、进一步优选为6 %、最优选为5 %。若上述热收缩率为9 %以下,则可得到耐热性优异的 薄膜,变得更容易在可能曝露于150°C左右高温下的用途中使用。需要说明的是,150°C下 的热收缩率为2. 5 %左右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例如分子量为10万左右的低分子量聚丙 烯(以下称为低分子量成分)、调整拉伸条件、热固定条件,但在低于2. 5%左右时,优选以 离线进行退火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聚丙烯薄膜中,MD方向以及TD方向的150°C 下的热收缩率超过15%,120°C下的热收缩率为3%左右。 聚丙烯薄膜为双轴拉伸薄膜时,MD方向的杨氏模量(23°C )的下限为2GPa、优选 为2. lGPa、更优选为2. 2GPa、进一步优选为2. 3GPa、最优选为2. 4GPa。MD方向的杨氏模量 的上限优选为4GPa、更优选为3. 7GPa、进一步优选为3. 5GPa、特别优选为3. 4GPa、最优选 为3. 3GPa。若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且4GPa以下,则有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或者 MD-TD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150℃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T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理山田浩司多贺敦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