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内置式提升机构的输送柱体及包括至少一对在操作上相互连接的两个柱体的输送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912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运输车辆的柱体,它包括一个在其上端(2)悬挂在与车辆的车厢相连的纵向上直线结构(4)上,并且沿着车辆的车厢或底盘固定在工作位置上的直线体(1),其特征在于,该直线体(1)包括沿着与车辆的车厢相连的纵向上直线结构(4)移动的上移动装置(3)、一个固定在工作位置上的固定装置(11)和一个在原动力作用下驱动移动输送元件(7)沿着直线体(1)移动和固定在支持位置上的提升和降低装置。(*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一种内置式提升机构的可移动输送柱体,该输送柱体可以用来在可变高度上输送负载,并装满侧向通道,以及迅速地从一般的装货车辆转变为特殊的运输车辆,或者进行相反的转换。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两个面对面放置、并且特别是通过一个支撑负载的横向结构在操作上相互连接的内置式提升机构组成的龙门式起重机。实用的运输车辆上覆盖着车厢或者一片或几片车蓬。这些车蓬可以包括具有滑动遮板方式的工作侧面。这些侧面的遮板悬挂在车厢的上缘,而车厢以一定的间隔支撑在称作柱体的支架上。这些柱体仅仅构成被动的支架,其功能限于对上缘的简单支撑。这些柱体还可以用来保持侧板、可拆卸的隔板、车帮板或其它的保护构件。这样装备的车辆不能够成为多功能的,即也不能够接受特殊的负载,因为缺少适当的结构来支撑这些特殊的负载。用于侧向装货或卸货的通道需要拆掉柱体的操作,以使其卸掉,或者需要松开的操作,以使其移动。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车辆投资的盈利性问题,运输者总是希望能够使用同样的运输车辆,迅速地从一种类型的装载过渡到另一种类型的装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厢的装备,通过至少在整个厚度上,简单地用具有可以和传统柱体互换的内置式提升机构的支柱代替传统的柱体,以便不减少车辆或装载物的使用宽度,就能够迅速而简单地将散货运输车辆转变为可用于运输特殊负载的多功能车辆。一般说来,本专利技术可以将一种特殊用途转变为另一种特殊用途,或者将一种特殊用途转变为传统的散货运输,或进行相反的转换。在其一种应用中,本专利技术可以从一般的运输车辆得到也用于半牵引的集装箱或其它类型运输汽车的车辆,而且能够迅速地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柱体的可移动特征,能够在需要的情况下,由纵向的表面,来保持在侧向通道上的饱和装载。实际上,这些柱体能够通过向一端和/或在另一端的移动使纵向的表面通畅。根据车辆运输的模式不同,本专利技术可以让相继两个柱体之间的距离适应被运输车辆的前后轮的轮距。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输送柱体,涉及由至少一对横向相对放置,而且相互在操作上关联的两个相似柱体组成的支柱组合件。每个可纵向移动的柱体和支架的特征在于如下的基本机构-与连接在车辆上的直线移动机构协同工作的上移动机构,在其上面移动着装有具有操作间隙的柱体,-移动在装载直线移动机构上的一般是直线形状的直线体,它包括-包括一个垂直移动的活动输送元件的提升机构,-与该提升机构的输送元件连接的负载,或与负载支持机构接口的装置,-沿着车辆的车厢或底盘固定在工作位置的下固定机构,-固定在上位的上固定机构。每一对柱体的柱体是横向面面相对,构成一个龙门吊,其特征在于,这些柱体彼此之间通过同步运动在操作上相互连接,通过单个的支架,或通过在它们之间连接的相对于每个柱体移动输送元件连接体的横向输送结构来提起负载。按照一个基本的实施方案,此输送结构是在车辆输送平面的横方向上,与同一对柱体中的两个柱体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两对柱体,每对柱体构成一个龙门吊,它们之间由普通的输送结构相连。人们能够完全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意义,本专利技术使装有这些柱体,或由这些柱体构成的输送组合件的车辆能够迅速地从一种货物的专门运输车辆转变为其它的普通货物或另一种货物的专门运输车辆。作为主要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可以为专门的货物提供车辆,而不用进行长时间而昂贵的改装,并且完全保持了原来的车厢。在偶然运输新车、旧车或发生事故的车辆时,就更尖锐地感觉到此种需求。通过在下面作为实施例给出的叙述,再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不言而喻附图说明图1为轴侧图,表示在其前面的是第一可移动支柱,表示在其后面的是第二支柱,柱体是按照具有螺杆和螺母的第一方案实施的;图2的轴侧图表示通过一个横向支持结构相连的一对柱体;图3和图4的详细轴侧图分别表示一个柱体的上部和螺杆与横向支持结构之间的连接;图5的轴侧图表示一个处于工作位置的相当于链条方案的支柱;图6的详细轴侧图表示一个柱体的上部,其中可以看见链条的运动啮合;图7是滑轮链条循环运动的示意图;图8和图9的详细轴侧图分别表示,第一是移动块和横向支持结构之间的连接,其次是可移动柱体的下端。首先将要叙述柱体的一般特征,然后介绍一个和另一个推荐的实施方案。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可移动柱体包括下面的一般机构。一般呈直线形状的柱体1在其上端包括一个上移动机构3,它沿着装在其上面的纵向上部直线结构4移动,直线部分5包括一个提升和下降机构6,该机构具有通过连接件8和负载或单个的负载支架9固定或相连的移动输送元件7,最后在其下端10有一个固定下部机构11,它沿着车厢或底盘的纵向边缘12移动。按照一个介绍的方案,上部移动机构3具有移动架13的形状,上面装有一对导轮或滚轮14和15,沿着比如单轨状的上部直线结构4滑动。这个直线结构4固定于车辆的车厢上。通过具有一定操作间隙的上部移动机构3将柱体悬挂在这个直线结构上。该移动架13向下变成弯曲部分16,用来啮合与传递如下所述提升机构6的传动运动。然后,弯曲部分16与包括提升与下降机构6的垂直直线部分5相交,使负载提升和下降并确定负载的位置。此提升机构具有移动输送元件7的传动机构17。该输送元件7以固定的方式接纳或者连接着连接件8,它构成了与负载或者与输送负载的单个支架9之间的连接。移动输送元件7和传动机构17可以呈不同的形状。按照第一种实施方案,它涉及一个螺杆18,它驱动一个安装在此螺杆上,通过螺杆的转动沿着柱体移动的螺母输送器19。按照优选的方式,该螺母输送器19浮动地安装在一个移动块20上,在相对于螺杆转动时,该移动块形成不动的壳体,通过其窄的表面保证沿着在直线部分5或其它所有相当机构的侧面凸缘结构相吻合的相当于21和22的两个导轨移动的滑块功能。从技术的角度出发,该螺杆优选是不可逆类型的,其两端的每一端都安装在轴承上,由外面的电机驱动转动,通过一个靠近移动架13的方接头23或其它机构在动力上与电机相啮合。通过安装在万向轴25上的倾斜短轴24将转动的运动传递到螺杆18上。为了避免该螺杆产生轴线挠度,可以通过其上端将其悬挂起来。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移动输送元件7是一个壳体,在其中浮动地安装着传动螺母19,能够在壳体和提升机构螺杆的螺母之间起到运转的作用。此运转作用保证了在传动和运动转换时,在有冲击或异常阻力的情况下装配和零件的可靠性。在垂直移动时,移动输送元件7固定或连接在直接支持负载或与输送负载的单个支架9相连的连接件8上面。可以设想有几种类型的单个支架9。这可以涉及简单的支架角钢型、侧板型或其它的直接与负载接触或支持负载的单个中间支架,也可以涉及具有单连杆或双连杆的更复杂的支架,或者简单的、双重的或复杂的专门支架,比如双臂夹具或其它的单个支架,比如专门运输车辆的支架。如同在下面所叙述的,还可以设想一种用简单的或专门化的横向输送结构26的连杆横杆、吊仓、料篮或其它需要两个相对柱体的结构,这些结构可以看作是每个柱体上单个支架9的延长交接点。在运输车辆的情况下,这些相对的单独支架或横向的输送结构接纳被运输车辆的车轮。在图5-9中介绍的第二个实施方案包括多个相同的机构,有几个机构在功能上和前面的实施方案是等价的。按照第二个实施方案,沿着上直线结构4移动的移动机构3也是呈移动架13的形状,它具有两个与具有铁轨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让卢克·安德烈
申请(专利权)人:罗尔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