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和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极和使用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以往,使用LiCoO2或LiNi1/3Mn1/3Co1/3O2等的层状化合物或LiMn2O4等的尖晶石化合物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正极活性物质)。即使是在层状化合物中,也已知LiNiO2等Ni含量多的化合物表现出高电容。然而,如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使用了LiNiO2等的Ni含量多的化合物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与LiCoO2等的含Co化合物相比较,理论密度低,结果存在作为电池的能量密度变低这样的缺点。因此,存在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那样通过进行使导电助剂附着于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复合化处理来提高电极密度的方法。然而,复合化处理中,一边将正极活性物质与导电助剂混合一边施加加压力和剪切力来进行,因此若该力过强则会存在引起导电助剂的变质并且速率放电特性变差这样的技术问题。再有,以下,根据情况,将锂离子二次电池记为“电池”。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5743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5941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6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正极,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附着于其表面的碳,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下述式(1)表示,在使用了氩离子激光的拉曼光谱中,所述正极具有位于1200~1450cm‑1的峰PA、位于1450~1700cm‑1的峰PB、以及位于400~600cm‑1的峰PC,在以波数区域200~1800cm‑1中的、最大强度为1且最小强度为0进行标准化时,所述峰PA与所述峰PB的2个峰之间的最小的拉曼强度为0.6以下,所述峰PC的拉曼强度为0.1以上且0.5以下,Lia(NixCoyAl1‑x‑y)O2···(1)其中,0.95≤a≤1.05,0.5≤x≤0.9,0.05≤y≤0.2。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9.30 JP 2013-203682;2014.09.10 JP 2014-184331.一种正极,其特征在于,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附着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表面的碳,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由下述式(1)表示,在使用了氩离子激光的拉曼光谱中,所述正极具有位于1200~1450cm-1的峰PA、位于1450~1700cm-1的峰PB、以及位于400~600cm-1的峰PC,在以波数区域200~1800cm-1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原裕之,北村洋贵,平林幸子,苏武正树,高石哲男,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