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龙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280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支腿绕主梁轴线上下摆动的路径上具有将支腿顶端与主梁铰接的连接位及将支腿底端与地梁连接的固定位,所述各支腿顶端均设有用于与主梁下方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所述主梁下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支腿挡止配合的上挡止面,在支腿向下摆动到固定位时所述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挡止配合,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龙门架安装时需要多台吊车同时工作造成的耗费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龙门架
[0001 ]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式起重机及其龙门架。
技术介绍
起重机械中,起重机龙门架一般包括主梁及用于撑托主梁下方左右两端的两组支腿,每组支腿分别包括位于主梁下方前后两侧的一个前支腿和一个后支腿,龙门结构体积、尺寸较大,安装非常不便,传统的龙门结构通常为将前、后支腿分别采用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梁下端的前后两侧,安装时首先将前支腿和后支腿分别立起,将前支腿和后支腿同时立起至少需要两台吊车同时工作,再用吊车将主梁吊起,工作人员爬上龙门顶端将主梁与支腿用螺栓固定连接起来,操作十分不便,且安装过程中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由于操作困难,费时费力,最终导致生产效率非常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门式起重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重机龙门架安装时需要多台吊车同时工作造成的耗费人力物力、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龙门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主梁及用于撑托主梁下方左右两端的两组支腿,每组支腿包括位于主梁下方前后两侧的一个前支腿和一个后支腿,两组支腿底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每组支腿的左地梁、右地梁,支腿顶端与主梁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支腿铰接在主梁上以使支腿绕主梁左右延伸线上下摆动的铰接结构,所述支腿绕主梁轴线上下摆动的路径上具有将支腿顶端与主梁铰接的连接位及将支腿底端与地梁连接的固定位,所述各支腿顶端均设有用于与主梁下方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所述主梁下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支腿挡止配合的上挡止面,在支腿向下摆动到固定位时所述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挡止配合,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 所述主梁包括设置在主梁左右两端的用于连接两组支腿的两组连接座,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连接座下和支腿顶立而。 所述连接座下端连接有上法兰,所述支腿顶端设置有下法兰,所述上挡止面为上法兰下端面,所述下挡止面为下法兰的上端面。 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为螺栓。 龙门架,包括主梁及用于撑托主梁下方左右两端的两组支腿,每组支腿包括位于主梁下方前后两侧的一个前支腿和一个后支腿,两组支腿底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每组支腿的左地梁、右地梁,支腿顶端与主梁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支腿铰接在主梁上以使支腿绕主梁左右延伸线上下摆动的铰接结构,所述支腿绕主梁轴线上下摆动的路径上具有将支腿顶端与主梁铰接的连接位及将支腿底端与地梁连接的固定位,所述各支腿顶端均设有用于与主梁下方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所述主梁下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支腿挡止配合的上挡止面,在支腿向下摆动到固定位时所述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挡止配合,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 所述主梁包括设置在主梁左右两端的用于连接两组支腿的两组连接座,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连接座下和支腿顶?而。 所述连接座下端连接有上法兰,所述支腿顶端设置有下法兰,所述上挡止面为上法兰下端面,所述下挡止面为下法兰的上端面。 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的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为螺栓。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在支腿与主梁之间采用铰接结构,支腿绕主梁的左右延伸线上下摆动,支腿顶端设置有下挡止面,主梁下端设置有上挡止面,在支腿绕主梁上下摆动的路径上具有将支腿与主梁铰接的连接位及将支腿与地梁连接的固定位,支腿处于连接位时支腿与主梁铰接,将主梁吊起,在自重作用下支腿向下摆动,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逐渐贴近,当到达固定位时,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挡止配合,将地梁与支腿连接,支腿与地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方便龙门架的安装和拆卸。该龙门架安装时只需用吊车将主梁吊起即可对龙门架进行安装,节省人力物力,主梁的上挡止面与支腿的下挡止面挡止配合,安装或者拆卸时,工作人员不需要爬上起重机龙门再对支腿上方进行连接或者拆卸,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主梁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两组连接座,连接座下端与支腿顶端配合,增大主梁与支腿的接触面积,提高主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龙门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技术龙门架的一种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主梁,21、前支腿,22、后支腿,3、地梁,31、左地梁,32、右地梁,41、上法兰,42、下法兰,11、前连接座,12、后连接座,6、铰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描述。 本技术起重机龙门架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2、3所示的龙门架,该龙门架包括主梁I和支腿组,支腿组包括分别位于主梁I下方左右两端的左支腿组、右支腿组,每个支腿组均包括位于主梁I下方前后两侧的一个前支腿21和一个后支腿22,每组支腿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地梁3,地梁3包括与左支腿组连接的左地梁31及与右支腿组连接的右地梁32,主梁I包括设置在主梁I左右两端支腿的对应位置处的两组连接座,每组连接座包括位于主梁前后两侧的前连接座11、后连接座12,所述连接座为马鞍形,连接座下端设置有上法兰41,支腿顶端设置有下法兰42,所述上法兰41的下端面形成主梁与支腿挡止配合的上挡止面,所述下法兰42的上端面形成支腿与主梁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支腿顶端与连接座下端设置有铰接结构6,所述支腿可绕主梁I的左右延伸线上下摆动,主梁上下摆动的路径中具有将支腿铰接在主梁上的连接位及将地梁固定连接在支腿底端的固定位,支腿在固定位时,所述下法兰与上法兰挡止配合,两组支腿底端分别与左地梁31和右地梁32连接,支腿与地梁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方便龙门架安装和拆卸。 所述铰接结构6包括轴套和销轴,轴套焊接在连接座和支腿上,销轴沿主梁左右延伸线方向穿插在轴套中,支腿绕销轴轴线上下摆动。 安装时,将支腿水平铰接在主梁I上,用吊车吊起主梁1,主梁I上升,带动支腿顶端上升,在自重作用下支腿从连接位向下摆动,所述上法兰的下端面与下法兰的上端面逐渐贴近,当支腿到达固定位时,所述下法兰与上法兰挡止配合,每组支腿的前支腿与后支腿之间的间距从上至下逐渐变大,将地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组支腿的底端,即可完成龙门架的安装,安装完成后形成上窄下宽的梯形龙门架。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座为马鞍形,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座也可以为楔形连接块或者为固定在横梁左右两端的悬臂梁。 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轴套和销轴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也可替换为球连接装置、万向节销轴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腿底端与地梁采用螺栓连接,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支腿底端可焊接在地梁上或者在采用铆接结构。 本技术门式起重机的具体实施例,该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具体结构如上述,在此不作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主梁及用于撑托主梁下方左右两端的两组支腿,每组支腿包括位于主梁下方前后两侧的一个前支腿和一个后支腿,两组支腿底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每组支腿的左地梁、右地梁,其特征在于:支腿顶端与主梁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支腿铰接在主梁上以使支腿绕主梁左右延伸线上下摆动的铰接结构,所述支腿绕主梁轴线上下摆动的路径上具有将支腿顶端与主梁铰接的连接位及将支腿底端与地梁连接的固定位,所述各支腿顶端均设有用于与主梁下方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所述主梁下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支腿挡止配合的上挡止面,在支腿向下摆动到固定位时所述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挡止配合,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起重机,包括龙门架,所述龙门架包括主梁及用于撑托主梁下方左右两端的两组支腿,每组支腿包括位于主梁下方前后两侧的一个前支腿和一个后支腿,两组支腿底端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每组支腿的左地梁、右地梁,其特征在于:支腿顶端与主梁下端设置有用于将支腿铰接在主梁上以使支腿绕主梁左右延伸线上下摆动的铰接结构,所述支腿绕主梁轴线上下摆动的路径上具有将支腿顶端与主梁铰接的连接位及将支腿底端与地梁连接的固定位,所述各支腿顶端均设有用于与主梁下方挡止配合的下挡止面,所述主梁下方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对应支腿挡止配合的上挡止面,在支腿向下摆动到固定位时所述下挡止面与上挡止面挡止配合,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包括设置在主梁左右两端的用于连接两组支腿的两组连接座,所述铰接结构设置在连接座下端和支腿顶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下端连接有上法兰,所述支腿顶端设置有下法兰,所述上挡止面为上法兰下端面,所述下挡止面为下法兰的上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门式起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与地梁之间的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