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9095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1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双出杆液压缸、动力单元和控制原件;所述控制原件包括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出杆液压缸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连接构成一个独立通道;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并联的变量泵和手摇泵,变量泵连接电机。双出杆液压缸由并联的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重控制,动力单元也为并联变量泵和手摇泵;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自动加压与手动加压;又可以在一套控制或加压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即时切换到另一套控制或加压系统,能够保证液压驱动装置的安全平稳地运行;多个通道时可对每个通道进行独立控制,可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可以进行手动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是一种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双出杆液压缸、动力单元和控制原件;所述控制原件包括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出杆液压缸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连接构成一个独立通道;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并联的变量泵和手摇泵,变量泵连接电机。双出杆液压缸由并联的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重控制,动力单元也为并联变量泵和手摇泵;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自动加压与手动加压;又可以在一套控制或加压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即时切换到另一套控制或加压系统,能够保证液压驱动装置的安全平稳地运行;多个通道时可对每个通道进行独立控制,可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可以进行手动调试。【专利说明】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液压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液压传动是用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动力单元(油泵),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为油液的压力能,通过管道、控制原件,借助执行元件,将油液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负载,实现直线或回转运动。 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作精度、响应速度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液压控制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液压控制技术也从传统的机械、操纵和助力装置等应用场合开始向航空航天、海底作业和车辆与工程机械等领域(如模拟加载装置、发动机燃料进给控制与转速控制、车辆主动悬挂装置、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和机器人电液伺服系统等)扩展。因此对液压驱动装置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液压驱动装置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发生故障,都将导致整个装置的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可调的液压驱动装置。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双出杆液压缸、动力单元和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兀件包括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出杆液压缸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连接构成控制驱动单元,控制驱动单元的连接关系为:单元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端的两侧分别并联连接到双出杆液压缸的进油口与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之间、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回油端的两侧分别并联连接到双出杆液压缸的出油口与主压力回路的回油端之间,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并联的变量泵和手摇泵,变量泵连接电机,变量泵和手摇泵的出口与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连接,变量泵和手摇泵的进口连接油箱,主压力回路的回油端接入油箱。 本技术还可以包括: 1、包括2-6个控制驱动单元,各控制驱动单元并联连接在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与回油端之间,每个控制驱动单元的双出杆液压缸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均设置截止阀。 2、在变量泵和手摇泵的出口处设置单向阀。 3、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设置有带有溢流阀的溢流回路。 4、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设置有储能器。 本技术的双出杆液压缸由并联的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重控制,动力单元也为并联变量泵和手摇泵。既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自动加压与手动加压;又可以在一套控制或加压系统出现故障时,能够即时切换到另一套控制或加压系统。能够保证液压驱动装置的安全平稳地运行。同时,在对液压驱动装置进行初次测试时,可用手动方式进行初试,避免由于控制策略不完善,使得整个液压系统动作失控,导致对被控装置的损伤。 将多个控制驱动单元并联连接在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与回油端之间,在每个控制驱动单元的双出杆液压缸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均设置截止阀,即可构成多个独立通道,可对每个通道进行独立控制,适用于不同的液压控制系统。 可以在相应的管道上设置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在双出杆液压缸的活塞杆上位移传感器,以便实现自动控制。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1: 本技术的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组成包括:油箱1、三个粗滤油器2、手摇泵3、异步电机4、变量泵5、两个单向阀6、溢流阀7、储能器8、三个截止阀9、三个压力表10、电液伺服阀11、手动换向阀12、三个压力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4、双出杆液压缸15、风冷器16、温度传感器17、精滤油器18。 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端并联之后连接在双出杆液压缸的进油口与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之间,在双出杆液压缸的进油口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端的连接管路上顺序连接一个截止阀、一个压力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 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回油端并联之后连接在双出杆液压缸的出油口与主压力回路的回油端之间,在双出杆液压缸的出油口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回油端的连接管路上顺序连接一个截止阀、一个压力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 变量泵和手摇泵的出口处各设置一个单向阀再并联后与精滤油器的入口连接,精滤油器的出口管路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端并联连接且在其连通管路上设置平衡管路,所述平衡管路的构成包括储能器、一个截止阀、一个压力表和一个压力传感器,变量泵连接电机,变量泵和手摇泵的进口管路上个连接一个粗滤油器后再连接油箱。变量泵和手摇泵的出口的并联管路上设置溢流阀。 并联的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回油端与油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风冷器和一个粗滤油器。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双出杆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具体实施方式】2: 本技术的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组成包括:油箱1、三个粗滤油器2、手摇泵3、异步电机4、变量泵5、两个单向阀6、溢流阀7、储能器8、五个截止阀9、五个压力表10、电液伺服阀11、手动换向阀12、五个压力传感器13、位移传感器14、三个双出杆液压缸15、风冷器16、温度传感器17、精滤油器18。 本实施方式是一种由三个双出杆液压缸构成的并行结构,每个双出杆液压缸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中的相同。构成三个独立的控制驱动单元,三个控制驱动单元并联到供油与回油回路中。 异步电机4带动变量泵5旋转,变量泵5的进油口装有粗滤油器2,从油箱I出来的经过粗滤油器2过滤过的液压油通过变量泵5输送到主压力回路,变量泵5的出油口装有单向阀6防止液压油回流;手摇泵3的进油口装有粗滤油器2,从油箱I出来的经过粗滤油器2过滤过的液压油通过手摇泵3输送到主压力回路,手摇泵3的出油口装有单向阀6防止液压油回流;当系统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主压力回路里的液压油经过溢流阀7回到油箱I ;当主回路里的压力不稳定时,通过直接连接在主回路上的储能器8使系统稳定,储能器8和主回路间通过截止阀9连接;主压力回路里的液压油经过精滤油器18的再次过滤;压力表和压力传感器也安装在主压力回路上;主压力回路同时连接三个控制驱动单元,三个电液伺服阀11和三个手动换向阀12进行对三个独立的控制驱动单元进行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返回的无压力液压油通过风冷器16降温后,再经粗滤油器2过滤后回到油箱I ;在油缸15的每个油口油路上安装有压力表10和压力传感器13,在近油口处还安装有截止阀9 ;位移传感器14安装与油缸15的活塞杆上,用于测量活塞的位移和速度;温度传感器17安装于油箱I的侧壁,用于测量系统油温。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动作过程包括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 自动模式 松开截止阀9,使手动换向阀12回到中位,设置溢流阀7的溢流压力;打开风冷器16和电机4 ;异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液压驱动装置,包括双出杆液压缸、动力单元和控制元件,其特征是:所述控制元件包括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双出杆液压缸与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连接构成控制驱动单元,控制驱动单元的连接关系为:单元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进油端的两侧分别并联连接到双出杆液压缸的进油口与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之间、电液伺服阀和手动换向阀的回油端的两侧分别并联连接到双出杆液压缸的出油口与主压力回路的回油端之间,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并联的变量泵和手摇泵,变量泵连接电机,变量泵和手摇泵的出口与主压力回路的供油端连接,变量泵和手摇泵的进口连接油箱,主压力回路的回油端接入油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杨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