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95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花纹踏板底部安装伸缩踏板组合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利用滑动摩擦原理,将伸缩滑板沿滑道移动,通过手柄操作使伸缩滑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其定位,从而实现站台间距的消除。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快捷,易操作,所需注入的人力、物力较少,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花纹踏板底部安装伸缩踏板组合体。本技术提供的装置,利用滑动摩擦原理,将伸缩滑板沿滑道移动,通过手柄操作使伸缩滑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其定位,从而实现站台间距的消除。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快捷,易操作,所需注入的人力、物力较少,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客运列车停靠后车门与站台间距的处理的主要有两种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搭接方法。第一步:乘务员手提一块铁板或铝板,第二步:在车门与站台之间,将其搭接起来。因为此方法操作起来较为简便,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故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2、是将橡胶条固定在站台上,使之缩小间距。 采用搭接方法的缺陷在于,由于乘务员每到一站时,手上需得提一块铁板或铝板,这就增加了乘务员的工作量。有时,乘务员忘了搭接踏板,故旅客在上下车的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第二种方法虽说使间距缩小了,但是,有些乘客在下车时不注意脚下路况,特别是穿高跟鞋的女乘客,鞋跟易卡在缝隙之间;还有抱小孩的父母,孩子挡住了视线,看不清脚下,这些都极大可能地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易操作,能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有效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的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花纹踏板底部安装伸缩踏板组合体,其结构包括花纹踏板,所述花纹踏板的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缓冲胶垫;所述缓冲胶垫中心处设有通孔连接外翻边凹形底;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底部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上部连接滑座;所述滑座设有内螺纹连接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偏中心处设有通孔分别连接滑座,所述伸缩板偏中心内外两侧设有通孔固定软钢丝;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内侧设有通孔连接导向轮A ;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底部内外两侧偏中心处设有通孔连接导向轮B ;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底部外侧偏中心处焊接软钢丝调整座;所述软钢丝调整座与卷筒相连;所述卷筒外侧设有内螺纹孔固定软钢丝、卷筒边设有内螺纹与手柄连接;所述卷筒中心设有通孔与轴相连接;所述轴与卷筒座固定;所述卷筒座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内翻边凹形底;所述内翻边凹形底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导向轮C、D ;所述内翻边凹形底一侧设有通孔连接手柄控制定位座。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利用滑动摩擦原理,将伸缩滑板沿滑道移动,通过手柄操作使伸缩滑板移动到一定位置后,将其定位,从而实现站台间距的消除。 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消除装置所使用的设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快捷,易操作,所需注入的人力、物力较少,从而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列车的运行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执行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执行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执行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控制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控制部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控制部分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1-花纹踏板,2-缓冲胶垫,3-外翻边凹型底,4-伸缩踏板,5-软钢丝固定点,6-上滑板,7-导轨,8-导向轮A,9-导向轮座,10-导向轮B,11-软钢丝调整座,12-球形手柄,13-调整螺母,14-手柄控制活动套,15-手柄控制杆,16-定位销,17-弹簧,18-卷筒,19-卷筒轴,20-卷筒轴承,21-软钢丝固定螺钉孔,22-导向轮C,23-导向轮D,24-内翻边凹形底,25-卷筒座,26-手柄控制定位座,27-软钢丝A,28-软钢丝B。29-花纹踏板孔,30-缓冲胶垫孔,31-外翻边凹形底第一连接孔,32-伸缩滑板孔,33-滑座孔,34-导轨孔,35-外翻边凹形底第二连接孔,36-外翻边凹形底第三连接孔,37-支点,38-导向轮座孔,39-外翻边凹形底第四连接孔,40-软钢丝调整座内螺纹孔,41卷筒内螺纹孔,42-卷筒座孔,43-内翻边凹形底第一连接孔,44-内翻边凹形底第二连接孔,45-手柄控制定位座孔,46-内翻边凹形底第三连接孔,47-外联结孔,48-防防尘面板,49-内翻边凹形底第四连接孔,50-防尘面板孔,51-固定软钢丝孔,52-内翻边凹形底外檐孔。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仅仅局限于此。 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伸缩板组合体,包括花纹踏板1,在花纹踏板I的三边分别开设通孔29,通孔29与缓冲胶垫孔30和外翻边凹形底第一连接孔31与之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在伸缩踏板4中心对称开设有伸缩踏板孔32与之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在伸缩踏板4的偏中心两侧各设有软钢丝固定孔5。在外翻边凹形底3底部中心两侧对称开设有外翻边凹形底第二连接孔35与导轨7和导轨孔34与之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在外翻边凹形底3底部偏中心外侧设有外翻边凹形底第四连接孔39与导向轮座9和导向轮座孔38与之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在外翻边凹形底3底部里侧偏中心处设有通孔36与8导向轮A与之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在外翻边凹形底3底部偏中心外右侧设有焊接软钢丝调整座11,在软钢丝调整座11偏中心处设有软钢丝调整座内螺纹孔40与之相适配的空心螺栓相连接。在外翻边凹形底3底部偏中心外左侧设有焊接支点37。 如图4、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手柄控制组合体,包括内翻边凹形底24,在内翻边凹形底24里侧中心对称开设有外连接孔47。在内翻边凹形底24左侧开设有内翻边凹形底第三连接孔46与手柄控制定位座孔45与之相适配的螺栓连接。在内翻边凹形底24右侧中心对称开设有内翻边凹形底第一连接孔43与卷筒座25和卷筒座孔42与之相适配的螺栓相连接。在卷筒座25中心左侧开设有与卷筒心轴19相适配孔连接。卷筒心轴19与卷筒轴承20相连接。卷筒轴承20与卷筒18的中心处与相适配的孔连接。卷筒18上端开设有卷筒内螺纹孔41,卷筒内螺纹孔41与手柄控制杆15相连接,手柄控制杆15的中端设有弹簧17,手柄控制杆15与弹簧17和手柄活动套14、调整螺母13相连接。手柄活动套的下端设有定位销16。定位销16卡在手柄控制定位座26上。卷筒18中心水平下端设有软钢丝固定螺钉孔21。内翻边凹形底24上下侧对称中心处各设有内翻边凹形底第二连接孔44与导向轮22、导向轮23与之相适配的螺栓相连接。内翻边凹形底外檐孔52设有通孔与防尘面板50相适应的螺栓相连接。软钢丝A 27、软钢丝B28 —端分别固定在软钢丝螺钉孔21上。软钢丝A、软钢丝B另一端穿过导向轮C和导向轮D与软钢丝调整座孔40穿过导向轮A和导向轮B与相适配的空心螺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客运列车车门与站台间距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花纹踏板底部安装伸缩踏板组合体,其结构包括花纹踏板,所述花纹踏板的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缓冲胶垫;所述缓冲胶垫中心处设有通孔连接外翻边凹形底;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底部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导轨;所述导轨上部连接滑座;所述滑座设有内螺纹连接伸缩板;所述伸缩板偏中心处设有通孔分别连接滑座,所述伸缩板偏中心内外两侧设有通孔固定软钢丝;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内侧设有通孔连接导向轮A;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底部内外两侧偏中心处设有通孔连接导向轮B;所述外翻边凹形底底部外侧偏中心处焊接软钢丝调整座;所述软钢丝调整座与卷筒相连;所述卷筒外侧设有内螺纹孔固定软钢丝、卷筒边设有内螺纹与手柄连接;所述卷筒中心设有通孔与轴相连接;所述轴与卷筒座固定;所述卷筒座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内翻边凹形底;所述内翻边凹形底偏中心处分别设有通孔连接导向轮C、D;所述内翻边凹形底一侧设有通孔连接手柄控制定位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思德周松中杜国华王克宏余丹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