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步完成扩散、表面钝化和减反射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77842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一步完成扩散、表面钝化和减反射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半导体片表面旋涂或喷涂扩散源,或者采用气态源;半导体片在空气中加热,同时形成p-n结、上下表面钝化层和减反射膜;制备上下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电池较高转化效率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太阳电池的制备工艺,并且对设备要求低、制备过程安全无毒,是一种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
,具体为一种。具体步骤包括:半导体片表面旋涂或喷涂扩散源,或者采用气态源;半导体片在空气中加热,同时形成p-n结、上下表面钝化层和减反射膜;制备上下电极。本专利技术在保证电池较高转化效率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太阳电池的制备工艺,并且对设备要求低、制备过程安全无毒,是一种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光伏行业关注的重点是成本,尤其对于技术成熟的硅太阳电池,必须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常规硅太阳电池一般需要清洗、制绒设备制造绒面,扩散设备形成Pn结,钝化材料设备制备上下表面钝化层,减反射膜设备制备减反射膜,以及金属电极制造设备制造正负电极。设备昂贵,制造过程复杂,所以太阳电池成本较高。 近年来,虽然制造硅太阳电池的新技术从出不穷,如离子注入技术、等离子刻蚀制绒技术、选择性发射极技术、铜栅线技术、超薄硅片技术、背结背接触技术、异质结技术等,但是这些技术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并没有显著降低成本,有的技术反而增加了昂贵的设备和复杂的工艺过程。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硅太阳电池的制备工艺过程进行创新,减少电池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从而显著降低电池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半导体片表面旋涂或喷涂扩散源;(2)半导体片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温度为600°C-1000°C,时间为5min-120min,同时形成p-n结、上下表面钝化层和减反射膜;(3)制备上下电极。 本专利技术把目前太阳电池制造的复杂工艺大大简化,即将制造太阳电池关键的四个工艺步骤:pn结制备、上表面钝化层制备、下表面钝化层制备和减反射膜制备,简化为一个步骤。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半导体片为P型或η型硅片。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扩散源为磷或硼的液态源。 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上电极材料为银、铝、铜、钛银、铝银或透明导电膜等,或者为丝网印刷铝或银浆料;所述下电极材料为银、铝、铜、钛银、铝银或透明导电膜等,或者为丝网印刷铝或银浆料。 本专利技术中,制备过程可以没有绒面工艺,不需要预加热过程,不需要较贵的设备和高纯气体,直接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就可以形成ρη、上下表面钝化层和减反射膜。 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关键在于在空气中或氧气中加热,此时磷胶(或硼胶)扩散形成ρη结、上下表面的氧化层形成钝化层、上表面较厚的氧化层作为减反射膜,得到的这种Si太阳电池电性能良好。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步完成扩散、上下表面钝化和减反射膜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其优点在于:在保证电池较高转化效率的同时,极大地简化了目前太阳电池复杂的制备工艺,并且对设备要求低,避免了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昂贵ρη结扩散设备、上下表面钝化层设备和减反射膜制备设备,制备过程安全无毒、易于工业化,是一种过程简单、成本低廉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电池电性能。 图2为实施例的电池反射光谱和抛光硅片的反射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太阳电池的制备过程:I)硅片为150微米厚P型单晶硅硅片(100),电阻率为1-10欧姆厘米。 2 )采用旋涂法将磷浆旋涂在硅片表面,旋涂转速3000转/分钟,时间30秒。 3)硅片在空气气氛中加热5min到2小时,加热温度为800°C — 900°C,此时同时完成扩散Pn结、上下电极钝化和减反射膜的制备。 4)上电极为蒸镀或丝网印刷的银电极,下电极为蒸镀丝网印刷的Al电极。 5)退火 300°C _550°C,时间为 2min—15min。 结果和分析本专利技术关键在于在空气中加热,此时磷胶扩散形成ρη结、上下表面的氧化层形成钝化层、上表面较厚的氧化层作为减反射膜,得到的这种简单过程的Si太阳电池电性能较好。如图1所示,电池的电压-电流测试结果,开路电压Voc为0.561V,短路电流Jsc由达到33.45 mA/cm2,填充因子FF为0.841,转换效率Eff为15.77%。 如图2所示电池反射光谱和抛光硅片的反射光谱,可见电池表面的反射远远低于抛光硅片表面的反射,氧化层厚度约为llOnm,起到了良好减反射作用。 经过初步试验,电池效率达到了 15.77%,填充因子FF达到了 0.841,比效率最高的硅电池的FF(为0.828)高出0.013。而开路电压Voc只有0.561V,经过材料和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可以显著提高。【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半导体片表面旋涂或喷涂扩散源;所述扩散源为磷或硼的液态源; (2)半导体片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温度为600°C-1000°C,时间为5min-120min,同时形成p-n结、上下表面钝化层和减反射膜; (3)制备上下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片为P型或η型硅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电极材料为银、铝、铜、钛银、铝银或透明导电膜,或者为丝网印刷铝或银浆料。【文档编号】H01L31/18GK104505439SQ201510011057【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0日 【专利技术者】王亮兴, 陆明 申请人:复旦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步完成扩散、表面钝化和减反射的太阳电池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1)半导体片表面旋涂或喷涂扩散源;所述扩散源为磷或硼的液态源;(2)半导体片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温度为600℃‑1000℃,时间为5min‑120min,同时形成p‑n结、上下表面钝化层和减反射膜;(3)制备上下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兴陆明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