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5795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2 06:07
一种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以及顺序设置在底座上的扶手机构、腹部支撑机构和下肢摆动机构;下肢摆动机构包括扇形摆动滑板利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与扇形摆动滑板传动相连可带动扇形摆动滑板左右摆动,在扇形摆动滑板上嵌装有两个扇形移动块,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安装有小腿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匍訇摆动、跪撑摆动、攀高摆动、俯式等多种摆动训练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脊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近年来脊椎病的发病趋势呈现年轻化,尤其是这种趋势在青少年的脊椎侧弯以及后凸病变明显。目前,现代临床治疗前期多采用药物和手术治疗脊椎病,而后期主要依靠康复训练,医学运动医学专家指出人体的脊柱担负着重要的承重功能,尤其是腰椎的负担更重,最易受伤。研究发现。爬行动物由于脊柱是横向的,因而很少发现脊椎的病变,而鱼类的脊柱不仅是横向的,而且由于其尾部的摆动,其脊椎更灵活而不易发生病变。临床证明,水平状态有意识摆动双腿,使人体产生模拟鱼尾摆动的运动,有利于治疗颈椎腰椎肥大,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等脊椎病。运动医学专家指出,脊椎病的诱因归咎于人类直立(包括坐位)的时间过多引起的。在重力的作用下,长时间的直立状态使脊椎承重过量,而爬行则能缓解长时间直立导致的脊椎承重,改变人体脊柱力学结构和受力状态。水平训练时身体重力分散到四肢,从而大大减轻了重力对颈椎、胸椎、腰椎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训练时人体脊椎处于水平状态,是最自由和放松的状态,颈椎、胸椎、腰椎恢复到了正常的生理解剖结构位置,保持了脊椎的4个弯曲生理曲线的正常状态。循证医学表明,水平状态的摆尾训练可以提高脊柱侧向柔韧性,强化和稳定脊柱,拉伸紧张的结构(弯曲凹的部分),强化松弛物理的结构(弯曲凸的部分),但脊椎病的康复多数都要经过从被动运动训练到主动运动训练的过程,因此进行相应<br>被动态摆尾训练及测试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包括底座以及顺序设置在底座上的扶手机构、腹部支撑机构和下肢摆动机构;所述下肢摆动机构包括扇形摆动滑板和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与扇形摆动滑板传动相连可带动扇形摆动滑板左右摆动,在扇形摆动滑板上嵌装有两个扇形移动块,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安装有小腿支撑机构。所述扶手机构包括电动推杆和扶手,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上,扶手连接在电动推杆的上端。所述下肢摆动机构进一步包括:前推杆,其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后推杆,其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连接梁,与前推杆的上端活动相连;面板,其一端与连接梁活动相连,另一端与后推杆的上端活动相连;固定支架,其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上端与连接梁活动相连;所述扇形摆动滑板设置在面板上并与连接梁可转动相连,在扇形摆动滑板上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轴向长槽;所述两个扇形移动块分别嵌装在扇形摆动滑板的两条长槽内并可沿长槽前后移动,在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设有多条弧形滑槽;所述两个小腿支撑机构分别与两个扇形移动块的弧形滑槽相连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动;在两个小腿支撑机构之间连接有可调连接杆,该可调连接杆可调节两个小腿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腹部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底座,其上分别设有横向滑槽;滑梁,安装在两个支撑底座的横向滑槽之间可沿横向滑槽移动;滑块,套装在滑梁上可沿滑梁移动;支撑杆,连接在滑块上;支撑垫,连接在支撑杆上;支撑面板,连接在支撑垫上。还包括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该信息收集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操作显示器、下肢位移角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操作显示器分别安装在底座上,下肢位移角度传感器安装在扇形摆动滑板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腹部支撑机构的支撑垫和支撑面板之间;操作显示器和各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信号相连。所述小腿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膝部支撑托和脚部支撑托,支撑底座与下肢扇形移动块的弧形滑槽相连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动;膝部支撑托与支撑底座的前部固定相连,脚部支撑托与支撑底座的后部可调节相连,通过调节脚部支撑托的连接位置可调节膝部支撑托与脚部支撑托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小腿长度;所述可调连接杆连接在两个支撑底座之间。所述支撑杆包括下杆、上杆、套杆和套筒,下杆和上杆活动相连可折叠,套杆与上杆螺纹连接可调节高度,套筒活动套装在下杆上并可与套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撑垫连接在套杆上。所述信息收集处理系统还包括用于穿在人身上的脊柱位置空间传感装置,该脊柱位置空间传感装置包括一条与人体脊柱位置适配的布带,布带两边连接有绑带,在布带上安装有两个蓝牙无线传输传感器,两个蓝牙无线传输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无线通讯相连。本技术实现了匍訇摆动,跪撑摆动,攀高摆动,俯式等多种摆动训练模式。本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和特点:1)本仪器结构简单,能实现水平运动的摆尾练习,有利于脊椎的康复。2)在腹部支撑机构设置压力传感器、在扇形摆动滑板上设置下肢位移角度传感器,在脊椎部设置蓝牙无线传输传感器,可实现下肢的运动位移、脊椎、胸椎、腰椎测的活动度,脊椎的角度与斜度等参数的评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攀高摆动的设置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阶梯摆动的设置状态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下肢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腹部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脊柱位置空间传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本技术的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包括底座4以及顺序设置在底座上的扶手机构1、腹部支撑机构2和下肢摆动机构3。配合参见图1,本技术中的扶手机构1包括电动推杆11和扶手12,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上,扶手连接在电动推杆的上端。配合参见图4,本技术中的下肢摆动机构3包括曲柄摇杆机构31、前推杆32、后推杆33、面板34、连接梁35、固定支架36、扇形摆动滑板37、两个扇形移动块38和两个小腿支撑机构39。前推杆32的下端与底座4活动相连,后推杆33的下端与底座4活动相连。连接梁35与前推杆32的上端活动相连。面板34的一端与连接梁35活动相连,另一端与后推杆33的上端活动相连。固定支架36的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上端与下连接梁35活动相连。扇形摆动滑板37设置在面板34上并与连接梁35可转动相连,在扇形摆动滑板上设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轴向长槽371。两个扇形移动块38分别嵌装在扇形摆动滑板的两条长槽内并可沿长槽前后移动,在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设有多条弧形滑槽381。两个小腿支撑机构39分别与两个扇形移动块的弧形滑槽相连并可沿弧形滑槽左右移动,该小腿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膝部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顺序设置在底座上的扶手机构、腹部支撑机构和下肢摆动机构;所述下肢摆动机构包括扇形摆动滑板和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与扇形摆动滑板传动相连可带动扇形捏动滑板左右摆动,在扇形摆动滑板上嵌装有两个扇形移动块,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安装有小腿支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以及顺序设置在底座上
的扶手机构、腹部支撑机构和下肢摆动机构;所述下肢摆动机构包括扇形摆动滑板
和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与扇形摆动滑板传动相连可带动扇形捏动滑板左右
摆动,在扇形摆动滑板上嵌装有两个扇形移动块,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安装有小
腿支撑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机构包
括电动推杆和扶手,电动推杆安装在底座上,扶手连接在电动推杆的上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摆动机
构进一步包括:
前推杆,其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
后推杆,其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
连接梁,与前推杆的上端活动相连;
面板,其一端与连接梁活动相连,另一端与后推杆的上端活动相连;
固定支架,其下端与底座活动相连,上端与连接梁活动相连;
所述扇形摆动滑板设置在面板上并与连接梁可转动相连,在扇形摆动滑板上设
有两条平行设置的轴向长槽;
所述两个扇形移动块分别嵌装在扇形摆动滑板的两条长槽内并可沿长槽前后
移动,在两个扇形移动块上分别设有多条弧形滑槽;
所述两个小腿支撑机构分别与两个扇形移动块的弧形滑槽相连并可沿弧形滑
槽左右移动;在两个小腿支撑机构之间连接有可调连接杆,该可调连接杆可调节两
个小腿支撑机构之间的距离;
所述曲柄摇杆机构安装在底座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摆尾型脊椎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部支撑机
构包括:
两个支撑底座,其上分别设有横向滑槽;
滑梁,安装在两个支撑底座的横向滑槽之间可沿横向滑槽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志超胡秀枋邹任玲徐秀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