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613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所述张口训练器呈马蹄形,与牙弓形态相符,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挡板,所述上表面上设置向下的下凹槽,所述下表面上设置向上的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相互独立,并与患者上、下牙齿的位置及咬合面尖窝形态相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①支点位于整个牙列上,应力分散,保护个别牙;②计算机根据术前患者咬合情况制作个体化咬合板,牙尖窝匹配,更能贴合患者个体情况,稳定性好;③个别牙甚至整个牙列缺失,不影响训练器佩戴;④不需患者加力,夜间也可佩戴,提高了患者依从性;⑤可以术前计划术后所需咬合板的厚度从而有计划的调节张口训练的强度和过程,避免传统张口器张口训练的无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所述张口训练器呈马蹄形,与牙弓形态相符,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挡板,所述上表面上设置向下的下凹槽,所述下表面上设置向上的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相互独立,并与患者上、下牙齿的位置及咬合面尖窝形态相一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①支点位于整个牙列上,应力分散,保护个别牙;②计算机根据术前患者咬合情况制作个体化咬合板,牙尖窝匹配,更能贴合患者个体情况,稳定性好;③个别牙甚至整个牙列缺失,不影响训练器佩戴;④不需患者加力,夜间也可佩戴,提高了患者依从性;⑤可以术前计划术后所需咬合板的厚度从而有计划的调节张口训练的强度和过程,避免传统张口器张口训练的无序性。【专利说明】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讲,涉及口腔颌面术后使用的张口训练器。
技术介绍
口腔颌面部术后为防止骨组织黏连和软组织挛缩,常需要配合张口训练以恢复一定张口度,行驶语言、进食等功能。临床上常采用的被动张口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双手撑开训练法和张口训练器辅助法。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①支点位于个别牙上,增加了牙的负担与牙的接触面为平面,稳定性差;③牙列缺失情况下,训练效率差施力为较为短时和爆发性的力量,持久性差;⑤每日训练时间和幅度根据患者主观情况进行改变,因此常出现因为患者不能有效坚持训练而导致的术后张口情况不佳。 技术专利被动张口训练器(申请号CN201320335349.1)公开了一种被动张口训练器,包括与上牙适配的上牙托和与下牙适配的下牙托,上牙托和下牙托之间有张开机构,所述的张开机构包括气囊和与气囊连接的气源,上牙托固定于气囊的顶部,下牙托固定于气囊的底部。该张口训练器通过气囊调节开口深度,患者佩戴使用时比较麻烦,也不好掌握不同阶段张口的深度,另外上下牙托为平板结构,并非数字化的依据个性设计,佩戴不稳且会带来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训练器呈马蹄形,与牙弓形态相符,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挡板,所述上表面上设置向下的下凹槽,所述下表面上设置向上的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相互独立,并与患者上、下牙齿的位置和咬合面尖窝形态相一致。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张口训练器具有一定厚度,所述厚度根据患者所需张口度而定,所述厚度是指下凹槽的最低点和上凹槽最高点间的垂直距离。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张口训练器的厚度为5mm、10mm、15mm、25mm或者30mm,可根据患者术前张口情况做调整。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张口训练器挡板的高度略大于张口训练器的厚度。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张口训练器通过三维打印制备获得,其材料为纳米树脂。 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申请是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术前记录患者咬合情况并进行计算机扫描,根据术前张口情况,制作不同厚度规格的个体化咬合板。与传统张口训练器比较,其优势在于:①支点位于牙上整个牙列上,应力分散,保护个别牙;②计算机根据术前患者咬合情况制作个体化咬合板,牙尖窝匹配,更能贴合患者个体情况,稳定性好,减少异物感;③个别牙甚至整个牙列缺失,不影响训练器佩戴咬合板置于患者口腔中,可持续保持开口状态,施力长时柔和,减少因传统张口器爆发性训练导致的患者面部肌肉不适感,对软组织的牵张更有效;⑤不需患者加力,夜间也可佩戴,提高了患者依从性;⑥可以术前计划术后所需咬合板的厚度从而有计划的调节张口训练的强度和过程,避免传统张口器张口训练的无序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使用时的参考图。 图示中的标号为:1—上表面;11—下凹槽;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实施例的用途仅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定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包括术前扫描、分析处理和输出打印。对于术前张口度超过2cm的患者,可直接取牙模,扫描模型获得咬合关系数据;对于术前张口度不足2cm的患者,可于术前进行CT扫描,层厚0.625mm,米集咬合信息并以Dicom格式输入计算机,传输给分析处理端,分析处理端通过SurgiCase CMF 5.0软件进行信息整合和三维重建,同时设计者设计患者术后张口训练过程中所需要咬合板的不同厚度规格,将数据传输给计算机输出打印端,通过三维打印后得到所需的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实物。 二、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张口训练器呈马蹄形,于牙弓形态相符,包括上表面1,下表面(图示未标出)和挡板2,所述上表面I上设置向下的下凹槽11,所述下表面上设置向上的上凹槽,所述下凹槽11和上凹槽相互独立,并与患者上、下牙齿的位置和咬合面尖窝形态相—致。 根据患者术前咬合情况的不同,可以设计咬合板的不同垂直厚度(下凹槽的最低点和上凹槽最高点间的垂直距离,一般为上切牙凹槽的最低点至下切牙凹槽的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例如 5mm、10mm、15mm、25mm、30_ 等等。 张口训练器挡板2的高度略大于张口训练器的厚度,挡板位于前牙位置,挡板适当高出保护前牙,也使得佩戴时更加容易卡位。挡板2可以仅上表面一面高出,也可以上、下表面两个面均高出。请参见图3,图3为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使用时的参考图。 所述张口训练器的材料为适用于三维打印的纳米树脂。 三、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使用 张口器的使用过程:术后3-7天,即可使用张口器进行训练。根据患者术前张口情况,可以选择先从较小厚度(比如5mm或1mm)的张口器开始使用。待患者佩带前有张口器已无明显的肌肉牵张感,且自主张口度已达到前有张口器的厚度时可过度至下一厚度阶段张口器,以此类推,至患者自主张口时达到理想张口度。 张口器的佩带时间:夜间可持续使用;日间可根据患者日常生活情况间断使用。建议术后初期(3月内),日间张口器的使用时间不小于5小时,每次使用时间为I小时,夜间持续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训练器呈马蹄形,与牙弓形态相符,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挡板,所述上表面上设置向下的下凹槽,所述下表面上设置向上的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相互独立,并与患者上、下牙齿的位置和咬合面尖窝形态相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训练器具有一定厚度,所述厚度根据患者所需张口度而定,所述厚度是指下凹槽的最低点和上凹槽最高点间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训练器的厚度为5mm、10mm、15mm、25_或者3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字化咬合板式张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口训练器呈马蹄形,与牙弓形态相符,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挡板,所述上表面上设置向下的下凹槽,所述下表面上设置向上的上凹槽,所述下凹槽和上凹槽相互独立,并与患者上、下牙齿的位置和咬合面尖窝形态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洁杨驰黄栋柴盈张文豪王轶雯魏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