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习然专利>正文

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3168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30 0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右放置的侧部车身、位于所述侧部车身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与第二底盘结构,所述第一底盘结构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高铁列车供电的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所述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连接。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问题,并能有效避免依赖架空高压线滑行取电,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右放置的侧部车身、位于所述侧部车身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与第二底盘结构,所述第一底盘结构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高铁列车供电的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所述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连接。其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问题,并能有效避免依赖架空高压线滑行取电,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专利说明】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
技术介绍
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民众方便出行两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铁发展迅速,运营里程已达1.2万公里,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已达到 世界领先水平。现有的高铁列车一般是采用沿线架空高压线为其供电,与传统内燃机驱动 方式相比,电力驱动具有无污染、载客量大、动力/重量比大等优点。因此,世界上大多数 高速列车都采用电力驱动方式,即通过铁路沿线的架空高压线电网(我国都采用工频单相 2. 5千伏电压)对列车供电方式。为了通过架空高压线电网获取电能,在列车车顶安装有沿 着高压线滑动获取电能的受电弓。但由于高价建设成本和高额运营费用,整个系统常出现 亏损。此外,由于滑行接触性的网络供电方式影响可靠性、运行中产生的谐波和负序电流对 整个供电系统的影响,常会使系统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能够有效解决上 述存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问题,并能有效避免依赖架空高压线滑行取电,提高可靠性与 稳定性。 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右放置的侧部车 身、位于所述侧部车身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与第二底盘结构,所述第一底 盘结构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高铁列车供电的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 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所述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连 接。 其中,所述侧部车身的下部对应于所述车载电源处设有开口,所述侧部车身的上 部开设有车窗,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车窗的正下方;两个所述侧部车身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 第一底盘结构的正上方的顶部车身。 其中,所述车载电源包括车载电池、用于给所述车载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以及用 于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电控装置,所述电控装置与所述充电装置、所述车载电池连接,所述 车载电池充电时,所述充电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池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底盘结 构扣合,所述车载电池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扣合。 其中,所述车载电池的外形呈长方体,且所述车载电池的侧部设置有扣位结构,当 两个所述车载电池连接时,一个所述车载电池的第一侧的所述扣位结构与另一个所述车载 电池的第三侧的所述扣位结构扣合;所述第一底盘结构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的顶部 对称设置有所述扣位结构。 其中,所述扣位结构包括凸起、以及与所述凸起连接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 间隔设置形成锯齿形结构。 其中,所述凸起的顶端两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凹槽的底端两侧面设置有限 位凹槽,两个所述车载电池连接时,所述凸起伸入所述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限位凹 槽。 其中,所述开口处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顶端与所述侧部车身为铰接,且所述盖 板的底端与所述侧部车身扣合。 其中,所述开口处连接有可伸缩式的盖板,所述盖板的顶端与所述侧部车身固定 连接,所述盖板的底端插入所述开口处的底侧。 其中,所述车载电池为纳米碳纤素电池或钇碳锂动力电池。 其中,所述高铁列车的每节车厢的每侧设置有226块所述车载电池,所述车载电 池的单体容量为3000Ah/3. 7V;所述车载电池的单体充电时间为4-5min。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本技术的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包括左右放置 的侧部车身、位于所述侧部车身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与第二底盘结构,所 述第一底盘结构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高铁列车供电的车载电源,所 述车载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所述高铁列车的用电 装置连接;其通过车载电源给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供电,进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受电 弓与架空高压线滑行供电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的问 题,并能有效避免依赖架空高压线滑行取电,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另外,该高铁列车采用 车载电源供电后,就可以移除原有的用于滑行供电用的设备,如在变压器车上的牵引变压 器、高压设备,或动车上的牵引变流器等,使得车内连线简单,避免外部连线,因而整体结构 更加简洁,进而降低维护成本;该车载电源可以充电循环使用,因而其更加环保。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高铁列车在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车载电池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车载电池在B-B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车载电池连接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车载电池连接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_车体;200-车载电池; 101-车窗;102-侧部车身;103-顶部车身;104-第一底盘结构;105-第二底盘结 构;106-盖板; 201-电池接口;202-凸起;203-凹槽;2021-限位凸起;2031-限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6所示,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100,车体100包括 左右放置的侧部车身102、位于侧部车身102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104与第 二底盘结构105,第一底盘结构104与第二底盘结构105之间设置有用于给高铁列车供电的 车载电源,车载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高铁列车的用电 装置连接。 该高铁列车通过车载电源给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供电,进而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采 用受电弓与架空高压线滑行供电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高 的问题,并能有效避免依赖架空高压线滑行取电,提高可靠性与稳定性;另外,该高铁列车 采用车载电源给高铁列车完全供电后,就可以移除原有的用于滑行供电用的设备,如在变 压器车上的牵引变压器、高压设备,或动车上的牵引变流器等,使得车内连线简单,避免外 部连线,因而整体结构更加简洁;该车载电源可以充电循环使用,因而其更加环保。 优选的,侧部车身102的下部对应于车载电源处设有开口,侧部车身102的上部 开设有车窗101,开口位于车窗的正下方;两个侧部车身102之间设置有位于第一底盘结构 104的正上方的顶部车身103。车载电源设置在车窗下方,因而可以较好地满足车体支撑强 度,使用更安全可靠。 具体地,车载电源包括车载电池200、用于给车载电池200充电的充电装置、以及 用于控制充电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车载电源供电的高铁列车,包括车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00)包括左右放置的侧部车身(102)、位于所述侧部车身(102)之间且上下间隔放置的第一底盘结构(104)与第二底盘结构(105),所述第一底盘结构(104)与所述第二底盘结构(105)之间设置有用于给所述高铁列车供电的车载电源,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入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车载电源的输出接口与所述高铁列车的用电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习然
申请(专利权)人:王习然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