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12840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及其制造方法,其是作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用电极膜等有用的Cu—Mn合金薄膜的制膜所用的溅射靶,溅射时,可减少异常粗大化的团簇粒子,微粒或飞溅的发生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是至少含有Mn,Mn的含量为2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的Cu合金溅射靶,溅射靶的厚度方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控制在50HV以上且100HV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详细地说,是涉及能够减少 溅射时发生的、被称为微粒或飞溅的异常粗大化的团簇粒子的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 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Cu合金溅射靶适合用于形成如下薄膜: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 器等显示设备或接触式传感器等的电子器件所用的薄膜晶体管(TFT)的电极用薄膜、反射 电极用薄膜、面向传感器的电连接布线用薄膜等;⑶、DVD、HD-DVD、BD等光记录介质所用的 反射膜、半透射膜等薄膜。
技术介绍
Cu薄膜出于电阻低、相比Al来说较容易加工等理由,例如被用于构成液晶显示器 等显示设备的扫描电极、信号电极的布线薄膜、接触式传感器等电子器件的电连接布线薄 膜等。但是,纯Cu与玻璃等基体材料的密接性差。另外,因为纯Cu易氧化,所以存在表面 容易变色、在半导体中的扩散系数大等问题。因此,为了改善这种纯Cu所具有的问题点,提 出了根据用途含有恰当的选择元素的各种Cu合金薄膜。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含有Mn、Ga、Li等元素的Cu合金,其作为液晶 显示装置的电极布线用Cu合金,可以在含氧的氧化气氛中,在Cu表面形成能够抑制Cu进 行氧化的氧化物被覆层。特别是,尽管Mn的熔点比Cu高,但却比Cu更容易形成氧化物,此 夕卜,还会形成使氧难以通过的氧化物。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特别在使用了含有ZnS的保护层的光盘中,作为能够防止或 抑制来自保护层的S的扩散造成的Cu记录层的硫化,能够得到记录位不会发生错误的光记 录介质的元素,记述有Mn、Zn等金属元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第4065959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4603044号公报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来说,Cu薄膜由使用了溅射靶的溅射法制膜。所谓溅射法,就是首先向真空 容器内以低气压导入氩等不活泼气体,向基板和由与薄膜材料为同一材料构成的溅射靶之 间施加高电压,使等离子体放电发生。其后,使经由该等离子体放电而离子化的气体(这里 为氩)加速并轰击溅射靶,通过非弹性碰撞轰出溅射靶的构成原子,使之附着、堆积在基板 上而制作薄膜的方法。在金属薄膜的制膜方法中,上述溅射法以外,主要还可列举真空蒸镀 法,根据溅射法,具有能够连续形成与溅射靶具有同一组成的薄膜的优点。特别是制作的金 属薄膜为合金材料时,根据溅射法,能够使稀土类元素等这样的无法在Cu中固溶的合金元 素强制固溶在薄膜中。此外溅射法可以向大面积基板进行连续稳定制膜等,在工业上也是 非常有优势的制膜手法。 不过在溅射法中,存在溅射时,发生被称为微粒或飞溅的异常粗大化的团簇粒子 并纳入薄膜的情况。若粗大化的团簇粒子进入薄膜中,则在薄膜表面留下突起成为电短路 的原因,或布线的图案形成时发生不良而发生图案异常,结果带来发生电气上的断线等弊 端。可列举各种发生这样的异常的团簇粒子的原因。对于材料而言,则认为大多情况是溅 射靶的组织或晶粒的不均匀性、溅射靶的形状、异物混入到溅射靶中、溅射靶中的合金元素 的偏析等成为起点而发生的。 前述的专利文献1和2所述的Cu合金薄膜也记述了使用溅射法的制膜的要点,但 完全没有提及上述溅射时的问题点。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并没有使用溅射靶制 作Cu合金薄膜,只不过是对于模拟制作的Cu-Mn铸锭被覆ZnS的保护膜。因此,完全没有 把握住溅射靶的使用时的上述课题。 上述专利文献所述的各种合金元素之中,Mn相比Cu优先与氧反应,抑制Cu的氧 化,或者防止或抑制来自含ZnS保护层的S的扩散造成的Cu记录层的硫化,因此非常有用。 因此,强烈期待含有Mn的Cu-Mn合金作为显示设备等的电极薄膜等薄膜形成材料的使用。 但是,Mn容易在表面稠化,因此含有Mn的Cu-Mn合金溅射靶在溅射时,Mn容易偏析,飞溅等 的异常放电有可能更显著地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 靶及其制造方法,其是作为液晶显示器等显示设备用电极膜等有用的Cu-Mn合金薄膜的制 膜所用的溅射靶,在溅射时,可减少异常粗大化的团簇粒子,微粒或飞溅的发生少。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所具有的要点在于,是 至少含有Mn,Mn的含量为2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的Cu合金溅射靶,溅射靶的厚度 方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为50HV以上且100HV以下。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溅射靶,Mn的含量为2原子%以上且10原 子%以下。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溅射靶的厚度方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是 60HV以上且90HV以下。 另外,能够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的制造方法所具 有的要点在于,对于满足上述组成的Cu合金,使热轧时的总压下率为50%以上而进行热 车L,以450°C以上且600°C以下的温度进行2小时以上的热轧后的退火。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轧时的总压下率为50%以上且75%以下。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轧后的退火温度为450°C以上且550°C以 下。 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轧后的退火时间为2小时以上且5小时以 下。 专利技术效果 如果使用本专利技术的Cu-Mn合金溅射靶,则溅射时发生的微粒或飞溅等的异常放电 减少,从溅射初始至寿命结束,一直能够由稳定且长时间、放电稳定性优异的溅射法进行制 膜。 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对于大面积基板,也能够得到基板面内(同一面内)的组成、膜 厚、电阻的偏差少,面内均匀性优异的Cu-Mn合金薄膜。其结果是,具备上述Cu-Mn薄膜的 显不设备等最终制品的成品率显者提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实施例1中,表1的No. 16的Cu-Mn合金溅射靶的EPM试验结果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人为了提供如下的Cu-Mn合金溅射靶而反复研宄,该Cu-Mn合金溅射靶是 将至少含有Mn的Cu-Mn合金加工成片状等的溅射靶,即使在大面积的基板上制膜,组成和 膜厚等的面内均匀性也优异,不会发生异常放电,可以稳定长期进行 Cu-Mn合金薄膜的制 膜。其结果发现,(一)通过将溅射靶的厚度方向(相对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的t/2截 面(t为溅射靶的厚度)的维氏硬度控制在规定范围,能够达成预期的目的,(二)这样的 Cu-Mn合金溅射靶,使用Cu-Mn合金通过熔融铸造法制造时,如果特别地对于热轧时的总压 下率和热轧后的退火条件进行适当控制,则能够获得,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即,本专利技术的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的特征在于,是至少含有Mn,Mn的含量为 2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Cu合金溅射靶,溅射靶的厚度方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为 50HV以上且100HV以下。 首先,对于上述Cu合金的组成进行说明。以下,有时将含有Mn的Cu合金记述为 Cu-Mn合金。 上述Cu-Mn合金至少含有Mn,在2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的范围含有Mn。Mn 是在Cu金属中固溶,但在Cu氧化膜中不固溶的元素。另外,Mn如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 文献2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u合金薄膜形成用溅射靶,其特征在于,是至少含有Mn,Mn的含量为2原子%以上且20原子%以下的Cu合金溅射靶,溅射靶的厚度方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在50HV以上且100HV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8.03 JP 2012-1732791. 一种化合金薄膜形成用瓣射祀,其特征在于,是至少含有Mn,Mn的含量为2原子% W上且20原子% W下的化合金瓣射祀,瓣射祀的厚度方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在50HV W上且100HV W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金薄膜形成用瓣射祀,其中,所述Mn的含量为2原子% W上且10原子下。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合金薄膜形成用瓣射祀,其中,所述瓣射祀的厚度方 向的t/2截面的维氏硬度在60HV W上且90HV W下。4. 一种化合金薄膜形成用瓣射祀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制造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裕史松崎均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钢臂功科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