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纺微纳米纤维工程领域,涉及一种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及由电纺丝喷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微纳米纤维的技术。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作为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之一,制得的纤维直径可达纳米级。电纺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高压源,喷头针头,接地收集器。静电纺丝的关键原理是对于高分子溶液施加高电压,使得高分子溶液在喷头针头口处形成泰勒锥。当电压继续增加时,带电液体就会在泰勒锥尖端处形成喷射流。喷射流下落过程中,随着溶剂的蒸发,纤维得以形成,随后由于静电力的作用落在收集器上。收集到的高分子薄膜由于纤维下落时的无秩序运动而形成随机排布的结构。由电纺丝纤维制得的无纺布,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纤维精细程度与均一性高、长径比大等优点。这些制备优势是其他制备方法无法获得的特性,赋予了静电纺丝纤维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可以作为生物材料中的生物支架,具备适当机械强度、可诱导细胞生长与分化、可被人体降解吸收与生物相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组织修复与治疗。 在国际静电纺丝作为制备纳米纤维方法中,低产率是最显著的缺陷也同时限制了大量生产与制造的可行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形微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高压电源、注射泵、电纺丝喷头、接收固化装置;所述的注射泵与电纺丝喷头相连,电纺丝喷头与高压电源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形微纳米纤维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高压电源、注射泵、电纺丝喷头、接收固化装置;所述的注射泵与电纺丝喷头相连,电纺丝喷头与高压电源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纺丝喷头具有一个中空内径,至少两个喷孔并列,电纺原液经由中空内径流至喷孔出口处,在高压电源的电场作用下,喷孔出口处同时形成两个以上的泰勒锥,在下方制得并收集微纳米纤维。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纺丝喷头至少两个喷孔并列,喷孔可以由相同大小并列组成,或是喷孔由不同大小并列组成。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装置制备成形微纳米纤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O以高分子溶液作为电纺原液,经注射泵注入电纺丝喷头中; 2)在电纺丝喷头与接收固化装置间施加高电压,使针孔出口处同时形成多个泰勒锥,并制得高分子微纳米纤维; 3)以接收固化装置来收集步骤2)制得的纳米纤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纺原液选自以下材料:有机物,无机物,或有机/无机复合物;所述的有机物包括:聚醚、聚苯醚、聚酸酐、聚噻吩、聚苯胺、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酯、聚氨酯、环氧树脂、聚烯烃、聚齒代烯烃、聚苯乙烯、聚对苯乙烯、聚氧乙烯、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钠、聚环氧乙烷、聚甲基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对苯二胺、聚醋酸乙烯、聚乙炔、聚羟基乙酸、聚丙烯酸、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聚ε -己内酯、聚丁内酯、聚戊内酯、聚吡咯、聚-α-氨基酸、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暐,趙鼎,李劲松,高园,黄珒,王宝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