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勇英专利>正文

汽车多功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082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多功能控制装置,包括遥控发射电路和遥控接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左门控制电路、前右门控制电路、后左门控制电路、后右门控制电路,其中前左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计算机集成电路(IC1)、车窗玻璃控制电路、中央信号输出电路、控制开关、无线接收解码电路,车窗玻璃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2)、三极管(TR2)、(TR3)、继电器(J1)、(J2)、车窗玻璃电机(M1)、电阻(R2)、采样电阻(R3)及其它元件组成,三极管(TR2)、(TR3)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3)脚、(2)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1)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2)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3)的集电极之间,车窗玻璃电机M1串联在继电器(J1)的开关(J1-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2)的开关(J2-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1-1)的接点(2)脚和开关(J2-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1-1)的接点(3)脚、开关(J2-1)的接点(2)脚和电阻(R2)的一端的公共端与采样电阻(R3)串联后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2)的运放(IC2-1)的负输入端(2)脚和运放(IC2-2)的正输入端(5)脚的公共端,运放(IC2-1)的输出端(1)脚和运放(IC2-2)的输出端(7)脚的公共端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7)脚;中控门锁控制电路由三极管(TR4)、(TR5)、继电器(J3)、(J4)、门锁控制电机(M2)、电阻(R4)、(R5)组成,三极管(TR4)、(TR5)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4)脚、(5)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3)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4)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4)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5)的集电极之间,门锁控制电机(M2)串联在继电器(J3)的开关(J3-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4)的开关(J4-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3-1)的接点(2)脚和开关(J4-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3-1)的接点(3)脚和开关(J4-1)的接点(2)脚的公共端均接地,电阻(R4)、(R5)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21)脚、(28)脚,另一端分别接安装在车门上中控门锁开关的两端;中央信号输出电路由集成电路(IC1)、三极管(TR1)、电阻(R1)组成,三极管(TR1)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17)脚,发射极接地;控制开关由开关(K1-K10)组成,开关(K1、K2、K3、K4、K5、K6、K7、K8、K9、K10)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控制端(22)脚、(23)脚、(24)脚、(25)脚、(26)脚、(27)脚、(6)脚、(11)脚、(12)脚、(13)脚,另一端均接地;无线接收解码电路由集成电路(IC4、IC5、IC6)及其它元件组成,无线接收集成电路(IC4)的信号输出端(2)脚、(3)脚均接集成电路(IC5)的射频信号输入端(18)脚,集成电路(IC5)的信号输出端(6、7、8、9)脚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14、15、16、18)脚,集成电路(IC5)的信号端(11、12)脚分别接集成电路(IC6)的信号端(2、1)脚,集成电路(IC5)的信号端(10)脚接集成电路(IC6)的信号端(3、4)脚;    前右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计算机集成电路(IC8)、车窗玻璃控制电路、中央信号输入电路、控制开关,车窗玻璃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7)、三极管(TR6)、(TR7)、继电器(J5)、(J6)、车窗玻璃电机(M3)、采样电阻(R6)、电阻(R7)及其它元件组成,三极管(TR6)、(TR7)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8)的信号输出端(17)脚、(18)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5)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6)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6)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7)的集电极之间,车窗玻璃电机(M3)串联在继电器(J5)的开关(J5-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6)的开关(J6-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5-1)的接点(2)脚和开关(J6-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5-1)的接点(3)脚、开关(J6-1)的接点(2)脚和电阻(R7)一端的公共端与采样电阻(R6)串联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7)的运放(IC7-1)的负输入端(2)脚和运放(IC7-2)的正输入端(5)脚的公共端,运放(IC7-1)的输出端(1)脚和运放(IC7-2)的输出端(7)脚的公共端接集成电路(IC8)的信号输入端(8)脚;中央信号输入电路由集成电路(IC8)、电阻(R9)组成,电阻(R9)一端通过串行总线与电阻(R1)串联后接三极管(TR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8)的信号输入端(6)脚;控制开关由开关(K11、K12)组成,开关(K11、K12)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8)的控制端(13)脚、(12)脚,另一端均接地;    后右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计算机集成电路(IC12)、车窗玻璃控制电路、中央信号输入电路、控制开关,车窗玻璃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11)、三极管(TR10)、(TR11)、继电器(J9)、(J10)、车窗玻璃电机M4、采样电阻(R10)、电阻(R11)及其它元件组成,三极管(TR10)、(TR11)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12)的信号输出端(17)脚、(18)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9)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10)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10)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11)的集电极之间,车窗玻璃电机(M4)串联在继电器(J9)的开关(J9-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10)的开关(J10-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9-1)的接点(2)脚和开关(J10-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9-1)的接点(3)脚、开关(J10-1)的接点(2)脚和电阻(R11)一端的公共端与采样电阻(R10)串联后接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1)的运放(IC11-1)的负输入端(2)脚和运放(IC11-2)的正输入端(5)脚的公共端,运放(IC11-1)的输出端(1)脚和运放(IC11-2)的输出端(7)脚的公共端接集成电路(IC12)的信号输入端(8)脚;中央信号输入电路由集成电路(IC12)、电阻(R12)组成,电阻(R12)一端通过串行总线与电阻(R1)串联后接三极管(TR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2)的信号输入端(6)脚;控制开关由开关(K13、K14)组成,开关(K13、K14)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12)的控制端(13)脚、(12)脚,另一端均接地;    后左门控制电路包括单片计算机集成电路(IC14)、车窗玻璃控制电路、中央信号输入电路、控制开关,车窗玻璃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15)、三极管(TR12、TR13)、继电器(J11、J12)、车窗玻璃电机(M5)、采样电阻(R13)、电阻(R14)及其它元件组成,三极管(TR12、TR13)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14)的信号输出端(17)脚、(18)脚,三极管(TR12、TR13)的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11)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12)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12)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13)的集电极之间,车窗玻璃电机(M5)串联在继电器(J11)的开关(J11-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12)的开关(J12-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11-1)的接点(2)脚和开关(J12-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11-1)的接点(3)脚、开关(J12-1)的接点(2)脚和电阻(R14)一端的公共端与采样电阻(R13)串联后接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5)的运放(IC15-1)的负输入端(2)脚和运放(IC15-2)的正输入端(5)脚的公共端,运放(IC15-1)的输出端(1)脚和运放(IC15-2)的输出端(7)脚的公共端接集成电路(IC14)的信号输入端(8)脚;中央信号输入电路由集成电路(IC14)、电阻(R15)组成,电阻(R15)一端通过串行总线与电阻(R1)串联后接三极管(TR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14)的信号输入端(6)脚;控制开关由开关(K15、K16)组成,开关(K15、K16)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14)的控制端(13)脚、(12)脚,另一端均接地。(*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将汽车电动车窗控制装置、中控门锁控制装置与防盗报警控制装置集成在一起的汽车多功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轿车和高档商务车上都配有电动车窗及中央控制门锁,有的车上还配有防盗控制器(防盗器一般汽车生产厂家不配),这些设备都只具有单独的控制功能,除了没有将它们集成在一起外,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汽车门车窗玻璃控制采用机械开关来实现玻璃上升与下降控制,除司机旁边的前左门玻璃能够实现自动下降位置检测外,其它门没有玻璃到顶和到底位置检测功能,不利于保护车窗玻璃电机;(2)、四门车窗玻璃控制均采用机械开关实现玻璃上升与下降控制,主门与其它门之间的连线比较多;(3)汽车电动车窗控制装置、中控门锁控制装置与防盗报警控制装置相互独立,成本比较高,功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汽车电动车窗控制装置、中控门锁控制装置与防盗报警控制装置集成在一起、采用总线集中控制、器件少、成本低的汽车多功能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遥控发射电路和遥控接收电路,特征是还包括前左门控制电路、前右门控制电路、后左门控制电路、后右门控制电路,这四个车门控制电路均采用单片计算机控制,它们之间通过基于串行总线技术实现各个控制电路之间信息交换,由前左门控制电路实现对其它车门玻璃的控制,同时各个车门控制电路也可实现对该门的玻璃控制。本技术由于将汽车电动车窗控制装置、中控门锁控制装置与防盗报警控制装置集成一起,前左门控制电路、前右门控制电路、后左门控制电路、后右门控制电路均采用单片计算机控制,它们之间通过基于串行总线技术实现各个控制电路之间信息交换,由前左门控制电路实现对其它车门玻璃的控制,同时各个车门控制电路也可实现对该门的玻璃控制,它还具有如下优点(1)集中控制,器件少,成本低; (2)相对硬件简单、可靠性高;(3)体积小,可移植性和通用性好;(4)具有震动监测报警、门开关和开关火监测报警功能;(5)总线控制,功能强大,能方便地实现目前所有与车门、车窗、防盗相关的自动控制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左门和前右门控制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左门和后右门控制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由前左门控制电路、前右门控制电路、后左门控制电路、后右门控制电路、遥控发射电路和遥控接收电路组成。前左门控制电路由单片计算机集成电路IC1、车窗玻璃控制电路、中控门锁控制电路、中央信号输出电路、控制开关、无线接收解码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其中车窗玻璃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2、三极管TR2、TR3、继电器J1、J2、车窗玻璃电机M1、电阻R2、采样电阻R3及其它元件组成,三极管TR2、TR3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3脚、2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1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2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2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3的集电极之间,车窗玻璃电机M1串联在继电器J1的开关J1-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2的开关J2-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1-1的接点2脚和开关J2-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1-1的接点3脚、开关J2-1的接点2脚和电阻R2的一端的公共端与采样电阻R3串联后接地,电阻R2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2的运放IC2-1的负输入端2脚和运放IC2-2的正输入端5脚的公共端,运放IC2-1的输出端1脚和运放IC2-2的输出端7脚的公共端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7脚,集成电路IC2、电阻R2、采样电阻R3及周围元件构成车窗玻璃电机M1的电流检测电路;中控门锁控制电路由三极管TR4、TR5、继电器J3、J4、门锁控制电机M2、电阻R4、R5组成,三极管TR4、TR5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4脚、5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3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4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4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5的集电极之间,门锁控制电机M2串联在继电器J3的开关J3-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4的开关J4-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3-1的接点2脚和开关J4-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3-1的接点3脚和开关J4-1的接点2脚的公共端均接地,电阻R4、R5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21脚、28脚,另一端分别接安装在车门上中控门锁开关的两端;中央信号输出电路由集成电路IC1、三极管TR1、电阻R1组成,三极管TR1的基极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出端17脚,发射极接地;控制开关由开关K1-K10组成,开关K1、K2、K3、K4、K5、K6、K7、K8、K9、K10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控制端22脚、23脚、24脚、25脚、26脚、27脚、6脚、11脚、12脚、13脚,另一端均接地;无线接收解码电路由集成电路IC4、IC5、IC6及其它元件组成,无线接收集成电路IC4的信号输出端2脚、3脚均接集成电路IC5的射频信号输入端18脚,集成电路IC5的信号输出端6、7、8、9脚分别接集成电路IC1的信号输入端14、15、16、18脚,集成电路IC5的信号端11、12脚分别接集成电路IC6的信号端2、1脚,集成电路IC5的信号端10脚接集成电路IC6的信号端3、4脚;电源电路由稳压集成电路IC3、极性电容C1、C2及其它元件组成,电瓶提供的+12V电压经稳压、滤波后输出+5V电压。前右门控制电路由单片计算机集成电路IC8、车窗玻璃控制电路、中央信号输入电路、控制开关、震动防盗报警电路和电源电路组成,其中车窗玻璃控制电路由集成电路IC7、三极管TR6、TR7、继电器J5、J6、车窗玻璃电机M3、采样电阻R6、电阻R7及其它元件组成,三极管TR6、TR7的基极分别接集成电路IC8的信号输出端17脚、18脚,发射极均接地,继电器J5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6的集电极之间,继电器J6的线圈串联在电瓶+12V电压和三极管TR7的集电极之间,车窗玻璃电机M3串联在继电器J5的开关J5-1的接点1脚和继电器J6的开关J6-1的接点1脚之间,开关J5-1的接点2脚和开关J6-1的接点3脚接电瓶+12V电压,开关J5-1的接点3脚、开关J6-1的接点2脚和电阻R7一端的公共端与采样电阻R6串联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7的运放IC7-1的负输入端2脚和运放IC7-2的正输入端5脚的公共端,运放IC7-1的输出端1脚和运放IC7-2的输出端7脚的公共端接集成电路IC8的信号输入端8脚,集成电路IC7、电阻R7、采样电阻R6及周围元件构成车窗玻璃电机M3的电流检测电路;中央信号输入电路由集成电路IC8、电阻R9组成,电阻R9一端通过串行总线与电阻R1串联后接三极管TR1的集电极,另一端接集成电路IC8的信号输入端6脚;控制开关由开关K11、K12组成,开关K11、K12的一端分别接集成电路IC8的控制端13脚、12脚,另一端均接地;震动防盗报警电路由集成电路IC9、震动传感器B、继电器J7、J8、三极管TR8、TR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英余俭之
申请(专利权)人:张勇英余俭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