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连续网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三维连续网络碳化铬-铜陶瓷金属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三维连续网络结构复合材料是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材料研究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新研究领域。这种复合材料的各组分相具有各自的三维空间连续网络结构,每一种组成相的特性能够被保留,从而为获得具有多功能,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提供了可能。利用多孔陶瓷和金属合成三维连续网络结构陶瓷/金属复合材料(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Metal-Ceramic Composites),其中的陶瓷相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耐热性、耐蚀性和强度,并可以降低热膨胀系数和密度,而金属相可以改进材料的韧性和导电性等。这种新型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均尚处起步阶段,目前研究的制备方法主要为以下两类:1.原位反应法,通过原位化学反应直接合成微结构连接的复合材料。在这类方法中,复合材料组成相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浸渍过程中由液态金属与增强相发生原位反应 ...
【技术保护点】
利用熔渗工艺制备三维连续网络碳化铬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步骤(1).陶瓷前驱体表面改性:陶瓷前驱体是具有开孔结构的Cr3C2多孔陶瓷;将陶瓷前驱体浸入化学电镀铜溶液中进行常规电镀,电镀液配方为:240g/L CuSO4,60g/L H2SO4,50ppm HCl,5ml/L PEG‑400,0.2g/L SOS;恒流源直流电压20V,电流0.01‑0.1A;电镀时间:1‑10h;步骤(2).金属陶瓷的制备:将步骤(1)表面改性过的陶瓷前驱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陶瓷前驱体上放置铜块或铜粉,然后将坩埚置于真空管式炉中进行熔渗;熔渗过程是在流量为10‑30m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熔渗工艺制备三维连续网络碳化铬铜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1).陶瓷前驱体表面改性:
陶瓷前驱体是具有开孔结构的Cr3C2多孔陶瓷;将陶瓷前驱体浸
入化学电镀铜溶液中进行常规电镀,电镀液配方为:240g/L CuSO4,
60g/L H2SO4,50ppm HCl,5ml/L PEG-400,0.2g/L SOS;恒流源直流电
压20V,电流0.01-0.1A;电镀时间:1-10h;
步骤(2).金属陶瓷的制备:
将步骤(1)表面改性过的陶瓷前驱体置于氧化铝坩埚中,陶瓷
前驱体上放置铜块或铜粉,然后将坩埚置于真空管式炉中进行熔渗;
熔渗过程是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克玮,张雷,陈卫星,庞晓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