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0354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1:31
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包括存储区域和外围电路区域;在半导体衬底的存储区域上形成栅极堆叠层;在栅极堆叠层上形成间隔排列的侧墙;沿着侧墙之间的间隔刻蚀栅极堆叠层,以在栅极堆叠层内形成沟槽;在沟槽以及间隔内形成字线栅;在字线栅上形成保护层,保护层为多层堆叠结构;在半导体衬底的外围电路区域形成逻辑电路的器件;形成逻辑电路的器件之后,以侧墙、字线栅、以及剩余的保护层为掩模刻蚀栅极堆叠层,以形成栅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下述问题:现有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中,在形成栅极结构的过程中,字线栅的顶部会被去除,对闪存的结构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嵌入式闪存(Embedded Flash Memory)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可分为三大类型,分别为逻辑电路、存储器、模拟电路,其中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产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在存储器中,近年来闪存的发展尤为迅速。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不加电的情况下能长期保持存储的信息,具有集成度高、存储速度快、易于擦除和重写等多项优点,因而在微机、自动化控制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需要,要求将存储器与其他器件同时形成在同一个芯片上,以形成嵌入式存储器。现有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包括:如图1所示,提供半导体衬底1,半导体衬底1包括存储区域Ⅰ和外围逻辑区域Ⅱ;在半导体衬底1的存储区域Ⅰ上形成栅极堆叠层2,栅极堆叠层2自上至下依次包括遂穿氧化材料层21、浮栅层22、介电材料层23、以及控制栅层24;在栅极堆叠层2上形成间隔设置的侧墙3;沿着侧墙3之间的间隔刻蚀栅极<br>堆叠层2,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存储区域和外围电路区域;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存储区域上形成栅极堆叠层;在所述栅极堆叠层上形成间隔排列的侧墙;沿着所述侧墙之间的间隔刻蚀所述栅极堆叠层,以在所述栅极堆叠层内形成沟槽;在所述沟槽以及间隔内形成字线栅;在所述字线栅上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多层堆叠结构;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外围电路区域形成逻辑电路的器件;形成所述逻辑电路的器件之后,以所述侧墙、字线栅、以及剩余的保护层为掩模刻蚀所述栅极堆叠层,以形成栅极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式闪存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存储区域和外围电路区域;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存储区域上形成栅极堆叠层;
在所述栅极堆叠层上形成间隔排列的侧墙;
沿着所述侧墙之间的间隔刻蚀所述栅极堆叠层,以在所述栅极堆叠层内
形成沟槽;
在所述沟槽以及间隔内形成字线栅;
在所述字线栅上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多层堆叠结构;
在所述半导体衬底的外围电路区域形成逻辑电路的器件;
形成所述逻辑电路的器件之后,以所述侧墙、字线栅、以及剩余的保护
层为掩模刻蚀所述栅极堆叠层,以形成栅极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堆叠结构包括:第
一氧化硅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氧化硅层上的氮化硅层,所述第一氧化硅
层位于保护层的最底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氧化硅层利用氧化
工艺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层利用低压化学
气相沉积工艺形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的形成方法包括:
在所述栅极堆叠层、以及半导体衬底的外围逻辑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献高超江红李冰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