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6867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上车踏板,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包括踏板,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水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下侧的连接板、分别铰接在连接板下侧的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踏板水平铰接在两个连接支架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灵活,能够摆动,越障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充分适用用户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上车踏板,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的上车踏板一般是固定安装,不能摆动,在遇到起伏较大路面时,上车踏板容易与路面接触,造成上车踏板损坏;其结构大多采用塑料整体浇铸而成,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灵活、能够摆动、越障能力高、使用寿命长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包括踏板,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水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下侧的连接板、分别铰接在连接板下侧的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踏板水平铰接在两个连接支架的下端。本技术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连接板与连接支架的铰接处带有回位弹簧,两组回位弹簧互相对称,形成两组反向力偶矩,保证踏板前后摆动的复位功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灵活,能够摆动,越障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充分适用用户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主视图,图2为俯视图,图3为左视图。图中,1连接板,2支撑管,3支撑轴,4回位弹簧,5支撑管,6连接支架,7支撑轴,8安装支架,9踏板。(五) 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技术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包括踏板9,还包括水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下侧的连接板1、分别铰接在连接板1下侧的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6,踏板9水平铰接在两个连接支架6的下端。连接板与连接支架的铰接处带有回位弹簧4,两组回位弹簧互相对称。本技术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连接板1的底部的两侧分别焊接有支撑管2,连接支架6的上端焊接有支撑管5,连接支架6的下端焊接有支撑轴7。装配时,先将两个连接支架6和连接板1用支撑轴3和回位弹簧4连接起来,然后将安装支架8安装在支撑轴7的两端,用螺栓将每个安装支架8固定在踏板9上,最后在支撑轴5和7上装配开口挡圈,避免连接支架6横向运动。其间要注意回位弹簧4前后两组对称安装。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包括踏板(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下侧的连接板(1)、分别铰接在连接板下侧的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6),踏板(9)水平铰接在两个连接支架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连接板(1)与连接支架(6)的铰接处带有回位弹簧(4)。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驾驶室上车踏板,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本技术的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包括踏板,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水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下侧的连接板、分别铰接在连接板下侧的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踏板水平铰接在两个连接支架的下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灵活,能够摆动,越障能力高,使用寿命长,充分适用用户的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文档编号B60R3/02GK2933971SQ200620084230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5日专利技术者赵文星, 马世胜, 康爱民, 刘尚华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自动回位上车踏板,包括踏板(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平固定在汽车驾驶室下侧的连接板(1)、分别铰接在连接板下侧的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6),踏板(9)水平铰接在两个连接支架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星马世胜康爱民刘尚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