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54851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8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除杂,2)数控连续烘烤,3)色选机,4)充气研磨,5)均质、调味,6)红外线杀菌:产品过红外线杀菌机3-5秒;7)包装、入库: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真空包装自动化连续生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葵花籽原料通过原料除杂、数控连续烘烤、过色选机自动化连续生产、充气研磨和红外线杀菌五大工艺处理工序制成葵花籽酱,通过该工艺处理,可以使葵花籽酱产品中无黄曲霉残留,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葵花籽酱生产工艺,具体涉及一种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葵花籽按其特征和用途可分为三类:(1)食用型:籽粒大,皮壳厚,出仁率低,约占50%左右,仁含油量,一般在40%~50%。果皮多为黑底白纹。宜于炒食或作饲料。(2)油用型:籽粒小,籽仁饱满充实,皮壳薄,出仁率高,约占65%~75%,仁含油量一般达到45%~60%,果皮多为黑色或灰条纹,宜于榨油。(3)中间型:这种类型的生育性状和经济性状介于食用型和油用型之间。普通葵花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不宜加热烹调,经加热便易生成过氧化物,对人体有害。因此,市场上葵花籽油很少看到,不适合国人煎榨烹调的习惯,只有少部分地区食用。葵花籽含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的特性,使得葵花籽的贮放时间仅有1-2个月。黄曲霉毒素(AFT)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集蜂曲霉、黑曲霉或溜曲霉产生的一族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物,目前已确认的黄曲霉毒素有两大类型17种,根据它们在紫外光下发出的荧光颜色分为两大族,即B族(蓝紫色荧光)和G族(绿色荧光)。其中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是B1,另外G1、G2和M1也具有强烈的毒性。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肝毒素,可引起肝脏的急性或慢性损害,除损害机体的肝脏以外,黄曲霉毒素对肾脏等其他多种组织器官也能造成严重损害,更为严重的是黄曲霉毒素已被证实具有致癌、致畸、致细胞突变的“三致”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口的葵花籽多次被检出黄曲霉毒素,因黄曲霉毒素超标而遭退货的事故屡有发生,而且国内也有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报道。这不但影响了我国葵花籽的出口,而且对国内消费者的健康也构成严重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杀灭葵花籽中可能存在的黄曲霉,提供一种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该工艺利用黄曲霉易于其它霉菌共生、不耐低湿、不耐低氧环境的特点,设计五大控制黄曲霉步骤,将葵花籽原料通过原料除杂、数控连续烘烤(精确控温去皮)、过色选机自动化连续生产、充气研磨和红外线杀菌五大工艺处理工序制成葵花籽酱,通过该工艺处理,可以使葵花籽酱产品中无黄曲霉残留,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了一种控制葵花籽酱中黄曲霉生产工艺,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除杂:去除泥石、玻璃杂质,挑出霉烂粒;2)数控连续烘烤:试验去皮,进行程序化升温的自动化生产;3)色选机:产品均匀通过色选机,去除霉烂和去皮不彻底的葵花籽仁;4)充气研磨:充入氮气,采用可调金刚石磨头,磨出不同细度的产品;5)均质、调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味,加入调味品、乳化剂、稳定剂;6)红外线杀菌:产品过红外线杀菌机3-5秒;7)包装、入库: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真空包装自动化连续生产。所述的所述的调味品为白砂糖和食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将葵花籽原料通过原料除杂、数控连续烘烤(精确控温去皮)、过色选机自动化连续生产、充气研磨和红外线杀菌五大工艺处理工序制成葵花籽酱,通过该工艺处理,可以使葵花籽酱产品中无黄曲霉残留,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控制葵花籽酱中黄曲霉生产工艺,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除杂:去除泥石、玻璃杂质,挑出霉烂粒;2)数控连续烘烤:试验去皮,进行程序化升温的自动化生产;3)色选机:产品均匀通过色选机,去除霉烂和去皮不彻底的葵花籽仁;4)充气研磨:充入氮气,采用可调金刚石磨头,磨出不同细度的产品;5)均质、调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味,加入调味品、乳化剂、稳定剂;6)红外线杀菌:产品过红外线杀菌机3-5秒;7)包装、入库: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真空包装自动化连续生产。所述的程序化升温120-130度。所述的红外线杀菌3-5秒。所述的调味品为白砂糖和食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3、6中分别采用除杂、过色选机和红外线杀菌的方法,彻底清除霉烂和去皮不彻底的葵花籽仁。有研究证明,黄曲霉毒素多存在于果皮中,葵花籽仁的黄曲霉仅占整果的10%左右。步骤1、3、6既保证了葵花籽的去皮率,又去除了原料中可能存在的杂菌,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葵花籽中的黄曲霉的含量。步骤2中采用数控连续烘烤工艺,可以最大限度的去皮,还能降低产品的相对湿度,从这两个方面控制黄曲霉。步骤4充气研磨,利用了黄曲霉不耐低氧的特点,抑制了黄曲霉的生长,延长了产品的货架期。步骤6中红外线杀菌2-3秒。红外线辐射是一种0.77-1000微米波长的电磁波,有较好的热效应,尤以1-10微米波长的热效应最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干热灭菌方法。红外杀菌处理不仅针对黄曲霉热抵抗力不强的弱点进行高温灭菌;而且还针对黄曲霉需要高湿环境生存的特点,进行干热灭菌,是一种一举两得的灭菌方法。通过原料除杂、数控连续烘烤(精确控温去皮)、过色选机自动化连续生产、充气研磨和红外线杀菌五大工艺处理,可以使烘烤葵花籽产品中无黄曲霉残留,延长产品的货架期,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都会理解,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对于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添加和替换都是可能的,其都没有超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除杂:去除泥石、玻璃杂质,挑出霉烂粒;2)数控连续烘烤:试验去皮,进行程序化升温的自动化生产;3)色选机:产品均匀通过色选机,去除霉烂和去皮不彻底的葵花籽仁;4)充气研磨:充入氮气,采用可调金刚石磨头,磨出不同细度的产品;5)均质、调味: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调味,加入调味品、乳化剂、稳定剂;6)红外线杀菌:产品过红外线杀菌机3‑5秒;7)包装、入库: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真空包装自动化连续生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黄曲霉的葵花籽酱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除杂:去除泥石、玻璃杂质,挑出霉烂粒;
2)数控连续烘烤:试验去皮,进行程序化升温的自动化生产;
3)色选机:产品均匀通过色选机,去除霉烂和去皮不彻底的葵花籽仁;
4)充气研磨:充入氮气,采用可调金刚石磨头,磨出不同细度的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委
申请(专利权)人:众地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