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竖直凹槽的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38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气囊(100a),具有由主片(102b)和整合到或沿配合边缘附连的一对侧片(104a、104b)形成的单独可充气腔(101)。主片(102b)具有上部(135)、前部(126)和下部。竖直定向的凹槽部分(110)形成在安全气囊(100a)面向前方的部分上。凹槽部分(110)将可充气腔(101)分成两个凸耳部(112a、112b)。系带(180)位于可充气腔(101)内并有一端附连到凹槽部分(110)且第二端锚定,由此限制凹槽部分(110)在可充气腔(101)充气时的向前运动,主片(102b)的上部(135)延伸跨过凹槽部分(110)的上部区域。该安全气囊用作正面安全气囊,尤其用作乘客侧正面安全气囊。(*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从汽车仪表板展开的乘客侧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图13示出具有单独的充气腔330的现有技术惯常的乘客侧安全气囊20,其由安全气囊充气装置280充气。安全气囊200的面部部分或前片(panel)320撞击乘客22的胸部、肩部和头部。假如乘客就坐在靠近汽车仪表板的位置而远离座椅24的靠背26,安全气囊撞击乘客的速度会增加。如果在安全气囊展开时刻乘客的身体接触或靠近安全气囊模块盖板,乘客和安全气囊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加强。为了减小对乘客(包括儿童、儿童座椅内的婴儿以及非正常坐姿定向就座的乘客)的伤害,一些新的、更复杂的安全气囊系统提出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确定乘客的重量、大小或作为位置来控制安全气囊充气速率。这些传感器昂贵并要求高度的可靠性以确保它们在汽车的使用寿命内的功能。没有一种通用的安全系统可使安全气囊的展开适应朝向婴儿座椅里的婴儿,该婴儿座椅位于前排座椅面向车后部。所有汽车制造商提供警告防止这种儿童座椅的使用或另外提供用于手工使安全气囊无效的装置。图14示出了现有技术提案,可充气气垫或安全气囊可形成两个安全气囊21a,21b,当充气时由间隔360隔开。当这些安全气囊充气时,它们采用如图所示的形状,其中间隔360位于处于正常坐姿的乘客22前面,由此避免与乘客头部的接触。安全气囊与乘客的相互作用主要由两安全气囊抵靠乘客的躯干和肩部。安全气囊系统引起非正常坐姿乘客受到过多的力。在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委员会认为1岁、3岁、6岁,47.6kg的女性(5%)各自的测试标准相当不同,以证明对超出正常体形和体重成年乘客的范围的不同的安全气囊展开标准。同样,孕妇具有确保她们怀有的婴儿的存活-->的特殊需求。乘客安全约束行业试图提供这样一种乘客约束设备,其对最大数量的潜在用户有最大的安全范围,最高的可靠性而成本又可以承受。复杂的传感器和控制器增加了部件的数量,其内在地增加了部件故障的风险且引起工程师使用增加成本的冗余设计。US7152880B1揭示了一种安全气囊,具有:由主片和一体的或其它方式沿结合边附连的一对侧片形成的单独的充气腔,其中主片具有顶部、前部和下部、形成在安全气囊朝向前方部分上竖直定向的凹槽部,该凹槽部将充气腔分成在两个凸耳部,且系带位于充气腔内并具有附连到凹槽部分上的一端和锚定的第二端,由此限制充气腔充气时凹槽部向前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各种大小乘客(成人和儿童)的正面安全气囊,该安全气囊无需花费额外的传感系统和控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包括:由主片和整合到配合边缘或以其它方式沿配合边缘附连的一对侧片形成的单独可充气腔,其中所述主片具有上部、前部和下部;在所述安全气囊面向前方的部分上形成的竖直延伸的凹槽部分,所述凹槽部分将所述可充气腔分成两个凸耳部;以及系带,所述系带位于所述可充气腔内并有一端附连到所述凹槽部分且另一端锚定,由此限制所述凹槽部分在所述可充气腔充气时向前运动,其特点在于,所述主片的上部延伸跨过所述凹槽部分的上部区域。由于具备上述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安全气囊中,当发生碰撞时,主片的上部被乘客撞击,但上部具有足够的弹性支撑乘客,同时吸收碰撞能量并提供适当的支撑以减少碰撞时对乘客头部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US7152880B1的充气的安全气囊。图1A是图1的安全气囊相对于车辆的挡风玻璃和座椅的立体图。部分地-->移除了右侧片以示出安全气囊的内部。图1B是图1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1C是另一安全气囊的立体图;移除了部分右侧片。图1D是图1C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1E是图1C的安全气囊的另一立体图,具有完整的右侧片和在一个或两个侧片上的可选通气口。图2是图1所示安全气囊的各种安全气囊部件在缝合在一起之前的视图。图2A示出了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图2B示出了用于图4B(以及图4A)中所示实施例的有用片的平面布置图。图3是示出了图1的安全气囊侧片之一,以及形成结构的凹槽部的中心片以及虚线所示系带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图1的安全气囊的另一版本。图4A示出了图1的安全气囊的另一版本。图4B示出了图1的安全气囊的又一版本。图5示出了图1的又另一安全气囊。图6示出了图1的仍又另一安全气囊。图7是示出了根据US7131664B1的安全气囊在展开和充气状态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9是图7的安全气囊的正视图。图10是图7的安全气囊的立体图,移除了大部分左侧片以示出内部系带和扩散部件。图11是图10的立体图,移除了两侧片。图11A至11H是所示各种安全气囊部件在缝合在一起之前的平面图。图12A至12H是安全气囊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示出了组装之前各片和其它部件的平面图,其中凹槽侧片和系带对图11A至11H所示的实施例进行了修改。图13是现有技术安全气囊一种类型的俯视图。图14是另一现有技术安全气囊的俯视图。-->图15是可与本技术安全气囊结合使用的示例性充气装置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6示出了具有单独充气腔的安全气囊,构造有基本上从面向要保护乘客的安全气囊部分的顶部到底部延伸的竖直定向的凹槽部分。在此以及在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凹槽”意思是表面上的凹面,诸如向后或缩进的围绕物。在该实施例中,安全气囊的主片具有形成凹槽部入口、开口或嘴部的长狭缝或开口。图1C、1D、1E、8A和11A示出了利用类似结构以实现约相同大小凹槽部的另一实施例。主片上的开口减小了尺寸,且组装时一部分主片覆盖凹槽部的顶部。在广泛意义上讲,主片的覆盖部分提供延伸过凹槽部顶部的桥接件。图4A示出了梯形凹槽部的使用。在图4B中,该变体使用一部分主片覆盖凹槽部的顶部。在图7至12中,凹槽部被缩短并从主片中部延伸到安全气囊下部;但是,在这些实施例中,该在主片上具有相应更小开口的缩短凹槽部不像图1A和2A所示实施例所示那样在主片下方延伸。各图中所示安全气囊100具有单独充气腔101并可由一个或多个织物片形成。安全气囊可以是纺织或编织为一片式结构或通过将多片缝合或结合在一起形成。凹槽部110形成在面向要保护的乘客的安全气囊片或部分后方。在所示实施例中,安全气囊100具有主片102,该主片102具有面部片部分103(其面向要保护的乘客),以及多个侧片104a,104b。安全气囊和其各片的大小会在每个车辆应用中变化。不是必须用分离的侧片、联结主片、或中心片来形成安全气囊。这些片的每个通常各由包括尼龙或聚酯的纺织织物制成。侧片104a,104b基本上相同并相互镜像。各侧片104a,104b包括构造成与充气装置连通的颈部120和气垫部122。主片具有顶部或端部或上部、中部和下部或端部或下部。主片具有位于主片两端部的一对相对的颈部124。各颈部以已知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形成与充气装置或壳体连通的安全气囊的颈部或入口。主片102的前部126位于主片的中心,其一部分中心部分面向乘客并形成面部片部分103。在面部片部分103附近的前部126,具有其开口130,其用于形成凹槽且更具体地到充气安全气囊100内凹槽的开口。安全气囊100通过将侧片104a的边-->缘132缝合到主片102的边缘134上形成。另一侧片104b的边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气囊(100a),包括:由主片(102b)和整合到配合边缘或以其它方式沿配合边缘附连的一对侧片(104a、104b)形成的单独可充气腔(101),其中所述主片(102b)具有上部(135)、前部(126)和下部;在所述安全气囊面向前方的部分上形成的竖直延伸的凹槽部分(110),所述凹槽部分(110)将所述可充气腔(101)分成两个凸耳部(112a、112b);以及系带(180),所述系带(180)位于所述可充气腔(101)内并有一端附连到所述凹槽部分(110)且另一端锚定,由此限制所述凹槽部分(110)在所述可充气腔(101)充气时向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102b)的上部(135)延伸跨过所述凹槽部分(110)的上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6-4-7 60/790,185;US 2006-10-17 11/550,0331.一种安全气囊(100a),包括:由主片(102b)和整合到配合边缘或以其它方式沿配合边缘附连的一对侧片(104a、104b)形成的单独可充气腔(101),其中所述主片(102b)具有上部(135)、前部(126)和下部;在所述安全气囊面向前方的部分上形成的竖直延伸的凹槽部分(110),所述凹槽部分(110)将所述可充气腔(101)分成两个凸耳部(112a、112b);以及系带(180),所述系带(180)位于所述可充气腔(101)内并有一端附连到所述凹槽部分(110)且另一端锚定,由此限制所述凹槽部分(110)在所述可充气腔(101)充气时向前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片(102b)的上部(135)延伸跨过所述凹槽部分(110)的上部区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100a),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分(110)延伸到所述主片(102b)的下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100a),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分(110)包括中心凹槽片(160)和一对侧凹槽片(150、152),所述侧凹槽片(150、152)的边缘(150a、152a)附连到或整体形成于所述主片(102b)的前部(126)内的开口(130b)的侧边缘(140c、140d),且所述中心凹槽片(160)附连到或整体形成于所述主片(102b)的前部(126)内的开口(130b)的上部和下部端(140a、140b)以及所述侧凹槽片(150、152)的边缘(156、158)上,以形成所述凹槽部分(110)。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气囊(100a),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部分(110)包括中心凹槽片(160)和一对侧凹槽片(150、152),所述侧凹槽片(150、152)的边缘(150a、152a)附连到或整体形成于所述主片(102b)的前部(126)内的开口(130b)的侧边缘(140c、140d),且所述中心凹槽片(160)附连到或整体形成于所述主片(102b)的前部(126)内的开口(130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庞S金JS库恩
申请(专利权)人: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