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丽萍专利>正文

防治肿瘤的预拌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1900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7 00:20
防治肿瘤的预拌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包括10-20%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1-5%面筋粉、4-10%的木糖醇、0.5-3%的精盐、0.01-1%的面包粉改良剂、面粉加至百分百;所述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是用异叶茴芹100重量份制成流浸膏后再冷冻粉碎成干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中草药异叶茴芹制成防治肿瘤疾病的预拌粉,具有抗菌抗病毒、抑癌作用;不仅适用于普通消费者日常食用保健以预防肿瘤疾病,也适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保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肿瘤的预拌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尤其是一种配用中药异叶茴芹防治肿瘤的面包预拌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没有应用异叶茴芹配制防治肿瘤的预拌粉产品,如在专利号为03154271.9的专利技术——面包营养预拌粉,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包营养预拌粉,它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算的0.5-10 %的谷朊粉,0.5-15 %的麦苗微粉,0.5-10 %的麦苗麦绿素粉,0.1-1%的面包改良剂,80-98%的小麦面粉组成;使用它生产出来的面包制品具有天然的淡绿色,在营养价值方面改善较为明显均衡,叶绿素、胡萝卜素、纤维素、维生素C和B族、钙、铁等含量高出普通面包近一倍以上;且面包体积大,表面光滑,组织结构均匀,弹性好,口感细腻,很好的克服了传统面包预拌粉营养素改善不均衡且制成的面包口感不细腻等缺陷;该专利技术一种预拌粉只是具有一般保健作用,口味单一、缺乏抗肿瘤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不仅适用于普通消费者日常食用保健以预防肿瘤疾病,对于肿瘤患者病情的治疗也起保健辅助作用。 技术方案: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包括10-20%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1-5%面筋粉、4-10%的木糖醇、0.5-3%的精盐、0.01-1%的面包粉改良剂、面粉加至百分百;所述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是用异叶茴芹100重量份制成流浸膏后再冷冻粉碎成干粉。 制备方法:生产这种预拌粉时,将各组分按比例混合,然后搅拌均匀即成。制作面包、蛋糕的工艺按照常规操作完成即可。 实验研究:证实异叶茴芹中药流浸膏对小鼠肝癌(H22)动物肝癌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异叶茴芹中药流浸膏具有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对K562和A549细胞周期具有阻滞作用,对K562和H印G2细胞促进凋亡作用,在蛋白质水平和mRNA水平对K562细胞中促凋亡基因BAX均有上调作用,对K562细胞和H印G2细胞增殖和端粒酶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由此表明异叶茴芹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实验方法:异叶茴芹流浸膏是用异叶茴芹按中药流浸膏制法制成异叶茴芹流浸膏。建立小鼠肝癌(H22)动物移植肿瘤模型,随机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药物小、中、大剂量组并分别给药,实验结束后,进行抑瘤率、胸腺指数、脾指数、肿瘤组织病理等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异叶茴芹流浸膏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1.08%,42.36%和46.20%,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肿瘤细胞生长旺盛,而各用药组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瘤细胞坏死,结论:异叶茴芹流浸膏对小鼠肝癌(H22)动物肝癌模型有明显的抑瘤作用。 异叶茴芹按《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中“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经口 LD50 > 20g/kg,属实际无毒,长期毒理学研究结果证实:异叶茴芹的大鼠30日喂养试验,未见试验动物出现中毒症状,大体解剖及组织观察未见异常病理改变。对大鼠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象、血生化均无明显影响。异叶茴芹高剂量组雌、雄性动物的剂量为人体推荐剂量(60mg/kg BW/d)120倍。证实中草药异叶茴芹长期服用是安全无毒的。 临床验证,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异叶茴芹流浸膏治疗三个疗程(90天)后,与对照组(采用化疗和放疗)治疗三个疗程后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异叶茴芹流浸膏治疗的实验组中晚期肿瘤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对中晚期肿瘤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1、病例选择:选择符合中晚期肿瘤诊断标准的病例24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其中男66例(肝癌16例、肺癌14例、胃癌13例、食道癌9例、脑瘤6例、直肠癌3例、恶性淋巴癌5例),女54例(肝癌10例、肺癌10例、胃癌10例、食道癌8例、脑瘤5例、直肠癌6例、恶性淋巴癌5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0.1岁;病程3?18个月,平均9.2个月。对照组120例,其中男64例(肝癌11例、肺癌17例、胃癌10、直肠癌8例、膀胱癌6例、食道癌6例、脑瘤3例、恶性淋巴癌3例),女56例(肝癌9例、肺癌10例、胃癌9例、直肠癌5例、食道癌6例、脑瘤3例、乳腺癌4例、宫颈癌3例、卵巢癌3例、恶性淋巴癌4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1.3岁;病程3?18个月,平均8.9个月。两组资历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治疗组患者服用本专利技术的异叶茴芹流浸膏,成人口服一次10-15毫升,一日3次,3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90天。对照组采用化疗和放疗。 3、判断标准:显效:肿瘤瘤体缩小5%以上,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主要症状消失;有效:肿瘤瘤体缩小2?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善:肿瘤瘤体维持原来大小,临床症状改善;无效:肿瘤瘤体继续增长及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4、结果:服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组中,显效:63例,有效30例,改善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2% ;对照组中显效45例,有效23例,改善10例,无效42例,总有效率65.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为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包括10-20%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1-5%面筋粉、4-10%的木糖醇、0.5-3%的精盐、0.01-1%的面包粉改良剂、面粉加至百分百;所述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是用异叶茴芹100份、灯芯草0.2-2份、黄芪5-10份、西洋参5-10份制成流浸膏后再冷冻粉碎成干粉。 异叶茴芹味辛、苦、微甘、性微温;归肺;胃、肝经。功能主治:散风宣肺、理气止痛、消积健脾、活血通经、除湿解毒。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痨、肺痈、头痛、头痛、芽痛、脆胁痛、胃气痛、腹胀痛、缩阴冷痛、风湿关节痛、劳伤、骨劳、消化不良、食积、疳积、痧症、泻痢、黄疸、疟疾、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乳肿、目翳、咽肿、痄腮、跌打损伤、湿疹、皮肤瘙痒、蛇虫伤。 灯芯草,微寒、甘、淡;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功效主治:利水通淋、清心降火。 黄芪味甘、温,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敛疮。主治气短心悸、倦怠、乏力、自汗、盗汗、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体虚浮肿、慢性肾炎、痈疽难溃、或溃久不敛。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黄芪食用方便,可煎汤,煎膏,浸酒,入菜肴等。 西洋参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能主治: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用于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本专利技术优点是:1、口味清新甘醇,增添了预拌粉的新口味。选用天然中草药异叶茴芹为原料,使用安全,利用中草药综合防治肿瘤,无明显毒副作用;实验证明异叶茴芹单味中药流浸膏具有抗菌抗病毒、抑癌作用;具有清除癌性毒素、提高机体抗癌的免疫功能。 2、优选方用异叶茴芹清热除湿解毒、理气止痛、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包括10‑20%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1‑5%面筋粉、4‑10%的木糖醇、0.5‑3%的精盐、0.01‑1%的面包粉改良剂、面粉加至百分百;所述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是用异叶茴芹100重量份制成流浸膏后再冷冻粉碎成干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由以下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组成:包括10-20%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1-5%面筋粉、4-10%的木糖醇、0.5-3%的精盐、0.01-1%的面包粉改良剂、面粉加至百分百;所述异叶茴芹流浸膏干粉是用异叶茴芹100重量份制成流浸膏后再冷冻粉碎成干粉。2.一种防治肿瘤的预拌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胡丽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