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界面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10778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04 2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界面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60-64份;乳化剂,3-4份;苯乙烯,1-2份;异辛酯,12-14份;甲基丙烯酸,16-18份;引发剂,0.5-1份;PH调节剂,1-2份;成膜助剂,0.5-1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述界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预乳化液制备、聚合反应、保温、调PH值和成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界面剂粘度低、渗透性强、抗碱、结合力强,能彻底解决老墙翻新施工中的涂料脱落现象,同时易施工,能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领域,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我国建筑涂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在这过程中,出现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老墙翻新施工过程中,墙面出现的粉尘、浮灰,会导致涂料起皮、脱落。 传统老墙翻新,为了避免老墙上的浮灰引起涂料脱落,在涂刷涂料前,首先要对老墙壁进行处理,对墙面基层上起皮、松动及鼓包等清除凿平,然后将残留在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污垢、砂浆留痕等杂物清除扫净,费时又费力。 我公司根据这种情况,研制开发了一款界面剂来彻底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界面剂,粘度低、渗透性强、抗碱、结合力强,能彻底解决老墙翻新施工中的涂料脱落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界面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60-64份;乳化剂,3-4份;苯乙烯,1-2份;异辛酯,12-14份;甲基丙烯酸,16-18份;引发剂,0.5 -1份;PH调节剂,1-2份;成膜助剂,0.5-1份。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界面剂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为组成:水,62份;乳化剂,3.5份;苯乙烯,1.5份;异辛酯,12.5份;甲基丙烯酸,17.5份;引发剂,0.5份;PH调节剂,1.5份;成膜助剂,I份。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其化学稳定性高、耐强酸、强碱,具有很好的润湿力、渗透力和乳化力,另外具有低泡性、抗硬水性。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这种界面剂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界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将60-64份的水、3-4份的乳化剂、1-2份的苯乙烯、12-14份的异辛酯、16-18份的甲基丙烯酸加入到乳化罐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A ; (2)在反应釜中打入釜底水,待釜中温度升至80-82°C时打入0.25-0.5份的引发剂;(3)温度在80-82°C开始聚合反应,将步骤(I)制得的预乳化液A和0.25-0.5份的引发剂滴加进入反应爸,开始聚合反应,总反应时间3小时;(4)滴加完成后,保温I小时,加入1-2份的PH调节剂,调节产品PH值在7-8之间,最后加入0.5-1份的成膜助剂,搅拌、过滤后即得到所述界面剂。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界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62份的水、3.5份的乳化剂、1.5份的苯乙烯、12.5份的异辛酯、17.5份的甲基丙烯酸加入到乳化罐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A ;(2)在反应釜中打入釜底水,待釜中温度升至80-82°C打入0.25份的引发剂; (3)温度在80-82°C时开始聚合反应,将步骤(I)制得的预乳化液A和0.25份的引发剂滴加进入反应釜,总反应时间3小时;(4)滴加完成后,保温I小时,加入1.5份的PH调节剂,调节产品PH值在7-8之间,最后加入I份的成膜助剂,搅拌、过滤后即得到所述界面剂。 在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中,预乳化液和引发剂需在3小时内匀速滴加完毕。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是由水性改性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异辛酯多种单体,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引发剂等多种助剂按合理配比混合后,经聚合反应制成的,其具有如下优点:(O有较强的渗透力,能固化墙体表面各种杂物,与墙体结合力好;(2)防水性能好,可使各种涂料或腻子更加有涂刷性;(3)抗碱性强,优异的附着力,可防止面漆褪色和变色;(4)色泽均匀、透明;(5)干燥时间短,表干在一小时左右,重涂时间在两小时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一:预乳化液制备:将62份的水、3.5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1.5份的苯乙烯、12.5份的异辛酯、17.5份的甲基丙烯酸加入到乳化罐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A ;聚合反应:在反应釜中打入釜底水,待釜中温度升至80-82°C,首先打入0.25份的过硫酸铵,然后同时匀速滴入预乳化液A和0.25份的过硫酸铵,并控制正好3小时滴完,聚合反应总反应时间为3小时;保温:滴加完成后,保温I小时;调PH值和成膜:保温结束后,加入1.5份的PH调节剂,调节产品PH值在7-8之间,最后加入I份的成膜助剂,搅拌10分钟,过滤后即得到所述界面剂。 实施例二:预乳化液制备:将60份的水、4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I份的苯乙烯、13.5份的异辛酯、18份的甲基丙烯酸加入到乳化罐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A ;聚合反应:在反应釜中打入釜底水,待釜中温度升至80-82°C,首先打入0.25份的过硫酸铵,然后同时匀速滴入预乳化液A和0.75份的过硫酸铵,并控制正好3小时滴完,聚合反应总反应时间为3小时;保温:滴加完成后,保温I小时;调PH值和成膜:保温结束后,加入2份的PH调节剂,调节产品PH值在7-8之间,最后加入0.5份的成膜助剂,搅拌10分钟,过滤后即得到所述界面剂。 实施例三:预乳化液制备:将64份的水、3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份的苯乙烯、12份的异辛酯、16份的甲基丙烯酸加入到乳化罐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A ; 聚合反应:在反应釜中打入釜底水,待釜中温度升至80-82°C,首先打入0.25份的过硫酸铵,然后同时匀速滴入预乳化液A和0.75份的过硫酸铵,并控制正好3小时滴完,聚合反应总反应时间为3小时;保温:滴加完成后,保温I小时;调PH值和成膜:保温结束后,加入I份的PH调节剂,调节产品PH值在7-8之间,最后加入I份的成膜助剂,搅拌10分钟,过滤后即得到所述界面剂。 该界面剂的使用说明:适用于混凝土、水泥石灰墙、石棉板表面;特别适用于内外墙有浮灰的老墙面;可与各种涂料、腻子配套使用。 施工方法:可采用喷涂或滚涂的方法,一般不用稀释,如需稀释稍可加些清水。 施工用量:理论值值为10—12 m2 /kg,腻子表面为16 m2 /kg (实际耗材量会因施工方法表面平整度、温湿度等因素有一定的差异)。 干燥时间:表干在一小时左右,重涂时间在二小时左右。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水,60‑64份;乳化剂,3‑4份;苯乙烯,1‑2份;异辛酯,12‑14份;甲基丙烯酸,16‑18份;引发剂,0.5 ‑1份;PH调节剂,1‑2份;成膜助剂,0.5‑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分组成: 水,60-64 份; 乳化剂,3-4份; 苯乙烯,1-2份; 异辛酯,12-14份; 甲基丙烯酸,16-18份; 引发剂,0.5 -1份; PH调节剂,1-2份; 成膜助剂,0.5-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成为组成: 水,62份; 乳化剂,3.5份; 苯乙烯,1.5份; 异辛酯,12.5份; 甲基丙烯酸,17.5份; 引发剂,0.5份; PH调节剂,1.5份; 成膜助剂,I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界面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非离子型乳化剂。4.一种界面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将60-64份的水、3-4份的非离子型乳化剂、1-2份的苯乙烯、12-14份的异辛酯、16-18份的甲基丙烯酸加入到乳化罐中,搅拌15-20分钟,得到预乳化液A ;(2)在反应釜中打入釜底水,待釜中温度升至80-82°C时打入0.25-0.5份的引发剂; (3)温度在80-82°C开始聚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万象涂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