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023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用安全装置,其包括一气体发生器和一可充气部件,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或连有一感测侧向冲击或翻车以启动气体发生器的传感器,可充气部件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由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充气,可充气部件由包括形成可充气部件前部的第一层和形成可充气部件后部的第二层的织物构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选定部分彼此相连,以形成将可充气部件前后部固定在一起的点或线,可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细长单元,并且有固定在车门框架的一部分上的边缘部分,所述车门框架部分是非线性的,可充气部件充气时相邻于门框内的门安置。(*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安全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装置,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如小汽车内的安全装置。当汽车出事时,车内的司机和乘客容易受伤。已建议为汽车提供安全装置以减少这种伤害的风险。一些安全装置预定在侧冲击的情况下提供保护。US-A5322322公开了这样一种装置。先将一可充气管置于车门上方门框中的凹槽内,管的端部铰连在门框上的固定点上。设置一传感器感测事故的发生,并使管充气。随着管充气的进行。其长度变小,然后在门框的两个固定点之间线性延伸。充气管为坐在车内的人的头部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所述管充气至一相当大的压力,从而使车内的人头部易于偏离所述管。所述管不能覆盖车窗的全部区域,甚至不能覆盖车窗上部的整个区域。因此,车内的人的头部就可能移过所述管,而通过车窗开口。如果汽车翻倒,则这点是极不希望产生的。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安全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内的安全装置,该装置包括一气体发生器,其包括或连接一感测侧向冲击或翻车并启动气体发生器的传感器,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与气体发生器相连并可由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充气的可充气部件,其由这样的织物制成,该织物包括形成可充气部件前部的第一层和形成可充气部件后部的第二层,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选定部分相互连接,以形成将可充气元件前后部固定在一起的点或线,可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基本平行的细长单元,并具有固定在汽车门框上的边缘部分,上述门框部分是非线性的,可充气部分充气时相邻于门框内的门放置。因此充气部件充气时位于汽车内人的头部和相邻门之间。一般情况下这种车门有车窗,因此,充气元件可防止车窗玻璃破碎,同时保护车内的人的头部避免撞击玻璃,或防止在翻车事故中发生的头部从车窗伸出。安全装置最好先置于门框内的凹槽中。-->可充气部件最好由交织织物层制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选定部分也是交织的。在单元之间最好有内通风结构,因为这可减小在单元是无联系的或彼此不通风时可能出现的不希望有的冲击。所述单元彼此可快速相邻或分开。至少一部分单元充气时是圆锥形的。所述可充气部件可由织物制成,部分织物相互交织以形成所述单元。织物单层重量小于300g/sqm,例如175g/sqm。当可充气部件充气时,气体压力最好近似为3bar。可充气部件充气时最好延伸过车的中间立柱,以保护司机的头部。如果在事故中司机的头部与中间立柱相碰撞,有可能致命。在一实施例中,可充气部件包括一个将其一部分连到门框上的条带。当可充气部件充气时该条带是紧的。设有一个单独的装置如活塞或气缸以在充气部件充气时在其一部分上施加张力,该装置可在充气部件充气时由气体发生器的气体移动,从而在可充气部件的一边施加张力,将已充气的部件固定在所要求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充气部件具有适于从最初位置移至可充气部件充气位置的装置,并具有将上述装置固定在充气位置的装置。设有一滑块沿棘轮滑动,并在滑块移至另一个位置时由棘轮限制。为使本专利技术更容易理解并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点,下面将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汽车内部侧视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安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图2是汽车内部部分侧视图,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安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图3是图2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部分视图,示出安全装置的一个附加元件;图5是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形式的安全装置的汽车内部侧视图,此图是在安全装置移到工作状态位置之前的视图;图6示出图5的车辆,其中安全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图7是图1或图5和图6所示的一种安全装置的剖视图;图8是图1或图5和图6所示的另一种安全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图1、图5和图6实施例中使用的另一可充气部件的部分视-->图。先参见图1,示出一种安全装置,其能为坐在车中座椅2上的人1提供保护,在任何车辆减速的事故中,人易于朝向方向盘3向前移动,但会由普通的座椅安全带或气袋限制。在侧面碰撞或翻车时,人1的头部易于撞击人旁边的车窗。或撞击中间立柱。也存在经常会出现的危险,即车窗玻璃碎裂,特别是在翻车时,人的头部会冲出车窗。在图1中处于工作状态的安全装置最初限制在车门上方的门架4内的凹入部分,凹入部分延伸超过门框的线性部分,这样凹入部分的两端不与凹入部分的主要部分准直。安全装置包括产生气体如冷气的气体发生器5。气体发生器包括或连有一传感器,其感测侧面撞击和/或翻车状况以在适当时刻启动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由软管6连至管道7上。管道7形成可充气部件的一部分。可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基本竖直平行的,大致为圆筒型的单元9。可充气部件由交织织物制成。这种织物包括形成可充气部件前部的第一层,即在图1中可见的部分,以及形成后部即相邻于图1车窗的部分的第二层,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选择部分相互交织以形成可充气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彼此固定在一起的点或线。制造由交织织物制成的可充气部件的技术在国际专利公布WO90/09295中详细描述。形成可充气部件一部分的织物带9从靠近连接软管6的管道7的可充气部件的端部延伸至门框4上的固定点10,将点11之间的、相邻于中间立柱12、13的顶部的、在前支柱下部且在隔板14区域中的管17的边缘、固定到门框架4上。因此应当理解,可充气部件的上边缘有一非线性形状,其与门框架4的上部的非线性形状相应。可充气部件的上边缘的大部分(实际上是全部)固定到门框架的上部。当事故如侧向冲击发生时,气体发生器产生冷气通过软管6送至管7,从而使单元8充气。可充气部件从其在门框凹入部分的最初存放位置移至图1所示的工作位置。可充气部件而后从门框的顶部向下延伸以形成位于人1的头和相邻车窗之间的扁平结构。当圆柱形单元充气时,可充气元件的下边缘15的长度减小,从而使下边缘与织物带9一起比较紧地从点10延伸至点13。应该注意,点10和13之间的门框4的部分是非线性的,并与可充气部件的线性下边缘一起界定由已充气部件覆盖的三角区域。-->已充气部件的下边缘在未充气状态和充气状态之间大约缩小10%。充气部件在约15ms内完全充气。充气部件的总厚度在充气时大致为30-40mm。充气部件的前后部分的交织的接缝大致相隔30-40mm,这样最后的单元在充气时是圆筒形。充气部件内的气体的总体积可以是7至9升之间,气体压力大约为3bar。由于充气部件没有通气孔使部件内气体与大气相通,这样充气部件充气时,长时间保持充气,从而在翻车时提供保护,但在至少两个选择的相邻单元8之间通气以避免任何反弹。这样,如果车内人的头部与充气部件碰撞,整个部件或至少部件的主要部分内的气压上升,从而产生“软”碰撞。如果每个单元都密封,而没有这种类型的通风,就会有严重反弹。织物的重量应保持尽可能低,这样当可充气部件充气时,如果可充气部件与车内的人的头部碰撞,就不会产生伤害。可以使用一种重量低于300g/sqm如175g/sqm的材料。应当注意,充气部件的一部分向后延伸超过点11,从而位于人1的头部和中间立柱的顶部之间。因此将人头部碰撞中间立柱的危险减到最小。由于可充气部件的上边缘基本上沿门框的整个长度固定到门框的上部,实际上就不会有车中人的头部在可充气部件的上边缘和门框上部之间通过,从而从车厢摔出去的危险。图2至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可充气部件20最初存放在汽车门框21的凹入部分内。有一气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安全装置,其包括一气体发生器和一可充气部件,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或连有一感测侧向冲击或翻车以启动气体发生器的传感器,可充气部件与气体发生器相连,由气体发生器的气体充气,可充气部件由包括形成可充气部件前部的第一层和形成可充气部件后部的第二层的织物构成,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选定部分彼此相连,以形成将可充气部件前后部固定在一起的点或线,可充气部件包括多个基本上平行的细长单元,并且有固定在车门框架的一部分上的边缘部分,所述车门框架部分是非线性的,可充气部件充气时相邻于门框内的门安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可充气部件先存放在门框的凹入部分内。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可充气部件由交织织物层制成,上述第一层和第二层的选定部分是交织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装置,其中各单元之间内部通气。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安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黑兰德S·安德尔松I·J·斯文松L·E·弗罗堡格尔S·瓦尔肯布尔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里夫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