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977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所述装置在系着状态下,可同时减轻拉出座位安全带时的拉出力和卷绕座位安全带时的卷绕力。卷绕装置2包括:对卷轴16施以将该卷轴压向卷绕方向的弹性力的主盘簧10;可将卷轴16朝向安全带拉出方向b的回转传递至环14的弹簧压紧式离合器25,可针对卷轴16产生与上述主盘簧10反向的回转弹性力的副盘簧13等,由此,可实现在座位安全带系着状态下,减轻座位安全带的拉出力和卷绕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使用座位安全带的状态下,可以显著减轻所述座位安全带作用于乘车者身上的束缚力的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系使用于在汽车发生冲撞等交通事故时,为保护乘车者而将乘车者身体束缚于座位上的座位安全带。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包括有用于卷绕所述座位安全带的盘簧,在系着座位安全带时,所述卷绕装置克服盘簧的弹性力,拉出安全带,将其一端的插销(块)插入其另一端的搭扣内。在此状态下,藉由盘簧的弹性力,座位安全带受到向着卷绕方向收缩的回弹力的作用,而紧紧束缚乘车者的胸部,使乘车者因此而感受压迫。为此,有必要在系用所述座位安全带的状态下,减轻座位安全带的卷绕力,缓和胸部所受的紧缚力,减轻乘车者的压迫感,改善座位安全带系用时的感觉。因此,为减轻座位安全带卷绕力,以往有人提供了这样一种实用的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所述装置中串联组合有二个具有强弱弹性力不同的盘簧,使所述盘簧在拉出座位安全带及收入座位安全带时分别发挥上述两个盘簧强弱不同的弹性力。例如,在座位安全带系着的状态下,仅使弹性力较弱的盘簧发挥作用,藉此减轻卷绕力(特公昭60-30576号公报)。然而,该卷绕装置因需使用两个弹性力强弱不同的盘簧,所以,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本专利技术者提出了这样一种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所述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10-78786号所示,在座位安全带系用状态下,由弹簧(压紧式)离合器对盘簧的卷绕力施以制动,由此减轻卷绕力。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与座位安全带卷绕轴连动的连动卷轴;对上述卷轴施以卷绕弹性力的盘簧;在系着座位安全带时藉由螺线管传动装置调整的棘轮,以使上述卷绕轴在系着座位安全带的状态下不向着座位安全带卷绕方向-->回转;互为组装入卷绕轴及棘轮中的弹簧棘轮。上述棘轮在座位安全带系着的状态下进行座位安全带的卷绕时,使所述棘轮弹簧处于扭矩传递状态,使卷绕轴与处于回转停止状态下的棘轮连动,藉此,通过棘轮弹簧的摩擦滑动,使制动力作用于卷绕轴,藉此减轻卷绕轴的卷绕力。在上述后一个专利公报所载的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当卷绕轴向座位安全带卷绕方向回转之时,藉由弹簧离合器中离合器弹簧的摩擦滑动,可以得到制动作用。然而,由于在汽车的振动下,弹簧离合器弹簧的摩擦系数的变化很大,所以,无法得到稳定的制动作用(减轻卷绕力的稳定的减轻作用),这就使得要充分可靠地减轻座位安全带给乘车者造成的压迫感很困难。由于上述卷绕装置的结构是通过离合器弹簧的摩擦滑动而得到制动力作用的,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其制动力的解决手段有限。为此,也很难为提高座位安全带卷绕性能而提高盘簧弹性力。然而,由于在系着座位安全带的状态下拉出座位安全带时,弹簧压紧式离合器几乎处于空转状态,且棘轮也在回转,因此,无法完全减轻作用于卷绕轴上的卷绕力,而是须克服盘簧强力的卷绕力,拉出座位安全带。从而,由座位安全带产生的压迫感增强。同时,也发生起因于棘轮回转的棘轮噪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确实减轻在系着座位安全带之后所述座位安全带的卷绕力;同时减轻拉出座位安全带时的拉出力和卷绕座位安全带时的卷绕力;充分利用弹簧材料的弹性力,达到上述减轻安全带的拉出力和卷绕力的目的;提高盘簧的扭矩,等。权利要求1的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系这样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与座位安全带卷绕轴连动的卷轴,其盘簧芯固定于上述卷轴、对卷轴施以将该卷轴压向卷绕方向的弹性力的主盘簧;可产生与上述主盘簧反向的回转弹性力的平衡弹簧。此处,平衡弹簧即可以几乎如同上述主盘簧,由卷绕数较少的副盘簧所构成,也可由扭簧构成。-->在乘车者将座位安全带系着的状态下,所述安全带卷绕装置也可做成这样的结构:使在平衡弹簧发生的回转弹性力(该弹性力为与主盘簧反向的回转弹性力)作用于卷轴。在作成所述结构的场合,在系着座位安全带后再将所述安全带卷绕时,藉由使平衡弹簧卷紧,可以减轻卷轴的卷绕力。又,其后在将座位安全带拉出时,可藉由释放如上所述紧卷的平衡弹簧的释放弹性力,将卷轴朝向拉出方向助推。权利要求2的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系这样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与座位安全带卷绕轴连动的卷轴,其盘簧芯固定于上述卷轴、对卷轴施以将该卷轴压向卷绕方向的弹性力的主盘簧;包括外嵌于所述卷轴上的离合器弹簧和环、将朝向座位安全带的拉出方向的卷轴的回转传递至环的弹簧压紧式离合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环上、且可产生与上述主盘簧反向的回转弹性力的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且可藉由调整手段的调整,使其不朝向与座位安全带的卷绕方向回转的棘轮。这里,平衡弹簧即可以由,例如,其绕圈数如同主盘簧一样少(例如,3-10圈左右)的副盘簧构成,或者,也可由其作用、效果与所述副盘簧等同的扭簧构成。在乘车者将座位安全带系着于身上之前,由于调整手段不启动,棘轮可作自由回转,因此,平衡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在乘车者将座位安全带系着于身上,连接座位安全带的插销块和搭扣时,则可藉由调整手段对棘轮进行调整,使使座位安全带的其余部分不再朝向卷绕方向回转。在此状态下,在卷绕座位安全带的其余部分之时,通过弹簧压紧式离合器的摩擦传递作用,卷轴的回转传递至环,使该环回转,平衡弹簧被卷紧。如此,卷轴的卷绕力可藉由平衡弹簧的紧卷而得以确实的减轻,乘车者仅受到来自座位安全带的较弱的束缚力。在乘车者将座位安全带系着身上之状态下,当乘车者转动身体,拉出座位安全带时,弹簧压紧式离合器处于传递状态,由于平衡弹簧的释放弹性力而使卷轴受到助推,由此,使乘车者仅受到来自座位安全带的较弱的束缚力。其次,当乘车者将身体转回至原位,卷绕座位安全带时,则如前所述,此时,-->平衡弹簧通过弹簧压紧式离合器的摩擦传递作用而被卷紧,卷轴的卷绕力因平衡弹簧的卷紧而得以减轻,使乘车者仅受到来自座位安全带的较弱的束缚力。当乘车者将所述座位安全带从身上卸去时,一旦插销块从搭扣中脱出,则调整手段对棘轮的调整被解除,从而,使得棘轮可作自由的回转,所以,平衡弹簧处于自由状态,座位安全带受到主盘簧的卷绕力作用而被作强力、快速的卷绕。权利要求3的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系这样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在乘车者将所述座位安全带系着于身上,棘轮处于回转受调整的状态下,卷轴在朝向卷绕方向回转时,平衡弹簧通藉由弹簧压紧式离合器的摩擦传递作用而被卷紧,藉此,可以减轻卷轴的卷绕力。当乘车者将座位安全带系着于身上之后,通常,须将座位安全带的剩余部分卷绕。此时,棘轮处于回转受调整的状态,卷轴在朝向卷绕方向回转时,平衡弹簧藉由弹簧压紧式离合器的摩擦传递作用而被卷紧,藉此,可减轻卷轴的卷绕力。权利要求4的汽车用座位安全带的卷绕装置系这样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专利技术中,当乘车者将所述座位安全带系着于身上,且棘轮处于回转受调整的状态下拉出座位安全带时,通过弹簧压紧式离合器,藉由平衡弹簧的释放弹性力,将卷轴推向拉出方向。当乘车者在将座位安全带系着于身上的状态下转动身体时,座位安全带被拉出。至此时为止,如前所述,因平衡弹簧被紧卷,所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 与座位安全带卷绕轴连动的卷轴, 其盘簧芯固定于上述卷轴、对卷轴施以将该卷轴压向卷绕方向的弹性力的主盘簧; 可产生与上述主盘簧反向的回转弹性力的平衡弹簧。此处,平衡弹簧即可以几乎如同上述主盘簧,由卷绕数较少的副盘簧所构成,也可由扭簧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3-16 74362/001.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与座位安全带卷绕轴连动的卷轴,其盘簧芯固定于上述卷轴、对卷轴施以将该卷轴压向卷绕方向的弹性力的主盘簧;可产生与上述主盘簧反向的回转弹性力的平衡弹簧。此处,平衡弹簧即可以几乎如同上述主盘簧,由卷绕数较少的副盘簧所构成,也可由扭簧构成。2.一种汽车用座位安全带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装置包括:与座位安全带卷绕轴连动的卷轴,其盘簧芯固定于上述卷轴、对卷轴施以将该卷轴压向卷绕方向的弹性力的主盘簧;包括外嵌于所述卷轴上的离合器弹簧和环、将朝向座位安全带的拉出方向的卷轴的回转传递至环的弹簧压紧式离合器;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环上、且可产生与上述主盘簧反向的回转弹性力的平衡弹簧;所述平衡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且可藉由调整手段的调整,使其不朝向与座位安全带的卷绕方向回转的棘轮。这里,平衡弹簧即可以由,例如,其绕圈数如同主盘簧一样少(例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尾贞昭若原正人赤松德和大崎和博
申请(专利权)人:新确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