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板防震结构和安全带卷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0729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锁定板(46)防震结构,其在预定条件下直接或间接与卷绕限制乘员的安全带的卷绕轴接合以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该锁定板防震结构包括:支承件,其可转动地支承锁定板(46);和推动部分(128),其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所述推动部分包括压触锁定板的一个轴向端部(116)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的前端(128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止转动件震动的结构,该转动件由支承件的转动轴可转动地支承,还涉及一种包括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该锁定机构在满足预定条件(例如设有该安全带卷绕装置的车辆突然减速)时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该卷绕轴层层卷绕限制乘员的安全带。
技术介绍
在安装到车辆上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存在一种包括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该锁定机构在设有该安全带卷绕装置的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时阻止层层卷绕安全带的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No.10-500648中公开了它的一个示例。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例如与卷绕轴同轴转动的锁定齿轮,并且棘轮齿形成在锁定齿轮的外周表面上。该锁定机构还包括与锁定齿轮对应的锁定板。锁定板由安装在框架上用于支承卷绕轴的支承件的转动轴可枢转地支承。锁定板构成为能够在锁定板围绕其轴线枢转时与锁定齿轮的棘轮齿接合。还存在一种不包括锁定齿轮的锁定机构,但它的锁定板可直接与卷绕轴接合。包括这种锁定机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包括在车辆突然减速时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并且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等于或大于一定水平时,加速度传感器起动锁定机构。当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车辆的加速度(减速度)等于或大于一定水平时,锁定机构起动,并且锁定板直接或间接(通过锁定齿轮)与卷绕轴接合,承受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力(负载),从而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随便提及,因为锁定板简单地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所以锁定板沿其自身轴向震动。为此,可以想象到通过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来防止锁定板震动。然而,当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即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增加。为此,需要一种方法,用于抑制锁定板的震动,而不用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转动件防震结构和一种包括该防震结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该防震结构能够抑制转动件沿轴向的震动而不用增加部件的数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动件防震结构,其控制转动件(包括由支承件可转动支承的一个轴向端部)沿轴向的位移,所述转动件防震结构包括从支承件连续形成的推动部分,其中所述推动部分包括压触转动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转动件的前端。根据与这个方面相关的转动件防震结构,所述转动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推动部分从支承件连续形成并压触转动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此朝着另一轴向端推动转动件。因此将转动件保持抵靠支承转动件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从而抑制转动件沿其轴向的震动。因此,基于这个方面的转动件防震结构能够抑制转动件沿其轴向的震动而不需在转动件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并且,因为不需在转动件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所以可减少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转动件的轴向位置附近。根据基于该方面的转动件防震结构,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转动件的轴向位置附近。因此,转动件总是被推动部分压触,无论转动件自身是否已经转动(而当转动件已经转动时无论转动件的转动量)。因此,总是朝着另一轴向端推动转动件。因此,总是将转动件保持抵靠支承着转动件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所以该方面的转动件防震结构能够有效吸收转动件沿其轴向的震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卷绕装置,包括卷绕轴,其卷绕用于限制乘员的安全带;锁定装置,其构成为包括锁定板,该锁定板包括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的一个轴向端部,并且该锁定板在预定条件下转动且直接或间接与卷绕轴接合以阻止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以及推动部分,其从支承件连续形成并且包括压触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的前端。在基于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当乘员围绕他/她的身体系上安全带时,安全带从卷绕轴拉出并系在乘员身体周围。从而限制了乘员的身体。并且,在该安全带卷绕装置中,锁定装置的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由支承件可转动地支承,并且当满足预定条件时(例如当车辆突然减速时),锁定板转动并直接或间接地与卷绕轴接合。这样,因为阻止了卷绕轴沿安全带拉出方向的转动,所以安全带未从卷绕轴拉出,并且即使在所述预定条件下也可通过安全带限制乘员的身体。随便提及,在该安全带卷绕装置中,推动部分从支承件连续形成并且包括压触锁定板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的前端。由此朝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并且因为锁定板保持抵靠支承着锁定板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所以抑制了作为转动件的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因此,基于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能够抑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而不需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并且,因为不需在锁定板和支承件之间布置例如弹簧垫圈的推动件,所以可减少装置中的部件数量和装配所需的工时数。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中,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锁定板的轴向位置附近。根据基于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推动部分的前端位于锁定板的轴向位置附近。因此,锁定板总是被推动部分压触,无论锁定板自身是否已经转动(而当锁定板已经转动时无论锁定板的转动量多少)。因此,总是朝着另一轴向端推动锁定板。因此,总是将锁定板保持抵靠支承着锁定板另一轴向端部的框架或板。所以,该方面的安全带卷绕装置能够有效吸收锁定板沿其轴向的震动。如上所述,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转动件防震结构和包括该防震结构的安全带卷绕装置具有极好的效果,它们能够抑制转动件(安全带卷绕装置中的锁定板)的震动而不增加部件的数量。附图说明图1是一分解立体图,表示在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中,锁定板与支承件结合在一起的部分的附近区域;图2是从一侧对角线上看去的分解立体图,表示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绕装置;以及图3是与图1相对应的剖视图,表示锁定板与支承件结合在一起的部分的附近区域。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是从一侧对角线上看去的分解立体图,表示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安全带卷绕装置10的相关部分。安全带卷绕装置10包括框架12,其由金属制成并从上方看时大致呈U形。框架12固定在车辆车厢的内部。用于在其中可转动地布置后述的锁定板46的锁定部分48的切口13A形成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中。用于在其中可转动地布置后述的锁定板46的轴容纳部分116的切口13B形成在框架12的另一个侧壁12B中。连接件14布置在框架12上,以使得连接件14横跨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的上端和另一侧壁12B的上端之间的距离。连接件14固定在车厢的内部,并包括插入孔16。用作卷绕轴的卷轴18被可转动地支承在框架12的一个侧壁12A和另一侧壁12B之间。用于限制乘员的长条状安全带20卷绕在卷轴18上。布置在安全带20底端上的圆柱状轴22安装在卷轴18上,并且安全带20底端的附近区域穿过卷轴18,从而将安全带20安装在卷轴18上。安全带20卷绕在卷轴18上的部分的附近区域插入贯穿插入孔16,并且安全带20围绕车内乘员的身体布置。卷轴沿卷绕方向转动从而卷绕安全带20,并且卷轴18沿拉出方向(安全带拉出方向)转动从而拉出安全带20。构成锁定装置的扭转轴24布置在卷轴18的轴向中央部分。由于向扭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件防震结构,其控制转动件(46)沿轴向的位移,该转动件(46)包括由支承件(40、41)可转动地支承的一个轴向端部(116),所述转动件防震结构包括从所述支承件连续形成的推动部分(128),    其中所述推动部分包括压触所述转动件的所述一个轴向端部(116)并朝另一轴向端推动所述转动件的前端(128B)。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沢泰穗鹰松均安田真己相原一彦中岛利夫永田智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