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46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所述模块包括:用于容纳气囊(1)的罩(7),该罩将气囊模块(6)的外部区域(A)与气囊模块(6)的内部区域(I)分开;和气囊(1),该气囊(1)可通过充气口(3)充气,并通过罩(7)的可打开区域(10)展开进入气囊模块(6)的外部区域(A),以保护乘员。所述气囊(1)包括第一流出口(4),当气囊(1)充气时,该第一流出口(4)布置在气囊模块(6)的内部区域(I)中,使得流过第一流出口(4)的气体通过罩(7)的可打开区域(10)到达外部区域(A)。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囊模块还包括可用来产生用于给气囊(1)充气的气体的气体发生器(8),所述气体流过气体发生器(8)的至少一个气体出口,并通过充气口(3)进入气囊(1)。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气囊模块(6)具有可以气体导通方式连接到气体发生器(8)的气体出口的第二流出口(15a),这样,流出气体出口的气体被引导至少部分地进入外部区域(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
技术介绍
这种气囊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气囊的罩、和可通过注入口充入气体以保护乘员的气囊,其中所述罩将气囊模块的外部空间与气囊模块的内部空间分开,所述气囊能够通过模块外部空间中的罩的可打开区域展开,并且具有气囊模块的第一流出口,该口设置在处于充气状态的气囊模块内部空间内,使得从第一流出口排出的气体通过打开的可打开区域进入外部空间。另外,这种气囊模块包括气体发生器,借助于该气体发生器可产生用于给气囊充气的气体,气体从气体发生器的至少一个气体出口排出,通过注入口进入气囊。罩的可打开区域可通过例如气囊打开,其中,气囊在沿主展开方向的展开期间压靠可打开区域。可在罩上设置撕开线(tear-open line),罩的可打开区域可沿着撕开线撕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上述气囊模块的充气性能。该问题由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的气囊模块解决。因此,该气囊模块具有第二流出口,该第二流出口可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气体出口,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至少部分地引导到所述外部空间内。-->这使得所述气囊模块的充气性能能够有利地适于特定的情形。因此,例如,在OOP情形(不在适当位置情形)下,也就是说,当要被气囊保护的人例如处于沿气囊的主展开方向距气囊不充足的距离时,所述第二流出口(或多个这种流出口)可及早打开,使得所述气囊充气到较小的程度,以对应于人与气囊之间的较小距离,从而不伤害人。另外,这有利地支撑了在充气期间在所述气囊内建立的气体压力的降低,该降低由所述第一流出口(或多个这种口)引起。由于充气期间所述气囊模块内的高内压,在所述气囊模块内部空间内的这种(常开)第一流出口的布置,允许所述气囊的良好的换气。由于这种气囊模块的抑制性能通过所述第二流出口打开的时间点(该时间点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流出口的软件的可简单控制的参数)被修改,这类气囊模块可适于以最简单的方式使用在车辆中。这还可应用于改变相应车辆中的机动化,以及适于不同的规定条例和用户测试。在本专利技术一个特别优选的变型中,所述气囊模块具有第二流出口,该第二流出口形成于至少可在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的元件上,由于该元件在两个位置之间的移动,所述第二流出口可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气体出口,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至少部分地引导到所述外部空间内。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气体出口可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流出口,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完全引导到所述外部空间内。例如,如果出现OOP情形,那么可因此完全防止所述气囊的充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出口以使得气体通过所述可打开区域进入所述外部空间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气囊模块的内部空间-->内。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所述可打开区域被正展开的气囊覆盖,所以不会有伤害人的风险。另外,例如,当为驾驶员气囊时,由于在气体通过气囊模块的罩的在驾驶员方向打开的可打开区域流出的情形下,转向柱或者方向盘的背离驾驶员的一侧不必具有流动优化或者耐热结构,所以对于该侧具有设计自由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变型中,为了排出气体,所述气囊具有第三流出口,当气囊展开时,该第三流出口布置在所述气囊模块的所述外部空间内。由于这类第三流出口允许站立的、即已展开的气囊的可靠排气,所以这类第三流出口是有利的。优选地,在所述气囊的充气状态下,所述第三流出口布置在面对所述气囊模块的一侧,也就是说,所述气囊的背离(face away from)驾驶员的一侧,使得流出所述气囊的气体不直接对准、或者不会旋绕驾驶员或者受所述气囊保护的人。优选地,为了排出气体,设有另外的第三流出口,当气囊展开时,该另外的第三流出口布置在所述气囊模块的外部空间内。在这种情形下,在所述气囊的充气状态中,所述另外的第三流出口优选在横向于所述气囊的主展开方向上与所述第三流出口相对,使得例如在驾驶员气囊结构对称的情形下,使气体辐射行为尽可能对称,使所述气囊可(在空间上)均匀地放气。优选地,所述可动元件以可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气囊模块中,使得所述元件可沿平行于所述气囊的主展开方向的移动方向移动。另外,优选地,所述可动元件以可沿平行于所述注入口的移动方向移动和/或转动的方式设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型中,所述气囊模块具有环绕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腔室。一方面,所述腔室用于保护所述气囊,另一方面,所述腔室具有可打开(可关闭)的流出口(用于将气体引入所述外部空间)或流出口(用于将气体引入所述气囊),或者由于所述腔室的部件的移动形成这种流出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动元件至少由所述气体发生器形成,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以使得所述第二流出口由于所述气体发生器沿所述移动方向的移动而打开的方式固定到所述腔室。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设计成使得所述气体发生器沿所述移动方向的移动借助于气体流出期间产生的压力来实现。优选地,环绕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所述腔室至少由第一和第二腔室元件形成,这两个腔室元件中的一个连接到所述气体发生器,这两个腔室元件形成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容器,并且这两个腔室元件以可沿所述移动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方式安装,使得它们可沿所述气体发生器的移动方向彼此远离,从而设计了例如呈缺口形式的所述第二流出口,该缺口在所述腔室连续地环绕所述气体发生器,即在所述两个腔室元件的沿所述移动方向彼此面对的两个连续边缘之间。优选地,所述两个腔室元件通过沿所述移动方向纵向延伸的导向元件以可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方式安装。这类引导元件可例如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两个腔室元件中的一个,并从该腔室元件或所述腔室的其它部件沿所述移动方向突起。因而,所述另一腔室元件可具有凹部(例如,连续的口),这些导向元件接合在所述凹部内,使得该另一腔室元件以可沿所述移动方向移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导向元件上,即所述导向元件滑过所述凹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型中,所述气囊固定到所述第一腔室元件,而-->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到所述第二腔室元件。当为驾驶员气囊时,固定有所述气囊的所述第一腔室元件沿所述气囊的主展开方向布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元件与受所述气囊保护的驾驶员之间。特别优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以如下方式固定到所述第二腔室元件上:由于所述气体发生器沿所述气体发生器移动方向的移动,所述第二腔室元件与所述第一腔室元件间隔开,使得在所述两个腔室元件之间沿所述移动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流出口,例如呈缺口形式的第二流出口,该缺口沿横向于所述移动方向连续环绕所述气体发生器。也就是说,由于所述两个腔室元件彼此远离的移动,打开了所述第二流出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型中,设置了用于相对于所述注入口固定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可松开的锁定元件。所述锁定元件可在所述气囊的充气期间,将所述气体发生器固定在其初始位置,并且该锁定元件可通过控制电子来促动,使得在随具体事故情形而定的具体时间点,可发生所述锁定元件的解锁。在所述锁定元件松开或解锁之后,由于气体流出期间出现的压力而压靠所述锁定元件的所述气体发生器,随着所述压力沿所述移动方向移动远离所述气囊的所述注入口,进入沿所述移动方向与所述初始位置间隔开的另一位置。优选地,所述锁定元件设计成使得其可与所述导向元件接合(例如,所述锁定元件可有效地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具有-用于容纳气囊(1)的罩(7),所述罩将所述气囊模块(6)的外部空间(A)与所述气囊模块(6)的内部空间(I)分开,-气囊(1),该气囊(1)可通过注入口(3)用气体充气,以便保护乘员,并可通过所述罩(7)的可打开区域(10)展开进入到所述气囊模块(6)的所述外部空间(A)中,-所述气囊(1)的第一流出口(4),在所述气囊(1)的充气状态下,该第一流出口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气囊模块(6)的所述内部空间(I)中,使得从所述第一流出口(4)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罩(7)的所述可打开区域(10)进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以及-气体发生器(8),借助该气体发生器(8)能够产生用于给所述气囊(1)充气的气体,所述气体从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至少一个气体出口排出,并且通过所述注入口(3)进入所述气囊(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6)具有第二流出口(15a),该第二流出口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所述气体出口,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至少部分地导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12-15 20 2005 020 687.3;DE 2005-6-10 10 20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囊模块,具有-用于容纳气囊(1)的罩(7),所述罩将所述气囊模块(6)的外部空间(A)与所述气囊模块(6)的内部空间(I)分开,-气囊(1),该气囊(1)可通过注入口(3)用气体充气,以便保护乘员,并可通过所述罩(7)的可打开区域(10)展开进入到所述气囊模块(6)的所述外部空间(A)中,-所述气囊(1)的第一流出口(4),在所述气囊(1)的充气状态下,该第一流出口以这样的方式布置在所述气囊模块(6)的所述内部空间(I)中,使得从所述第一流出口(4)排出的气体通过所述罩(7)的所述可打开区域(10)进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以及-气体发生器(8),借助该气体发生器(8)能够产生用于给所述气囊(1)充气的气体,所述气体从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至少一个气体出口排出,并且通过所述注入口(3)进入所述气囊(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6)具有第二流出口(15a),该第二流出口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所述气体出口,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至少部分地导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模块(6)具有第二出口(15a),该第二出口被分配给可至少在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移动的元件(8,14;16)上,并且由于该元件在两个位置之间的移动,所述第二流出口(15a)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所述气体出口,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至少部分地导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所述气体出口可以以这样的方式以气体导通的方式连接到所述第二流出口(15a),使得通过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完全导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4.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出口(15a)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从所述第二流出口(15a)排出的气体进入所述内部空间I中,并从那里通过所述可打开区域(10)进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出口(15a)以这样的方式布置,使得从所述第二流出(15a)排出的气体直接进入所述气囊(1)外部的所述内部空间I中,并从那里通过所述可打开区域(10)进入所述外部空间(A)中。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为了排出气体,所述气囊(1)具有第三流出口(5),在气囊(1)展开的情况下,该第三流出口(5)布置在所述气囊模块(6)的所述外部空间(A)中。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1)的充气状态下,所述第三流出口(5)布置在所述气囊(1)的面对所述气囊模块(6)的一侧(2)上。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为了排出气体,所述气囊(1)具有另外的第三流出口(5),在气囊(1)展开的情况下,该另外的第三流出口(5)布置在所述气囊模块(6)的外部空间(A)中。9.如权利要求6和8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1)的充气状态下,所述另外的第三流出口(5)横向于所述气囊(1)的主展开方向(H)与所述第三流出口(5)相对设置。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可动元件(8,14;16)可沿平行于所述气囊(1)的主展开方向(H)延伸的移动方向(B)移动。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元件(8,14;16)可沿平行于所述注入口(3)延伸的移动方向(B)移动和/或转动。12.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设有环绕所述气体发生器(8)的腔室(9)。1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元件包括气体发生器(8)。14.如权利要求10或11以及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8)以这样的方式连接到所述腔室(9),使得由于所述气体发生器(8)沿所述移动方向(B)的移动,所述第二流出口(15a)被释放。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以这样的方式设计所述气体发生器(8),使得所述气体发生器(8)沿所述移动方向(B)的移动借助气体流出期间产生的压力来实现。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9)由至少第一腔室元件和第二腔室元件(12,14)形成,所述第一腔室元件和第二腔室元件以可沿所述移动方向(B)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方式安装。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囊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腔室元件(12,14)通过沿所述移动方向(B)纵向延伸的导向元件(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卢贝迪尔克迈斯纳海科霍夫曼安德烈亚斯温克勒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