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致豪专利>正文

避震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50722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8 1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震滑板车,该避震滑板车的站立板呈一弧形设置且设于主控架的斜管架与后轮间,站立板的两端分别与该斜管架、该后轮的轴心连接,且该站立板与斜管架连接的一端高于后轮与前轮间所形成的假想线之上;通过该站立板直接连接该斜管架与后轮的设计,使主控架与后轮间不须设有任何骨架,达到简化结构及降低生产成本与组装复杂性外,同时藉由该站立板的弧形设置且高于该假想线的设计,促使该站立板配合人体站置后的使用,可产生避震的弹性缓冲力效果,以及产生辅助前进的滑动力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避震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板车,特别是一种避震滑板车。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滑板车I包含有一主控架11,一连接该主控架11的支撑架12,一枢设于该支撑架12末端的后轮13,一设于该支撑架12上的站立板14,以及一设于该主控架11末端的前轮15 ;使用时,使用人员一脚踏在该站立板14上,而人员的重量将受到该支撑架12的支撑,另外一脚踩地推进,等该滑板车I产生一前进力量后,再将该采地的脚改站立于该站立板14上,以达到滑行效果,当滑行速度降低而需增加滑行速度时,又可通过脚踩地推进,如此反复,以达到休闲运动、滑行的功效。 然而,实际使用后发现,当滑行过程中若遇到凹凸不平的路面时,前轮15所产生的震动力将通过该主控架11、支撑架12,或者经由该后轮13直接将震动力传导至该支撑架12、站立板14上,造成站立于该站立板14上的使用人员产生相对震动撞击,降低使用人员的舒适度外,更可能因为震动撞击,造成重心不稳的状况,进而发生危险。 因此,有部分业者会于滑板车上装设有一避震器(图中未示),以利用该避震器来达到避震、减震的效果,虽然加装避震器可达到减震效果,但相对也增加了该滑板车的重量,影响到携带的便利性外,更增加了该滑板车的结构复杂性,导致组装与生产成本的增力口,实需改善;再者,滑板车于滑动过程所产生的推进动力中,将有部分推进动力会被避震器所吸收,但其他部分的推进动力则会流失,造成每次推进动力所能达到滑行距离缩短,而减少滑行的乐趣外,同时每次都必须用脚持续推进后才会产生相当的滑动力,亦须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滑板车,不仅简化现有滑板车的结构,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与组装的复杂性外,更兼具避震、减震及辅助前进的滑动力等功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种避震滑板车,其包含有一站立板,一与该站立板连接的主控架,一枢设于该主控架底端的前轮,以及一与该站立板呈枢设且相反于该前轮方向设置的后轮,该前轮的轴心与后轮的轴心间形成有一假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架具有一与站立板连接的斜管架,以及一穿过该斜管架且一端与该前轮枢设的手把架;该站立板呈一弧形设置,站立板的两端分别与该斜管架、该后轮的轴心连接,该站立板与该斜管架连接的一端高于该假想线之上。 所述前轮的轮径大于后轮的轮径。 所述前轮与后轮可分别更换为冰刀设置。 所述站立板与主控架间设有一折迭器。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避震滑板车的站立板采用弧形设置,当人员站立于该站立板上并配合该站立板的特殊弧形设置所形成的高度差异,可使该站立板形成一弹性缓冲力,促使人员站立于该站立板而进行滑行时,除可藉由该弹性缓冲力而达到避震、减震的功效外,同时亦可增加滑行的惯性力;此外,该站立板的两端直接连接至该主控架的斜管架及后轮处,促使该主控架与后轮间不须设有骨架,以简化车体结构,达到组装及材料等生产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现有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图10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呈不同组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本技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技术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参阅图2、图3,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避震滑板车3包含有一站立板31, —与该站立板31连接的主控架32, —枢设于该主控架32底端的前轮33,以及一与该站立板31呈枢设且相反于该前轮33方向设置的后轮34 ;其中,该前轮33的轴心331与后轮34的轴心341间形成有一假想线a ;该主控架32具有一与该站立板31连接的斜管架321,以及一穿过该斜管架321且一端与前轮33枢设的手把架322 ;该站立板31呈一弧形设置,站立板31的两端311、312分别与该斜管架321、该后轮34的轴心341连接,且该站立板31与斜管架321连接的一端311高于该假想线a上,以形成如图3所示,该站立板31的该端311与该假想线a间形成有一高度H,以使该站立板31呈现一前高后低的弧形态样,同时该站立板31可为金属板或任何可塑性的弹性材料等呈弧形设置而成,而本实施例中以金属板为例说明。 仍续前述,该站立板31上可适时设置有一煞车板36,而该煞车板36可锁设于该站立板31的后半部且延伸至后轮34上方,以提供使用者欲进行煞车时,仅需踩下该煞车板36,以使该煞车板36与该后轮34间产生一摩擦力而达到煞车效果,而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除第三实施例外)皆以设置有该煞车板36为例说明。 参阅图3、图4,使用者进行滑行前,可先将一脚站立于该站立板31上,由于该站立板31为一特殊弧形设置,该站立板31会因使用者的重量而轻微向下移动,加上该站立板31的一端311与该假想线a间形成有一高度H,将可大大增加该站立板31的弹性摆动范围,并且在利用该斜管架321连接于该手把架322与站立板31的结构下,可使手把架322受到该站立板31被下压的影响而会往使用者方向微调(如箭头所示),此时该站立板31与该前轮33、后轮34间已呈现一悬吊且具弹性状态,即该站立板31已形成一弹性缓冲力;故使用者欲进行滑行时,再以另一脚踩地推进,使该避震滑板车3产生一前进力量,再将该踩地的脚改移至该站立板31上,此时双脚即站立于该站立板31上,即可达到滑行路面上的效果,当滑行速度降低时,又可通过脚踩地推进,如此反复,以达到休闲运动、滑行的功效;而滑行过程中,若遇到崎岖不平的路面时,造成前轮33或后轮34陷入路面的凹洞或撞击到路面凸起部分,都会使该前轮33或后轮34产生震动,此时因该站立板31本身为弧形状且悬吊于主控架32和后轮34间,故即可减缓瞬间产生的冲击震动对使用者的影响力,因此本技术在不需额外加设避震器设计,就可达到有效的避震、减震效果外,同时该主控架32与后轮34间亦不须设有任何支撑骨架,故大大简化该避震滑板车3的整体结构,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与实际组装的复杂性。 值得一提的是,当使用者欲进行持续滑行时,该前、后轮33、34所产生的震动力会传递到该站立板31上,不过该震动力被该弧形的站立板31所吸收,而达到减震效果,再加上人体站立于该站立板31的过程中,可产生一个上下晃动的作用力,此时手所握持的该手把架322会随着该站立板31的晃动而产生摆动,故当滑板车3呈一移动状态时,该滑板车3除可利用一脚踩地推进外,亦可通过人员前后摆动该手把架322或对该站立板31施予一向下晃动力,以使具弹性作用的该站立板31产生上、下移动,同步亦连动该手把架322产生前后摆动,均可产生一可带动该避震滑板车3往前移动的惯性力,且滑行距离更远,以达到另类滑行的乐趣。 参阅图5,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主要构件、使用态样与功效等,均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避震滑板车,其包含有一站立板,一与该站立板连接的主控架,一枢设于该主控架底端的前轮,以及一与该站立板呈枢设且相反于该前轮方向设置的后轮,该前轮的轴心与后轮的轴心间形成有一假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架具有一与站立板连接的斜管架,以及一穿过该斜管架且一端与该前轮枢设的手把架;该站立板呈一弧形设置,站立板的两端分别与该斜管架、该后轮的轴心连接,该站立板与该斜管架连接的一端高于该假想线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震滑板车,其包含有一站立板,一与该站立板连接的主控架,一枢设于该主控架底端的前轮,以及一与该站立板呈枢设且相反于该前轮方向设置的后轮,该前轮的轴心与后轮的轴心间形成有一假想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架具有一与站立板连接的斜管架,以及一穿过该斜管架且一端与该前轮枢设的手把架;该站立板呈一弧形设置,站立板的两端分别与该斜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致豪
申请(专利权)人:邱致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