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以及制造气囊用织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461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制造用于机动车辆的乘客约束系统的气囊的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制备由具有不同纱线质量的经纱(24,26)构成的一组经纱,该组经纱具有第一经纱(24)和第二经纱(26),所述第二经纱(26)设置在该组经纱的选中部分(ZK)内并且由具有第一长丝(61)和第二长丝(62)的混合纱线制成;编织具有至少一种纬纱质量的该织物;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该织物,以使得第二长丝丧失其长丝结构而变为无定形体,并且使第一长丝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以及制造用于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的气囊的编织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被展开时,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用的气囊由于被填充而三维地展开,导致以二维构造存在的纺织管状单元的长度缩短。膨胀气囊用作待借其缓冲的车辆乘员与机动车辆内部的一些部件之间的屏障。通常,气囊的纺织管状单元自身不具有纵向或横向硬度,因此难以形成很稳定的屏障。尤其在侧面帘式气囊展开时会由于三维展开而发生纺织管状单元缩短,这导致从机动车辆的A柱延伸到C柱的屏障效果,纺织管状单元实际上自身不具有纵向硬度,因此缺少从顶肩部到车顶纵梁的稳定连续性。用于从侧面保护机动车辆乘员的气囊系统(即侧面帘式气囊系统)被设计成在气囊展开之后,乘客车厢的在窗口下方的侧部被用作支承以防止弹射车辆乘员四肢而增加伤害危险。这使得侧面气囊需要被设计成大于实际希望被保护的区域,造成材料和生产成本的浪费。汽车制造商需要改进由侧面帘式气囊产生的车辆乘员保护,该气囊的性能可确定为防止在车辆发生碰撞期间或之后对乘员或其四肢造成弹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这样的目标,即,提出一种可消除或至少大大减小现有技术已知的缺陷的气囊、气囊用的织物以及制造用于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的气囊的编织物的方法。此目标首先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囊、即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用的-->气囊来实现,该气囊具有用于将气囊固定在机动车辆的车顶部的上缘以及包含由织物构成的编织层的下缘,所述气囊的经纱基本与所述下缘平行地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完全或部分地由单丝或单丝型经纱编织成。这消除了或至少很大地减少了现有技术的气囊过大而造成高成本的缺陷,其原因是现在通过将气囊设计成具有单丝或单丝型经纱可实现气囊自身的平行于下缘的硬度,这使得有可能降低气囊的高度并因此减少气囊的材料和生产成本,因为不再需要由机动车辆窗口下方的顶肩部来支撑气囊。除此(如先前现有技术所需的)之外,不再需要展开以通过顶肩部的向内突出,换句话说,气囊现在可直线向下地部署而不倾斜,从而车辆乘员不会受到可能的气囊的侧向冲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气囊的另一个优点是,在一些应用中,可消除以前需要的将气囊束缚在两个锚固位置之间的带子。由于气囊的沿纵向的固有硬度,这些带子现在是多余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气囊的特征在于接近上缘的上部(EK)和接近下缘的下部(ZK),该上部(EK)具有第一多丝经纱,该下部(ZK)具有第二单丝或单丝型经纱,这使得气囊可适应于特定的要求。当在气囊的上部内纵向硬度不那么重要时,此变型是有利的,另外还可节约材料和生产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实施例中,气囊的特征在于单丝型经纱由至少包含第一长丝和第二长丝的混合纱线或混合多丝纱线制成,所述单丝型经纱被处理,以使得第二单丝通过织物的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而丧失它们的长丝结构,变成无定形体并且使第一长丝相互连接。由于混合纱线可被像多丝纱线似地编织并具有其相比于坚硬单丝纱线的所有优点,所以此气囊现在可通过基本上更加节约成本的方式制造。混合纱线和相应的混合多丝纱线从例如DE 102 55 360 A1可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气囊的特征在于其是整体编织(OPW)气囊。其优点如下:OPW气囊可完全在编织机上编织,而用织物缝合的气囊需要基本上经过更多的步骤进行处理直至彻底完成的状-->况。当侧面帘式气囊由单丝经纱编织成OPW气囊时,通过例如多级经线装配法制造经纱是有利的。此目标还可通过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实现,其中主要特征是使用由包含第一长丝和第二长丝的混合纱线构成的经纱,所述第一长丝和第二长丝在织物的编织之后被处理,以使得第二长丝通过织物的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而丧失它们的长丝结构,变成无定形体并且使混合经纱的第一长丝相互连接,从而形成长丝纱线单元。这使得通过具有基本上更加稳定的纵向性能的侧面帘式气囊改进了对车辆乘员的保护。通过使用多丝混合纱线,现在可有利地在相应设计的范围内使用具有不同纱线区域的经纱,以在具有标准纱线的区域内产生“集水圆顶结构”,从而可以克服已知的由使用单丝经纱产生的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以加固编织线缝形成气囊用的织物实现了其它优点,这还可尤其良好地实现成本节约。这是因为通过使第二长丝变为无定形体而减小了孔隙尺寸,现在可实现低透气性,这继而导致需要更少的涂层材料,相应地产生更薄的涂层薄膜。对于设计要素的可能变化(经纱样板、编织线缝设计、集水拱顶、界限、纬纱顺序)来说,“彩色提花编织”的灵活性提供的优点非常突出。通常,例如由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造的气囊材料制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帘式气囊具有从位于机动车辆的车顶纵梁的区域内的装载位置沿车辆的车窗表面向下展开的功能。在这种展开的情况下以及在展开之后,气囊从A柱张紧到C柱,从而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时可保护在前座和后座上的位于车辆这一侧的车辆乘员的头部。应强调,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应被理解为在缝合的或OPW气囊中,单丝、粗原纤维多丝和/或通过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而得到单丝型特性的混合纱线基本上垂直于展开方向(即基本上纵向)地并入,换句话说,取决于在编织机上生产气囊的布置方式(沿经纱或纬纱方向)地展开。所述纱线材料可在气囊的总宽度上被唯一地并入或与其它纱线交替地并入,这导致当气囊在被展开而向下移动到机动车辆的顶肩部时,整个表-->面或优选地在气囊的下缘的区域内的仅仅一部分表面(例如带状表面)变硬,而不需要气囊被车辆结构支承。应理解,当在此说明书中提及气囊、侧面气囊和侧面帘式气囊时,这些名称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没有区别,本专利技术尤其还包括正面气囊例如可在车辆(例如,还包含公共汽车或轨道车辆)的对应构造中使用的膝部气囊。由从属权利要求可知晓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借助于附图通过示例性实施方式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侧面帘式气囊的概略侧视图。图2是侧面气囊的自上而下的概略视图。图3是包含编织线缝的织物结构的概略剖视图。图4是在热处理之前的混合纱线的概略视图。图5是在热处理之后的混合纱线的概略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于执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需的机器、工具、装置和材料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所以下文将不再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或表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含一种制造用于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的气囊的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由具有不同纱线质量的经纱制备经纱阵列,该阵列包含第一经纱和第二经纱,所述第二经纱布置在包含第一长丝和第二长丝的混合纱线构成的经纱阵列的选定部分内;编织具有至少一种纬纱质量的该织物;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该织物,以使得第二长丝丧失其长丝结构变为无定形体,并且使第一长丝相互连接形成单丝型长丝纱单元。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含以下的-->额外步骤:将织物加热到低于第一长丝的熔点且高于第二长丝的熔点的温度,第一长丝的熔点高于第二长丝的熔点,第一经纱的熔点高于第二长丝的熔点;将织物冷却到低于第二长丝的熔点的温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个有利方面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砑光或磨光织物,以使得积聚在织物表面上的第二长丝被活化,并使第一长丝相互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个有利方面的特征在于使第二长丝化学固溶化以使得第一长丝相互连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用的气囊,该气囊具有用于将该气囊固定在机动车辆的车顶部的上缘、以及包含织物的编织层(10,11)的下缘,所述气囊的经纱基本与所述下缘平行地延伸,该气囊的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完全或部分地由单丝或单丝型经纱(26)编织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5-12-21 102005061351.91.一种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用的气囊,该气囊具有用于将该气囊固定在机动车辆的车顶部的上缘、以及包含织物的编织层(10,11)的下缘,所述气囊的经纱基本与所述下缘平行地延伸,该气囊的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层完全或部分地由单丝或单丝型经纱(26)编织成。2.根据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接近所述上缘的上部(EK),该上部(EK)具有第一多丝经纱(24),以及接近所述下缘的下部(ZK),该下部(ZK)具有第二单丝或单丝型经纱(26)。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气囊,其特征在于,单丝型经纱(26)由至少包含第一长丝(61)和第二长丝(62)的混合纱线制成,所述单丝型经纱被处理,以使得第二长丝通过织物的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而丧失它们的长丝结构,变成无定形体并且使第一长丝相互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气囊,其特征在于,该气囊是整体编织(OPW)气囊。5.一种制造用于尤其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乘客约束系统的气囊用的编织物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以下步骤:a)用具有不同纱线质量的经纱(24,26)制备经纱阵列,所述阵列包含第一经纱(24)和第二经纱(26),所述第二经纱(26)设置在由包含第一长丝(61)和第二长丝(62)的混合纱线所构成的经纱阵列的选定部分(ZK)内;b)编织具有至少一种纬纱质量的所述织物;c)热处理、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所述织物,以使得第二长丝丧失其长丝结构,变为无定形体,并且使混合经纱的第一长丝相互连接形成单丝型长丝纱线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含以下步骤:d)将所述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诺贝特胡贝尔
申请(专利权)人:ITG自动安全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