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3304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8: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方向转换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向转换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该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嵌入有多个产品座,产品座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产品放置于产品座内并与其一一对应;每个产品座下方均设有齿轮,齿轮与产品座的旋转轴线同轴,齿轮与对应的产品座之间同步旋转,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条,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其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该传输方向转换机构为实现产品传输方向的转换,从产品下端的传输轨道着手,采用产品座与传输轨道为分体嵌入式的结构,并可实现相对回转,巧妙地通过齿条驱动齿轮旋转180º,达到产品传输方向转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传输方向转换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向转换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该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嵌入有多个产品座,产品座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产品放置于产品座内并与其一一对应;每个产品座下方均设有齿轮,齿轮与产品座的旋转轴线同轴,齿轮与对应的产品座之间同步旋转,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条,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其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该传输方向转换机构为实现产品传输方向的转换,从产品下端的传输轨道着手,采用产品座与传输轨道为分体嵌入式的结构,并可实现相对回转,巧妙地通过齿条驱动齿轮旋转180o,达到产品传输方向转换的目的。【专利说明】传输方向转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生产线
,尤其是指一种需要把产品进行一定方位改变的传输方向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生产线中,常常需要把产品进行一定方位的改变,如图1中所示,箭头方向代表产品的传输方向,工序A主要对产品进行工艺处理,工序B主要对工艺处理过的产品进行组装、检测等,产品在工序A到工序B的输送过程中,其方位需要发生180°的转变,进而实现自动化生产的目的。 在现有技术中,实现上述产品从工序A到工序B方位转变的通常是图2所示的方向转换机构,产品I在传输轨道5上向前运行的过程中,当到达图中气动手指3所示位置时,气动手指3下降夹住产品,同时气缸4向上提升,使得产品被夹产品I脱离传输轨道5上端,然后旋转气缸2动作180° ,使得产品I的传输方向转换,最后气缸4再向下动作,把转向后的产品I放回到传输轨道5上,产品传输方向转换后流向下一工序,从而达到传输方向转换的目的。 这种结构的方向转换机构存在如下缺陷: 1、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 2、效率低下,只能实现产品逐一转向。 3、产品在夹取过程中,以及在提升和下降过程中均存在产品撞伤的隐患。 4、各工件与配件安装难度大,不便于安装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传输方向转换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方向转换机构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传输轨道,所述传输轨道上嵌入有多个产品座,所述产品座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所述产品放置于所述产品座内并与其对应; 每个所述的产品座下方均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产品座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齿轮与对应的产品座之间同步旋转,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其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两侧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齿条行程的限位调节块。 优选的,所述广品座呈圆形。 本技术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的有益效果是:当气缸推动齿条做往复直线运动时,齿条即可驱动多个齿轮旋转,进而通过齿轮的旋转带动产品座在水平面内的旋转,最终实现产品座内产品方位的调整,这种结构形式的方向转换机构与现有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1、现有方法是从传输轨道上端着手,而本技术则从传输轨道下端着手,所以本专利技术能做到结构更紧凑。2、现有方法仅能对产品逐一转向,效率低下,而本技术能同时对多个产品一次性转向,效率更高,而且能满足多工位生产的需求。3、现有方法结构复杂且不稳定,而本技术结构精简,并且可靠耐用。4、现有方法过程繁琐,存在产品撞伤的隐患,而本技术采用旋转的产品座包容产品的结构,产品不存在被撞伤的可能,保证品质要求。5、现有方法结构复杂,成本昂贵,而本技术简化了各种繁琐的机构,有效控制了成本。 通过在齿轮的两侧设置限位调节块,能够控制齿条的行程,进而控制齿轮旋转的角度,最终控制产品的转向角度,可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适当调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自动化生广线中广品的两种状态不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方向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_产品;2_旋转气缸;3_气动手指;4-气缸;5_传输轨道;6_产品座;7-齿轮;8-齿条;9-气缸;10_限位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不,分别为现有技术自动化生广线中广品I的两种状态不意图和方向转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传输方向转换机构的一种实施例,该方向转换机构首先包括用于输送产品I的传输轨道5,在该传输轨道5上嵌入有多个(图中示出的为四个)产品座6,这几个产品座6都是呈圆形的,能够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而且每个产品座6内均放置有一个产品I。 在每个产品座6的下方均设有齿轮7,而且齿轮7与产品座6的旋转轴线同轴,每个齿轮7均与对应的产品座6之间同步旋转,在所有的齿轮7的一侧设置有一根与其啮合的齿条8,该齿条8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其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9,当气缸9推动齿条8做往复直线运动时,齿条8即可驱动多个齿轮7旋转,进而通过齿轮7的旋转带动产品座6在水平面内的旋转,最终实现产品座6内产品I方位的调整。 为了提高该方向转换机构的使用范围,在齿轮7的两侧还设置有限位调节块10,当然图3中只能看到左侧的限位调节块10,这两个限位调节块10的作用是调节齿条8的往复直线运动行程,以控制产品I的转向角度,使整个的方向转换机构可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进行适当调节。 该传输方向转换机构为实现产品传输方向的转换,从产品下端的传输轨道着手,采用产品座与传输轨道为分体嵌入式的结构,并可实现相对回转,巧妙地通过齿条驱动齿轮旋转180°,并能做相应的位置角度调节,达到产品传输方向转换的目的。 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一切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结构上的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权利要求】1.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传输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上嵌入有多个产品座,所述产品座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所述产品放置于所述产品座内并与其 对应; 每个所述的产品座下方均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产品座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齿轮与对应的产品座之间同步旋转,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其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两侧设有用于调节所述齿条行程的限位调节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座呈圆形。【文档编号】B65G47/24GK204150654SQ201420591781【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4日 【专利技术者】郑松水 申请人:厦门锐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传输方向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输送产品的传输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轨道上嵌入有多个产品座,所述产品座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所述产品放置于所述产品座内并与其一一对应;每个所述的产品座下方均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产品座的旋转轴线同轴,所述齿轮与对应的产品座之间同步旋转,所述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啮合的齿条,所述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推动其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松水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锐大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