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057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及自动化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自动化分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块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进料轨道,所述进料块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进料块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滑块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出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的下方设有放料块,所述放料块由第二气缸驱动,以及校正机构和压料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为需要多孔固定的产品提供固定安装零部件,一次性可以输送多个零部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及自动化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自动化分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块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进料轨道,所述进料块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进料块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滑块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出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的下方设有放料块,所述放料块由第二气缸驱动,以及校正机构和压料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为需要多孔固定的产品提供固定安装零部件,一次性可以输送多个零部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操作方便。【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分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分料机构。
技术介绍
在计算机散热器领域,对散热块及风扇进行组装时,需要用到弹簧、螺丝等许多固定安装零部件,尤其是对于需要多孔固定的产品,就会使用到大量的上述固定安装零部件,而目前都是通过人工在流水在线分料,将弹簧、螺丝等安装零部件分配到所需安装部位,这样人力成本高,产能低,占用车间流水线资源,员工的不规范操作还会造成材料表面氧化,影响产品的质量。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自动分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自动分料装置,为需要多孔固定的产品提供固定安装零部件,一次性可以输送多个零部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分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块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进料轨道,所述进料块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进料块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滑块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出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的下方设有放料块,所述放料块由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放料块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内的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由第三气缸驱动,所述校正机构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内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由第四气缸驱动。 具体的,所述放料块包括止挡块与所述止挡块相固结的限位块,所述止挡块穿过设于所述进料块上的狭槽并卡设于所述进料轨道的下方,所述止挡块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口数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进料轨道的出口前后设置。 具体的,所述狭槽开设于所述进料块相对的两侧面上。 具体的,所述压料机构包括第一压块及平行地设于所述第一压块一侧的第一校正杆,所述第一压块的压料端面设有弧形凹槽。 具体的,所述校正机构包括包括第二压块及平行地设于所述第二压块一侧的第二校正杆,所述第二压块的压料端面设有弧形凹槽。 具体的,所述进料块上还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进料轨道相通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一吹气孔上连接吹气块。 具体的,所述滑块上还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通孔相通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孔上连接吹气块。 较优地,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较优地,所述出料轨道上还设有与所述出料轨道相通的吹气分支轨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块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进料轨道,所述进料块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进料块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滑块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出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的下方设有放料块,所述放料块由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放料块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内的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由第三气缸驱动,所述校正机构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内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由第四气缸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为需要多孔固定的产品提供固定安装零部件,一次性可以输送多个零部件,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了人力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应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的进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自动分料机构的放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自动分料机构,包括支撑架I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I上的进料块2,所述进料块2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口 21,所述进料块2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 21相通的进料轨道22,所述进料块2的底部设有滑槽23,所述进料块2的下方设有滑块3,所述滑块3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23上,所述滑块3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31,所述滑块3由第一气缸4驱动,所述滑块3的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31相通的出料轨道5,所述进料轨道22的下方设有放料块6,所述放料块6由第二气缸7驱动,所述放料块6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5内的校正机构8,所述校正机构8由第三气缸9驱动,所述校正机构8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5内的压料机构10,所述压料机构10由第四气缸11驱动。物料从进料口 21进入进料轨道22,依次经过经过压料机构10,校正机构8,驱动放料块6,进入滑块3,由于滑块3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31,滑块3滑动,进料轨道22的出口与其中两个通孔31相通时,物料不断地依次分配到相应的出料轨道5,然后被分配到相应的生产线上。 如图5所示,所述放料块6包括止挡块61与所述止挡块61相固接的限位块62,所述止挡块61穿过设于所述进料块上2的狭槽24并卡设于所述进料轨道22的下方,所述止挡块61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料口 21数量相同的通孔63,所述通孔63的位置与所述进料轨道22的出口前后设置,第二气缸7驱动放料块6向前运动,通孔63与进料轨道22的出口相通,物料经过通孔63进入出料轨道5,较优的,所述狭槽24开设于所述进料块2相对的两侧面上。 具体的,所述压料机构10包括第一压块101及平行地设于所述第一压块101 —侧的第一校正杆102,所述第一压块101的压料端面设有弧形凹槽,压料机构10压处物料,对物料进行固定。 具体的,所述校正机构8包括包括第二压块81及平行地设于所述第二压块81 —侧的第二校正杆82,所述第二压块81的压料端面设有弧形凹槽,校正机构8对物料进行校正,防止物料歪斜,导致物料卡在进料轨道5内,影响工作效率。 具体的,所述进料块2上还设有至少两个与所述进料轨道5相通的第一吹气孔,所述第一吹气孔上连接吹气块12,通过吹气块12往所述进料轨道5通入气体,保证物料物料顺畅地落下。 具体的,所述滑块3上还设有至少四个与所述通孔相通的第二吹气孔,所述第二吹气孔上连接吹气块14,通过吹气块14往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分料机构,包括支撑架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进料块,所述进料块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两个进料口,所述进料块上开设与所述进料口相通的进料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块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进料块的下方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地卡设于所述滑槽上,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至少四个通孔,所述滑块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滑块的下方设有与所述通孔相通的出料轨道,所述进料轨道的下方设有放料块,所述放料块由第二气缸驱动,所述放料块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内的校正机构,所述校正机构由第三气缸驱动,所述校正机构的上方设有伸入所述进料轨道内的压料机构,所述压料机构由第四气缸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会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