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孟祥专利>正文

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310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点是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采收鲜玉米,并进行处理;b,采用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上半部分削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c,然后将青棒离位,将青棒上的剩下的颗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d,将b、c步骤分别得到的材料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也可将上述得到的产品分别进行加水、加热制成熟玉米糊;还可将b、c步骤同时进行,得到混合型的生、熟玉米粥,另外还可将上述得到的产品分别加入调味剂、辅料、中药等成分,分别制成咸鲜玉米粥或甜玉米粥,是一种易密封保存、食用场合不受限、附加值高、口味丰富、食用人群广、保持鲜玉米口味的鲜玉米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的加工
,具体地讲是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制成的生、熟及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超市、宾馆、酒店、家庭等消费。
技术介绍
:玉米食品以其丰富的营养成份和独特的口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而鲜玉米更以其鲜美的口味及更加丰富的营养成份为人们所青睐。但由于鲜玉米的保存时间比较短,人们每年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享用鲜玉为,为此人们将鲜玉米进行加工,以获得可长期食用的食品,现有的鲜玉米加工基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青棒直接加工,另一种是鲜玉米棒脱粒加工。青棒直接加工分生熟两种,生加工是指青棒直接速冻,然后冷藏保存,特点是可随时取且和深加工,缺点是速冻冷藏后鲜玉米原本的口感和口味大部分丧失,论为低端产品。熟加工是指将青棒采收后,直接经高温调味灭菌密封等加工工艺后,直接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鲜玉米风味保存较好,但是由于青棒玉米本身的结构比较松散,密封保存难度较大,因而产品的保质期较短;同时由于鲜玉米棒形状不规则,存放时易受到挤压而变形,使密封失效,增加产品损耗;另外由于熟玉米棒食用时一般采用啃食的方式,不适合正规的场合消费,只能成为一种休闲、家庭等消费的食品,严重影响其销量。另外青棒加工的鲜玉米其附加值较低。鲜玉米棒脱粒加工基本采用熟加工,一般分为采收、取粒、高温加热、调味、灭菌、密封及包装等工艺步骤,其特点是保存了鲜玉米的风味,同时也方便了贮运及消费;但是由于其颗粒较大,不适合于儿童及老年人消费,另外深加工的可能性较少,口味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主要解决现的有鲜玉米加工的青棒加工密封及保存难度大、食用场合受限、附加值低及脱粒加工的颗粒较大、不适合深加工、口味单调、食用人群受限等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采收鲜玉米,去皮及玉米须,将其前端无粒部分、虫咬及被雀咬的部分去掉;b,采用网状多孔刀具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上半部分削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玉米坯芽含量较低;采用的网状多孔刀具使用薄金属片做刃部,削下的鲜玉米渣为鱼鳞状;c,然后将青棒离位,采用压刮式钝刀具将青棒上的剩下的颗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其含水量比b步骤得到的材料还要高,其形状为半糊状,富含玉米坯芽,是一种高营养的鲜玉米食品;d,将b、c步骤分别得到的材料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两种生鲜玉米渣。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将b、c步骤得到的材料分别加水后,再进行加热,成为熟鲜玉米糊,然后按食品的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两种熟鲜玉米渣。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将b、c步骤的工艺同时进行,得到混合型的鲜玉米渣,将混合型的生鲜玉米渣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一种混合型的生鲜玉米渣。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将b、c步骤的工艺同时进行,得到混合型的鲜玉米渣,加水后,再进行加热,成为熟鲜玉米糊,然后按食品的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一种混合型的熟鲜玉米渣。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可以上述得到的生、熟鲜玉米渣得为主料,加入适当的调味剂、辅料、加热制成鲜玉米粥;制成的鲜玉米粥可为咸鲜味的,也可为甜味的。本专利技术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所述的辅料可为肉类、菌类、果蔬类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还可以再加入中药原料。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1、采用分离式和混合式两种取料方式,因而不受青棒加工的限制,其密封、保存容易,食用场合不受任何限制,附加值较高;2、产品的颗粒形状较小,咀嚼难度少,更适合于儿童及老年人食用;3、由于产品颗粒较小,呈鱼鳞状,入味容易,可调口味丰富;4、因采用分离式和混合式两种取料方式,因而将鲜玉米的生、熟产品分为三种不同营养成份的产品,可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儿童、老年人及体弱的人群可选用富含玉米胚芽的产品,可增加其营养成份的摄入。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实施例1,采收鲜玉米,去皮及玉米须,将其前端无粒部分、虫咬及被雀咬的部分去掉,采用网状多孔刀具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上半部分削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玉米坯芽含量较低,采用的网状多孔刀具使用薄金属片做刃部,削下的鲜玉米渣为鱼鳞状;然后将青棒离位,采用压刮式钝刀具将青棒上的剩下的颗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其含水量比其上半部得到的材料还要高,其形状为半糊状,富含玉米坯芽,是一种高营养的鲜玉米食品;将上述得到的两种材料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两种生鲜玉米渣。实施例2,同实施例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将得到的两种鲜玉米渣分别加适量水后,再进行加热,成为熟鲜玉米糊,然后按食品的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两种熟鲜玉米渣。实施例3,采收鲜玉米,去皮及玉米须,将其前端无粒部分、虫咬及被雀咬的部分去掉,采用的工具为一体的网状多孔刀具和压刮式钝刀具,同时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上半部分削下和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一种混合型鲜玉米渣,将混合型的生鲜玉米渣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一种混合型的生鲜玉米渣。实施例4,同实施例3,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得到的混合型生鲜玉-->米渣加适量水后,再进行加热,成为熟鲜玉米糊,然后按食品的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包装,得到一种混合型熟鲜玉米渣。实施例5,将上述实施例1、2、3、4得到的生或熟鲜玉米渣,分别加入食盐、糖、食用香料及水,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适量加入,再加入水果类辅料,加热,制成甜玉米粥。实施例6,将上述实施例1、2、3、4得到的生或熟鲜玉米渣,分别加入食盐、糖、食用香料及水,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适量加入,再加入肉类、菌类、果蔬类,加热,制成咸鲜味玉米粥。实施例7,将上述实施例1、2、3、4得到的生或熟鲜玉米渣,分别加入食盐、糖、食用香料及水,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适量加入,再加入肉类、菌类,加热,制成咸鲜味玉米粥。实施例8,将上述实施例1、2、3、4得到的生或熟鲜玉米渣,分别加入食盐、糖、食用香料及水,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适量加入,再加入蔬菜类,加热,制成咸鲜味玉米粥。实施例9,将上述实施例1、2、3、4得到的生或熟鲜玉米渣,分别加入食盐、糖、食用香料及水,可根据不同的口味适量加入,再加入辅料,如肉类、菌类、果蔬类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同时加入,再根据中药的配伍,加入常规量的中药原料,加热,制成玉米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采收鲜玉米,去皮及玉米须,将其前端无粒部分、虫咬及被雀咬的部分去掉;b,采用网状多孔刀具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上半部分削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c,然后将青棒离位,采用压刮式钝刀具将青棒上的剩下的颗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其含水量比b步骤得到的材料还要高;d,将b、c步骤分别得到的材料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采收鲜玉米,去皮及玉米须,将其前端无粒部分、虫咬及被雀咬的部分去掉;b,采用网状多孔刀具将鲜玉米棒上的颗粒的上半部分削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c,然后将青棒离位,采用压刮式钝刀具将青棒上的剩下的颗粒的下半部分刮下,同时进行接料收集,得到的材料外形特征为鲜玉米渣,其含水量比b步骤得到的材料还要高;d,将b、c步骤分别得到的材料按食品的常规工艺分别进行灭菌、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c步骤得到的材料分别加水后,再进行加热,成为熟鲜玉米糊,然后按食品的常规工艺进行灭菌、包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鲜玉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b、c步骤的工艺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孟祥
申请(专利权)人:孙孟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