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1366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包含一个圆片形PCB电路板和两只压敏电阻静电防护电子器件。其中一只压敏电阻通过电路板与脚-脚发火回路并联,另一只压敏电阻通过电路板与脚-壳发火回路并联。PCB电路板的反面布置了两个锯齿形放电极,与金属管壳内壁构成脚-壳间空气隙静电泄放通道,锯齿形放电极与静电防护器件并联构成脚-壳静电防护的双重保险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静电防护组件对脚-壳防护效果达到抗人体静电50kV以上,脚-脚防护效果达到抗人体静电30kV以上,并且能够经受静电放电的多次冲击而不会发生任何性能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所属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电火工品静电防护电子器件,特别是适用于敏感型桥丝式电雷管的高效能静电防护电子器件。
技术介绍
现有桥丝式工业电雷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静电、杂散电流的影响产生性能的改变或意外发火。在火工品以及武器系统的生产、装配、储存、运输、使用和维护等过程中,静电放电的危害普遍存在,静电具有高电压、低能量、高瞬态的特点,静电放电能量的耦合可能对电火工品的发火性能(感度、发火时间等)以及安全性能(安全电流等)造成影响,甚至导致瞎火或意外发火,使系统任务无法完成或造成人员伤亡。电雷管现有的静电防护技术途径是,采用脚-壳之间设置绝缘材料以提高其绝缘强度,从而提高静电击穿电压,或脚-壳之间设置空气隙、涂导电胶、泄放电容、半导体放电管等静电泄放通道来提高脚-壳的静电防护能力;而脚-脚的抗静电能力的提高目前只有增大桥丝直径、增大桥塞接触面积、提高发火药爆发点等技术措施。通过以上静电防护技术途径之一或组合,从而使电雷管达到GJB5309.14-2004《火工品试验方法第14部分:静电放电试验》、MIL-DTL-23659F-2010《电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包括一个圆片形PCB电路板(1)、一个与脚‑脚并联的压敏电阻和一只与脚‑壳并联的压敏电阻。其特征是PCB电路板正面的金属焊盘(4)、金属焊盘(5)之间连接一只贴片式压敏电阻(9)的两极构成与脚‑脚桥丝发火回路并联的静电泄放通道,电路板正面的金属焊盘(5)、金属焊盘(6)之间连接一只贴片式压敏电阻(10)的两极构成与脚‑壳药剂发火危险通道并联的静电泄放通道,PCB电路板的反面布置了两个对称形状的锯齿形覆铜板放电极,用作与金属管壳内壁构成脚‑壳间静电泄放回路,锯齿形覆铜板放电极与静电防护器件并联构成脚‑壳静电防护的双重保险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丝式电雷管用圆片式压敏电阻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包括一个圆片形PCB电路板(1)、一个与脚-脚并联的压敏电阻和一只与脚-壳并联的压敏电阻,其特征是PCB电路板正面的第一金属焊盘(4)、第二金属焊盘(5)之间连接第一只贴片式压敏电阻(9)的两极构成与脚-脚桥丝发火回路并联的静电泄放通道,电路板正面的第一金属焊盘(4)、第三金属焊盘(6)之间连接第二只贴片式压敏电阻(10)的两极构成与脚-壳药剂发火危险通道并联的静电泄放通道,PCB电路板的反面布置了两个对称形状的锯齿形覆铜板放电极,用作与金属管壳内壁构成脚-壳间静电泄放回路,锯齿形覆铜板放电极与第二只贴片式压敏电阻(10)并联构成脚-壳静电防护的双重保险作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是静电防护能力高于现行军用标准和工业标准对电火工品静电安全性要求的最高电压25kV技术指标,脚-脚静电防护能力达到抗人体静电30kV以上,脚-壳静电防护能力达到抗极端人体静电50kV以上,并且达到抗多次静电放电的安全性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是圆形PCB电路板的微型化,直径只有3.4mm~4.2mm,厚度只有0.3mm~0.5mm,所述PCB电路板能够容纳2只微型化的贴片式压敏电阻的布线和装配,并可装配在相同直径的小尺寸电极塞上和相同内径的小尺寸电火工品管壳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能静电防护组件,其特征是PCB电路板(1)的正面上布置了三个异形金属焊盘,一个较长的矩形的第一金属焊盘(4)、一个较短的矩形的第二金属焊盘(5)和一个圆弧形的第三金属焊盘(6);第一金属焊盘(4)的上半部和第二金属焊盘(5)组成一对电极,用于连接第一只贴片式压敏电阻(9)的两极,所述压敏电阻与电火工品脚-脚发火回路构成并联电路,形成脚-脚静电泄放通道;第一金属焊盘(4)的下半部和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青张良丁志杰吕智星高广泽穆慧娜娄文忠蒋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