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772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3:35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安装支脚、座垫弯管、连杆、靠背骨架和边支架,所述前安装支脚和边支架与车身固定作为整个座椅的支撑,所述座垫弯管的前端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两个前安装支脚铰接,所述座垫弯管的后端两侧上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骨架铰接作为所述靠背骨架的旋转点,所述靠背骨架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在边支架上,所述边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置相匹配的限位挡块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运动的范围,所述第一连接件、座垫弯管和连杆和第二连接件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作为第一杆,所述座垫弯管与所述连杆形成一整体作为第二杆,所述第二连接件作为第三杆,所述第二杆、第一杆作为第三杆的从动件依据第三杆的运动而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为汽车后备箱提供更大的储物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后排座椅。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后排座椅常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后排座椅靠背采用调角器的形式或者椅背锁锁止方式,后排座椅座垫直接安装在车身底板上或者采用装车支脚直接固定在车身底板上,不能实现座椅座垫跟随座椅靠背解锁后向前打倒而从动的向前、向下运动,不能为汽车后备箱提供更大的储物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为汽车后备箱提供更大的储物空间的汽车后排座椅。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安装支脚、座垫弯管、连杆、靠背骨架和边支架,所述前安装支脚和边支架与车身固定作为整个座椅的支撑,所述座垫弯管的前端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两个前安装支脚铰接,所述座垫弯管的后端两侧上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骨架铰接作为所述靠背骨架的旋转点,所述靠背骨架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在边支架上,所述边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置相匹配的限位挡块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运动的范围,所述第一连接件、座垫弯管和连杆和第二连接件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作为第一杆,所述座垫弯管与所述连杆形成一整体作为第二杆,所述第二连接件作为第三杆,所述第二杆、第一杆作为第三杆的从动件依据第三杆的运动而运动。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通过第一平头铆钉与前安装支脚铰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平头铆钉与座垫弯管底部焊接的座支耳铰接,所述背骨架座上焊接有靠背支耳,所述背骨架座通过所述靠背支耳铰接在两根连杆之间。 所述靠背骨架上还安装有椅背锁锁止机构。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铰链四杆机构与椅背锁锁止机构相结合的这种结构形式,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该结构形式的座椅,在座椅靠背解锁后向前打倒时,座椅的座垫可以在靠背的带动下依据四杆机构运动原理同时向靠背打倒的方向向下做运动,从而座椅靠背在打倒时,座椅靠背可以比普通座椅下沉更多,使得打倒后的座椅靠背与行李箱盖基本呈现为同一高度、同一平面,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行李箱的储物空间,使得行李箱的储物空间得到最大的利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技术铰链四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铰链四杆机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安装支脚1、第一平头铆钉2、连接件3、第二平头铆钉4、座支耳5、座垫弯管6、连杆7、靠背支耳8、螺栓组合9、靠背骨架10、靠背铰链11、螺栓组合12、边支架13。前安装支脚I与车身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平头铆钉2构成图2中的转动中心D,连接件构3成图2中的C轴和D轴之间的第一杆,第二平头铆钉4构成图2中转动中心C,座支耳5与座垫弯管6及连杆7通过焊接构成图2中的B轴和C轴之间的第二杆,靠背骨架10上焊接有靠背支耳8,靠背骨架10通过靠背支耳8铰接在两连杆7之间,靠背支耳8与连杆7之间通过螺栓组合9固定,螺栓组合9构成图2中转动中心B,靠背骨架10还通过靠背铰链11与边支架13铰接,靠背铰链11通过螺栓组合12固定在边支架13上,螺栓组合12构成图2中转动中心A,边支架13与车身底板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如图2所示,第二杆、第一杆作为第三杆的从动件,依据第三杆的运动实现第一杆和第二杆的运动,当第三杆沿着箭头所指方向进行运动时,第一杆会如图2中箭头方向运动,转动中心C会出现向前、向下的运动,继而实现了座椅座垫的向前、向下运动。第三杆围绕转动中心A转动,从而实现了座椅靠背的向前打倒。在边支架13上设置一个挡点用于座椅靠背打倒时的位置限制,从而保证座椅靠背打倒至极限(至挡点)时,座椅座垫向前、向下运动,座椅靠背B面与车内行李箱盖保持一个平面,增加储物空间。 使用时,当座椅靠背通过椅背锁锁止机构14解锁后,靠背向前打倒时即如第三杆向前绕A转动,第一杆从动绕D转动,旋转中心C实现向前、向下做动,即实现座椅座垫向前、向下做动直至挡点,座椅靠背基本打倒至水平面。 回位时,通过座椅靠背的逆向回位,直至椅背锁锁止机构14锁止为止,座椅座垫从动的逆向做动,实现回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安装支脚、座垫弯管、连杆、靠背骨架和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支脚和边支架与车身固定作为整个座椅的支撑,所述座垫弯管的前端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两个前安装支脚铰接,所述座垫弯管的后端两侧上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骨架铰接作为所述靠背骨架的旋转点,所述靠背骨架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在边支架上,所述边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置相匹配的限位挡块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运动的范围,所述第一连接件、座垫弯管和连杆和第二连接件构成铰链四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作为第一杆,所述座垫弯管与所述连杆形成一整体作为第二杆,所述第二连接件作为第三杆,所述第二杆、第一杆作为第三杆的从动件依据第三杆的运动而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排座椅,包括前安装支脚、座垫弯管、连杆、靠背骨架和边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支脚和边支架与车身固定作为整个座椅的支撑,所述座垫弯管的前端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两个前安装支脚铰接,所述座垫弯管的后端两侧上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端部与所述靠背骨架铰接作为所述靠背骨架的旋转点,所述靠背骨架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件铰接在边支架上,所述边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位置相匹配的限位挡块限制所述第二连接件运动的范围,所述第一连接件、座垫弯管和连杆和第二连接件构成铰链四杆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天宝唐秋林黄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丰汽车沙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