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燃烧发动机的起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6014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热机的起动器马达(1),包括:电马达,具有定子(7)和安装在转子轴(5)上的转子(3);平移可动起动器轴(15),承载驱动小齿轮(13),所述驱动小齿轮可从不工作位置移动至活动位置,在不工作位置中,驱动小齿轮(13)从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释放,在活动位置中,驱动小齿轮(13)用于旋转地驱动联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和减速器组件(17),其插置在转子轴(5)和起动器轴(15)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特征在于起动器还包括平移固定的自由轮(16),自由轮(16)具有旋转地连接至减速器组件(17)的输入端和包括驱动轴(18)的输出端。起动器轴(15)以可平移可动的方式借助螺旋连接部安装在驱动轴(18)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燃烧发动机的起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发动器的起动器,所述发动器设置有平移固定的自由轮。本专利技术对于车辆具有特别有利的但不排他的应用,所述车辆配备有热机的停止和重新起动功能(称为“停止和起动”功能),根据该功能,车辆的热机由于交通状况被停止(特别是当在红灯处停止时),且随后重新起动,以节省燃料。
技术介绍
为了起动机动车辆的热机(还已知为内燃发动机),已知的是使用起动器形式的旋转电机,其设置有发动器,所述发动器可借助驱动冠部(crown)将旋转能从起动器传递至热机的曲轴。 发动器安装为在驱动轴上借助减速器组件相对于电机的轴滑动。为此目的,发动器包括驱动小齿轮和自由轮,所述自由轮一般为具有辊子的自由轮类型,其安装在驱动轴上,并构造为被控制杆激活。更具体地,自由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借助螺旋连接部连接至驱动轴,控制杆连接至套筒。套筒与凸缘的前部成整体,其取向相对于驱动轴的轴线为成横向。该凸缘在其外周边上与具有轴向取向的衬套成整体,所述衬套与衬垫一起形成用于自由轮的棍子的支架,所述自由轮与形成自由轮的输出端的小齿轮的本体配合。 该类型的构造引起关于与停止和起动技术一起使用的起动器的耐久性的问题,其需要能够工作持续非常大量的周期。事实上,观察到自由轮的早期磨损,这是由于轮借助螺旋连接部带有游隙地安装在驱动轴上。事实上,当自由轮旋转时,该游隙产生振动,其趋于磨损自由轮的内部元件,特别是辊子,而不论起动器是否以超速模式工作。另外,自由轮形成要被控制杆位移的质量件的一部分的这一情况涉及到发动器的强大惯性,且需要使得元件的该组件位移的足够有力的接触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该耐久性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架构,其中,自由轮连接在减速器的输出端处,且保持为相对于起动器的外壳不可平移。根据该构造,控制杆确保支撑小齿轮的发动器轴的位移,所述小齿轮经由螺旋连接部安装在驱动轴上。本专利技术因此使得可以减少仅由小齿轮和小齿轮本体构成的发动器的惯性。另外,自由轮的游隙被减少,这是因为其被外壳保持。因此,接触器可具有较小尺寸,这是由于减少了为了使发动器轴位移所需的功率。 为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热机的起动器,包括: 电马达,具有定子和安装在转子轴上的转子; 发动器轴,其平移移动并支撑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可从不工作位置行进至活动位置,在不工作位置中,驱动单元从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释放,在活动位置中,驱动单元设计为使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旋转; 减速器组件,其插置在转子轴和发动器轴之间, 其特征在于,起动器还包括: 自由轮,其不可平移,具有旋转连接至减速器组件的输入端和由驱动轴形成的输出端; 发动器轴,安装为借助螺旋连接部在驱动轴上可平移。 根据一个实施例,输出端由驱动轴构成。 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动器轴围绕驱动轴。 根据一个实施例,起动器包括与外壳成整体的基板,自由轮的输入端包括具有外环形表面的套筒,该外环形表面借助支承件支撑在设置在基板中的开口的环形表面上,所述支承件允许套筒在第一基板的旋转,以确保自由轮的输入端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径向保持。这使得可以通过减少辊子和减速器之间的部段的偏转和振动来改进自由轮的输入端的机械强度,且因此改进自由轮的使用寿命。 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轴借助支承件支撑在套筒的内环形表面上,所述支承件允许驱动轴相对于套筒的旋转,以确保驱动轴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径向保持。 以该方式,驱动轴相对于起动器的外壳被径向地保持。由驱动轴的端部形成的自由轮的输出端和自由轮的输入端在外壳中径向保持的这一事实使得可以获得径向保持的自由轮。该保持具有增加自由轮的使用寿命的作用。 根据一个实施例,起动器包括与外壳成整体的基板,自由轮的输入端包括凸缘,所述凸缘相对于自由轮的旋转轴线横向地延伸,该凸缘具有支撑抵靠基板的横向表面的横向表面,以确保自由轮的输入端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轴向保持。 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轴包括具有横向表面的环形突出部,该横向表面支撑在凸缘的横向表面上,和支撑抵靠基板的凸缘的横向表面轴向相对,以确保驱动轴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轴向保持。 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单元位于起动器的外壳的内部中,驱动轴安装在包括滚柱轴承的起动器的支承件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单元位于起动器的外壳的外部上,发动器轴安装在起动器的支承件上,驱动轴确保发动器轴的轴向引导。 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动器轴包括盲孔,该盲孔具有与驱动轴的第一圆柱形部分互补的形式,驱动轴包括第二圆柱形部分,其直径大于第一圆柱形部分的直径,驱动轴的第二圆柱形部分包括肋,所述肋与设置在发动器轴中的具有互补形式的凹槽配合,以形成螺旋连接部。 根据一个实施例,减速器组件是行星齿轮系,包括固定在起动器的外壳上的冠部、由转子轴形成的行星齿轮、和包括卫星的卫星保持器,所述卫星首先与冠部接合,其次与行星齿轮接合,自由轮的输入端与卫星保持器根据行星齿轮的轴线整体旋转。 根据一个实施例,转子轴和驱动轴中的一个轴部分地轴线穿入到另一个轴中。 根据一个实施例,起动器包括滚柱轴承单元,滚柱轴承单元安装在两个轴之间,以便允许穿入另一个轴中的轴被所述另一个轴支撑。 根据一个实施例,自由轮的输入端包括径向边沿,所述径向边沿朝向所述自由轮的轴线延伸,该径向边沿借助支承件支撑在转子轴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动器轴包括扭矩限制器,其安装在属于用于起动器的位移的系统的叉形件和发动器轴的支撑驱动单元的部分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动器轴由两个部分制成,每个部分支撑径向领部,扭矩限制器由彼此接触的摩擦盘形成,这些摩擦盘连接为与连接单元和发动器轴的部分中的一个一起旋转,贝尔维尔类型的衬垫位于摩擦盘堆叠结构的支撑抵靠一个径向领部的端部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单元具有由两个横向壁界定的环形中空部,摩擦盘和领部的组件定位在所述环形中空部内部中,连接单元的横向壁布置为抵靠领部的对着摩擦盘堆叠结构的横向表面。 根据一个实施例,发动器轴的支撑驱动单元的一个部分没有螺旋凹槽,螺旋凹槽仅设置在发动器轴的另一部分中。 驱动单元是驱动小齿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描述和查看其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这些图仅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性说明给出。附图示出以下内容: 图1根据沿纵向截面的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的第一实施例,其中,驱动小齿轮位于起动器的内部中; 图2根据沿纵向截面的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制造的起动器的前部部分,其中,驱动小齿轮位于起动器的外部上; 图3根据沿纵向截面的视图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的变化例,其中,发动器轴包括扭矩限制器;; 图4示出图3中的起动器的扭矩限制器的详细视图。 相同、相似或类似的元件从一个图到另一个图保留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起动器I的例子,其处于激活位置。起动器I具有“发动器”类型。起动器I包括电马达,电马达首先包括转子3,也称为电枢,安装在转子轴5上,转子轴5可绕其纵向轴线X旋转,电马达其次包括定子7,也称为感应器,绕转子3安装。转子轴5在其后端部安装在起动器I的后部处的支承件Ilb (称为后支承件)的滚柱轴承5a中。 在之后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燃烧发动机的起动器

【技术保护点】
用于机动车辆的热机的起动器(1),包括:电马达,具有定子(7)和安装在转子轴(5)上的转子(3);发动器轴(15),其平移可动并支撑驱动单元(13),所述驱动单元(13)能从不工作位置行进至活动位置,在不工作位置中,驱动单元(13)从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释放,在活动位置中,驱动单元(13)设计为使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旋转;减速器组件(17),其插置在转子轴(5)和发动器轴(15)之间,其特征在于,起动器还包括:自由轮(16),其不可平移,具有旋转连接至减速器组件(17)的输入端和由驱动轴(18)形成的输出端;发动器轴(15),借助螺旋连接部安装为在驱动轴(18)上平移可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5.16 FR 12544851.用于机动车辆的热机的起动器(1),包括: 电马达,具有定子(7)和安装在转子轴(5)上的转子(3); 发动器轴(15),其平移可动并支撑驱动单元(13),所述驱动单元(13)能从不工作位置行进至活动位置,在不工作位置中,驱动单元(13)从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释放,在活动位置中,驱动单元(13)设计为使连接至热机的曲轴的旋转元件旋转; 减速器组件(17),其插置在转子轴(5)和发动器轴(15)之间, 其特征在于,起动器还包括: 自由轮(16),其不可平移,具有旋转连接至减速器组件(17)的输入端和由驱动轴(18)形成的输出端; 发动器轴(15),借助螺旋连接部安装为在驱动轴(18)上平移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外壳(111)成整体的基板(112),自由轮(16)的输入端包括具有外环形表面的套筒(161),该外环形表面借助支承件(131)支撑在设置在基板(112)中的开口的环形表面上,所述支承件(131)允许套筒(161)在第一基板(112)的旋转,以确保自由轮(16)的输入端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径向保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18)借助支承件(132)支撑在套筒(161)的内环形表面上,所述支承件(132)允许驱动轴(18)相对于套筒(161)的旋转,以确保驱动轴(18)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径向保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与外壳(111)成整体的基板(112),自由轮的输入端包括凸缘(162),所述凸缘(162)相对于自由轮(16)的旋转轴线⑴横向地延伸,该凸缘(162)具有抵靠基板(112)的横向表面支撑的横向表面,以确保自由轮(16)的输入端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轴向保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轴(18)包括具有横向表面的环形突出部(181),该横向表面支撑在凸缘(162)的轴向地对着凸缘的抵靠基板(112)支撑的横向表面的横向表面上,以确保驱动轴(18)在起动器的内部中的轴向保持。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13)位于起动器的外壳(111)的内部中,驱动轴(18)安装在包括滚柱轴承的起动器的支承件上。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驱动单元(13)位于起动器的外壳(111)的外部上,发动器轴(15)安装在起动器的支承件上,驱动轴(18)确保发动器轴(15)的轴向引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动器,其特征在于,发动器轴(15)包括盲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金蒂尔A索尔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电机设备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