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碳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00838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4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碳炉,包括炉体,炉体包括一腔室,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腔室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传送装置的上料口;承载炉体的底板上开设有一靠近与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设置的下料口,下料口的边缘向腔室外延伸出一下料管,下料管上插设有一第一管体,第一管体用于向腔室内导入丙烷,第一管体向所述腔室内延伸;与底板相对设置的炉体的顶板上插设有与下料口位置对应的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用于向腔室内导入甲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渗碳炉的下料管上插设一用于导入丙烷的第一管体,避免了金属工件的每次渗碳处理后所述第二管体被碳粉堵塞的情况发生,简化了金属工件渗碳处理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渗碳炉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渗碳炉。
技术介绍
渗碳炉用于对金属工件的表面进行加碳处理,加碳处理后的金属工件的硬度可以得到的大幅提闻。 现有的渗碳炉主要是采用乙炔、丙烯或煤气作为碳源,以丙烯为例,当丙烯在渗碳炉中受到高温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小颗粒碳和氢气。在渗碳炉中为了防止氧气将金属工件表面氧化,一般在热处理渗碳过程中还要在炉内加入甲醇,以消耗炉内残存的氧气。然而乙炔裂解产生的小颗粒碳会将甲醇管堵塞,这样甲醇管中的甲醇的流量就会减少,炉内的氧气不能及时被消耗,严重影响金属工件的质量。此外,每次进行渗碳处理之前都必须要消耗2?3个小时对清理甲醇管中残存的碳粉,这就增加了渗碳处理的工序,也减缓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渗碳炉在金属工件渗碳处理的过程中甲醇管易被碳粉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渗碳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腔室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传送装置的上料口 ;承载所述炉体的底板上开设有一靠近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设置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边缘向所述腔室外延伸出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插设有一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向所述腔室内延伸,该第一管体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丙烷;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炉体的顶板上插设有与所述下料口位置对应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甲醇。 优选地,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顶板上。 优选地,所述腔室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腔室分隔成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隔板上开设一用于安装所述传送装置的通孔;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左腔室内,所述右腔室内设置有第三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左腔室内设置有第一点火装置,所述第一点火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隔板上。 优选地,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二点火装置,所述第二点火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上。 优选地,与所述顶板及底板相邻的侧壁包括内壁面及外壁面,所述内壁面和外壁面之间设置有隔热层。 [0011 ] 优选地,所述隔热层为石棉。 本技术通过在渗碳炉的下料管上插设一用于导入丙烷的第一管体,避免了金属工件的每次渗碳处理后所述第二管体被碳粉堵塞的情况发生,简化了金属工件渗碳处理的工序,提闻了生广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渗碳炉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渗碳炉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本技术提供一种渗碳炉,参照图1,在一实施例中,该渗碳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包括一腔室10,所述腔室10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123,所述腔室10的第一侧壁14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传送装置20的上料口 140,承载所述炉体的底板12上开设有一靠近与所述第一侧壁14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3设置的下料口 120,该下料口 120的边缘向所述腔室10外延伸出一下料管121,所述下料管121上插设有第一管体122,所述第一管体122用于向所述腔室10内导入丙烷;所述第一管体122向所述腔室10内延伸;与所述底板12相对设置的炉体的顶板11上插设有与所述下料口 120位置对应的第二管体111,所述第二管体111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甲醇。 具体的,金属工件在传送装置的传送作用下,经过所述上料口 140进入所述腔室10内,丙烷自所述第一管体122导入所述腔室10内,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3加热作用下,腔室10内的温度上升至1000°C。丙烷在这种高温条件下分解成碳和氢气;在高温情况下,碳附着于金属工件的表面,并慢慢渗入金属工件内。在该过程中要避免外部氧气的干扰,因为在氧气会将金属工件表面的碳氧化,导致金属表面脱碳,不利于金属工件的加固。为了减少腔室10内的氧气,在所述顶板11上插设有与所述下料口 120位置对应的用于向所述腔室10内导入甲醇的第二管体111,甲醇自所述第二管体111以缓慢的速度滴入所述腔室10内,并在高温条件下燃烧,以消耗腔室10内残留的氧气,达到保护金属工件的表面不受氧化的效果。金属工件渗碳处理后,通过所述下料口 120直接落入淬火油中,将金属工件迅速冷却。由于所述第一管体122插设于所述下料121管,并延伸至所述腔室10内,第一管体122的管口与第二管体111的管口的垂直高度较大,从第一管体122的管口导入的丙烷裂解后产生的小颗粒的碳在重力作用下主要集中与腔室10的中下层,这样,小颗粒的碳不会将第二管体111的管口堵塞,避免了金属工件的每次渗碳处理后需要清理第二管体111内的碳粉。 本技术通过在渗碳炉的下料管121上插设一用于导入丙烷的第一管体122,避免了金属工件的每次渗碳处理后所述第二管体111被碳粉堵塞的情况发生,简化了金属工件渗碳处理的工序、提闻了生广效率、提闻了广品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腔室10内还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112,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12安装于所述顶板11上。 具体的,在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3的加热作用下,可以使腔室10内中层和底层的温度较高,然而腔室10内的上层温度相对较低;温度不均匀容易导致金属工件断裂,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腔室10内还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112,所述第二加热装置112安装于所述顶板11上。这样,在第一加热装置123和第二加热装置112的共同作用下,所述腔室10内的温度就比较均匀,金属工件受热也比价均匀,不会出现断裂的现象。 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腔室10内设置有一隔板30,所述隔板30将所述腔室10分隔成左腔室101和右腔室102,所述隔板30上开设一用于安装所述传送装置20的通孔300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3和第二加热装置112设置于所述左腔室101内,所述右腔室102内设置有第三加热124装置。 具体的,金属工件由传送装置20导入腔室10内直接以1000°C的高温加热金属工件,金属工件的表面温度可以迅速上升,然而金属工件的内部温度相较与表面温度上升较缓慢,这就形成了温差,温差过大会导致金属工件产生裂痕。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腔室10内设置有一隔板30,所述隔板30将所述腔室10分隔成左腔室101和右腔室102,所述隔板30上开设一用于安装所述传送装置20的通孔300 ;所述第一加热装置123和第二加热装置112设置于所述左腔室101内,所述右腔室102内设置有第三加热装置124。所述第三加热装置124的功率小于第一加热装置123和第二加热装置112的功率。在第三加热装置124加热作用下,金属工件进入右腔室102后受到预热作用,金属工件的内部及外部温度在预热作用下均可以得到缓冲,这样就避免了金属工件进入左腔室101受到1000°C高温的时候表面产生裂痕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左腔室101内设置有第一点火装置301,所述第一点火装置301固定安装于所述隔板30上。 具体的,丙烷裂解后产生的大量氢气以及残留的丙烷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渗碳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腔室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传送装置的上料口;承载所述炉体的底板上开设有一靠近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设置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边缘向所述腔室外延伸出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插设有一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向所述腔室内延伸,该第一管体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丙烷;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炉体的顶板上插设有与所述下料口位置对应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甲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碳炉,包括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第一加热装置,所述腔室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安装传送装置的上料口 ;承载所述炉体的底板上开设有一靠近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设置的下料口,所述下料口的边缘向所述腔室外延伸出一下料管,所述下料管上插设有一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向所述腔室内延伸,该第一管体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丙烷;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炉体的顶板上插设有与所述下料口位置对应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用于向所述腔室内导入甲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碳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还设置有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加热装置安装于所述顶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碳炉,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先力得热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