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动电机定子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391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动电机定子总成,包括机壳(1)、磁瓦(2)、极靴(3)和槽型卡簧(4),机壳采用钢板卷绕而成圆筒形,圆筒在接缝位置处通过组合扣扣接,每个组合扣均由主体扣(10)、对称设置在主体扣左右两侧的双反向扣(5)构成,主体扣与双反向扣的扣接方向相反,主体扣(10)的中部设置有膨胀凸点(6)以防止扣接位置处出现缝隙;在槽型卡簧两侧壁的每个端头位置处,沿长度方向各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压片(8),弹性压片向外折弯后分别用于压紧极靴或磁瓦的两端面,槽型卡簧的底部中间位置处相对两侧向上拱起。具有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抗振能力强、机壳扣接牢固且没有缝隙等特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动电机定子总成
[0001 ] 本技术涉及起动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起动电机定子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国知局于2014年5月28日公告了一种“汽车起动电机定子总成”,专利号为201320766106.3,包括机壳1、磁瓦2、极靴3和槽型卡簧4,磁瓦2在机壳I内壁呈圆周均布,各磁瓦2的同一边侧面上设置有极靴3,相邻磁瓦2之间设置有槽型卡簧4,槽型卡簧4的一边侧壁与极靴3紧贴,另一边侧壁与磁瓦2紧贴,槽型卡簧4通过自身的张力从径向对极靴3和磁瓦2限位。为保证槽型卡槽4在机壳I内位置固定,将各槽型卡簧4的后端通过环圈5连成一个整体;同时,在环圈5的前端面设有与磁瓦2 对应的压片6,各压片6压在对应磁瓦2的后端面,磁瓦2的前端面与机壳I内壁上一体形成的凸台7抵接,从而防止极靴3和磁瓦2发生轴向窜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提高了槽型卡簧4的抗振能力,保证了槽型卡簧4在受到剧烈振动时不会脱出与转子相擦,从而导致电机失效,可靠性高。但是,由于增设了环圈6,并且在机壳I内壁上铆有凸台7,机壳1、磁瓦2、极靴3和槽型弹簧4通过冲铆固定成整体,因此,增加了零件和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动电机定子总成,包括机壳(1)、磁瓦(2)、极靴(3)和槽型卡簧(4),所述磁瓦(2)在机壳(1)内壁呈圆周均布,各磁瓦(2)的同一边侧面上设置有极靴(3),相邻磁瓦(2)之间设置有所述槽型卡簧(4),槽型卡簧(4)的一边侧壁与极靴(3)紧贴,另一边侧壁与磁瓦(2)紧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采用钢板卷绕而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在接缝位置处通过沿接缝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组合扣扣接,每个组合扣均由主体扣(10)、对称设置在主体扣(10)左右两侧的双反向扣(5)构成,所述双反向扣(5)由第一扣块(5a)和第二扣块(5b)组成,且第一扣块(5a)与第二扣块(5b)呈夹角布置,所述主体扣(10)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电机定子总成,包括机壳(I)、磁瓦(2)、极靴(3)和槽型卡簧(4),所述磁瓦(2)在机壳(I)内壁呈圆周均布,各磁瓦(2)的同一边侧面上设置有极靴(3),相邻磁瓦(2)之间设置有所述槽型卡簧(4),槽型卡簧(4)的一边侧壁与极靴(3)紧贴,另一边侧壁与磁瓦(2)紧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I)采用钢板卷绕而成圆筒形,所述圆筒在接缝位置处通过沿接缝长度方向依次相连的组合扣扣接,每个组合扣均由主体扣(10)、对称设置在主体扣(10)左右两侧的双反向扣(5)构成,所述双反向扣(5)由第一扣块(5a)和第二扣块(5b)组成,且第一扣块(5a)与第二扣块(5b)呈夹角布置,所述主体扣(10)与双反向扣(5)的扣接方向相反,主体扣(10)的中部设置有膨胀凸点(6)以防止扣接位置处出现缝隙;所述槽型卡簧⑷由弹性钢板弯折成“U”形槽,且“U”形槽从开口部位到底部宽度递减,在槽型卡簧(4)两侧壁的每个端头位置处,沿长度方向各设置有至少两个缺槽(7),从而在槽型卡簧(4)两侧壁的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林正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鼎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