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得龙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82023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3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设有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的送电线圈和在手机内设有与送电线圈振动频率相同的受电线圈。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为磁场感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和携带方便,安全性好及结构简单的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该充电器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设有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的送电线圈和在手机内设有与送电线圈振动频率相同的受电线圈。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为磁场感应。本技术具有使用和携带方便,安全性好及结构简单的效果。【专利说明】 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汽上车载的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理论并不是新的技术,百年来有很多实验室进行此技术的研究。由于无线充电的效率低,距离极短,安全性差等因素阻碍了此技术的推广。现阶段一些新型材料的出现和技术的进步,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缺点。生活小家电和手持终端的流行,为小功率无线充电的市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提高生活品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使了此技术的革新。而手机等无线充电器则是大家最常需要用到的,现在的手机充电器都是带着长长的数据线,放在包包内更是凌乱。另外,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手机突然没电,虽然自己带有充电线但是汽车在高速行使,而且又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充电电源,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制约手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工作和生活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和携带方便,安全性好,及结构简单的车载的无线充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中,该充电器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设有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的送电线圈和在手机内设有与送电线圈振动频率相同的受电线圈。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为磁场感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送电线圈是多个环状设置于座体内的线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设置有手机充电位置的标识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上设置有固定于汽车内部平面位置上的吸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盘吸附于汽车内部内的玻璃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与汽车平面和手机平面接触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座体上设置有固定座体弹性夹,弹性夹上设置有一端连接弹性夹,另一端连接有吸座的连接杆。 本实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使用和携带方便,及安全性好的目的。由于手机内安装有受电线圈,当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手机没电可以直接将手机放置在座体的标识线上,通过磁场之间的感应就可以实现手机充电。另外,充电手机型号不限制,无论什么型号的手机都可以进行充电,所以只要携带一个无线充电器就可以实现充电。实现了手机充电方便和携带方便的目的。又由于座体内设置有多个环状布局的送电线圈,可以实现长距离充电,只要感应到振动频率相同的磁场就可以充电。进一步实现了手机充电方便的目的。又由于座体上设置有吸盘和带吸座的连接杆,安装充电器时,不但方便,只要安装在汽车上的平面位置即可,而且牢固。又由于汽车的电源电量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造成危险,所以使用也安全。还由于充电器整体结构主要是由座体、送电线圈和受电线圈组成,结构十很简单。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工作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充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上安装固定座体弹性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 一 3所示,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座体1、在座体I内设有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的送电线圈2和在手机内设有与送电线圈2振动频率相同的受电线圈3。送电线圈2与受电线圈3之间为磁场感应。手机7内安装有受电线圈3,当在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手机7没电可以直接将手机7放置在座体I的标识线4上,通过磁场之间的感应就可以实现手机7充电。另外,充电手机7型号不限制,无论什么型号的手机7都可以进行充电。为保证使用的汽车上的电源安全性,在送电线圈与汽车上的电源之间设置有电容5。为保证使用的手机7充电的安全性,在受电线圈3与手机7之间设置有电容5。 送电线圈2是多个环状设置于座体I内的线圈。可以实现长距离充电,只要感应到振动频率相同的磁场就可以充电。座体I设置有手机7充电位置的标识线4,座体I上设置有固定于汽车内部平面位置上的吸盘6。另一种方式,座体I上设置有固定座体弹性夹8,该弹性夹8上设置有一端连接弹性夹8,另一端连接有吸座的连接杆,上述的弹性夹8就是由一块板体上下可收缩的弹片组成,使用时,先将弹片收缩,之后将座体I置于板体内,弹片复位夹紧座体I。安装充电器时,不但方便,只要安装在汽车上的平面位置即可,而且牢固。吸盘6吸附于汽车内部内的玻璃上。座体I与汽车平面和手机平面接触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设有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的送电线圈和在手机内设有与送电线圈振动频率相同的受电线圈; 所述的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为磁场感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电线圈是多个环状设置于座体内的线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设置有手机充电位置的标识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上设置有固定于汽车内部平面位置上的吸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盘吸附于汽车内部内的玻璃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与汽车平面和手机平面接触的一面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上设置有固定座体弹性夹;所述的弹性夹上设置有一端连接弹性夹,另一端连接有吸座的连接杆。【文档编号】H02J7/00GK204131152SQ201420418390【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8日 【专利技术者】穆得龙 申请人:穆得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包括座体、在座体内设有与汽车上的电源连接的送电线圈和在手机内设有与送电线圈振动频率相同的受电线圈; 所述的送电线圈与受电线圈之间为磁场感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得龙
申请(专利权)人:穆得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