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重达专利>正文

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7337 阅读:4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轮反转式刹车装置,该装置是在离合器与变速箱之间,装设一行星齿轮组,该行星齿轮组的环状齿轮与变速箱轴接,太阳齿轮连结于离合器的主轴,各行星齿轮中央设有枢轴而固接于离合器壳体上,该离合器壳体并受一刹止机构的制动控制,可在紧急时停止转动,藉该离合器与行星齿轮组的操作配合,使在高速行驶中汽车迅速刹止车轮并瞬时进行反转,以缩短车辆滑行距离而提升刹车效果并避免车辆造成偏滑。(*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有效地减少刹车距离并避免车辆偏滑,提高刹车效果和安全性的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一般汽车在要求相对的高马力、高速度的情况下,也必须具有高效率且操作方便的制动系统,以确实控制车辆的行止,并减免车祸的发生,目前车辆最常用的制动系统,是以油压动作的鼓式刹车装置比较普遍,大致是以脚动刹车板操作,通过刹车总泵及分泵的制动液作为传递压力的媒介,将压力平均并扩大地输送至每个车轮的制动元件上,使制动蹄片与刹车鼓密合而产生摩擦,进而使车轮停止转动而达到刹车的目的。另外,也有其它辅助性的设计如手动刹车装置,大部份是利用钢丝动作而锁死后轮,可作为定位停车或紧急辅助刹车用。影响这些制动系统的制动效率虽然有很多因素,但是基本上其制动蹄片与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力是一个考虑的基础,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愈大则刹车效果愈佳。一般汽车所采用的鼓式刹车装置已可对车轮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但是往往在车辆高速行驶中,如果突然紧急刹车时,因冲量非常大,在车轮锁死之后,车身仍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滑行,或者往侧向偏滑,甚至打转翻覆,反而容易导致车祸意外。所以近代汽车专业的制动系统中,也有“防刹车锁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俗称ABS的设计,它是配合电脑-->操作使制动系统在刹车瞬间快速点放,使车轮不致完全锁死,可避免刹车时的偏滑现象,多少可提高一些安全性,但是对于真正减少车辆的刹车距离,仍然没有绝对的明显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是使汽车于高速行驶中,可紧急刹车的装置,能有效地减少刹车距离并避免车辆偏滑,提高刹车效果和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汽车的离合器单元与变速箱间设有一行星齿轮组,该离合器的主轴承接发动机动力,该离合器的壳体依离合动作而与该主轴同步或分别转动,该行星齿轮组包括太阳齿轮、行星齿轮及环状齿轮,该太阳齿轮连结于该主轴而直接受其驱转,各行星齿轮中央设有枢轴,且分别固接于该壳体上,可受其驱动公转,该环状齿轮轴接于变速箱上,可以正反转向对变速箱传输动力,该离合器的壳体由一个刹止机构制动控制而停止转动。藉该离合器与行星齿轮组的操作配合,使在高速行驶中的汽车能迅速刹止车轮并瞬时进行反转,以缩短车轮止动滑行的距离而提升刹车效果并避免偏滑。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种以往汽车的传动系统示意图。图2是上述以往汽车的离合器的主轴直接传动变速箱的传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置分解示意图,其中显示在离合器的主轴与变速箱的间设有一行星齿轮组。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控系统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中的部份制动油路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离合器单元释离状态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离合器单元释离时的行星齿轮组操作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离合器单元结合时的行星齿轮组操作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紧急刹车时的离合器单元及刹止机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紧急刹车时的油门节流阀全开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在紧急刹车时的行星齿轮组操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般手动排档后轮驱动汽车的传动系统,最常见的是在发动机1后附装一个离合器2,以便离合可控制地传送动力,该离合器2则再衔接一个变速箱3,以改变转速及扭力,再将动力通过传动轴4驱转车轮5使车辆运行。此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如图2所示,该发动机1的曲轴10带动该离合器2的飞轮21,再藉该离合器2的壳体22配合其内部各元件的离合操作,可使其主轴23形成该变速箱3的输入轴而将该发动机1的动力传导至该变速箱3。该变速箱3的变速杆31可调整内部的齿轮组32,以设定空档、倒档或高、低速档,而供驱动车辆。在此技术中,该离合器2的主轴23是直接传动该变速箱3,所以在正常状态下,该发动机1曲轴10的转向与该离合器2的主轴23一致,且两者以同样的转向来驱动该变速箱3,除非该变速箱3打回倒档,否则该传动轴4(如图1)的转向与该离合器2的主轴23相同而无法逆转,因此目前一般汽车-->在正常行驶或刹车时,其车轮绝对不会自行反转。本专利技术为了突破上述设计,在承接汽车发动机动力的离合器与变速箱之间,加设一个行星齿轮组,并以一个刹止机构来制动该离合器的壳体,以在必要时紧急刹车并使车轮反转。如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装置分解示意图,包含一个离合器单元6、一个行星齿轮组7、一个刹止机构8,以及一个与前述相同的变速箱3,和用来连结该发动机曲轴10的飞轮21。该离合器单元6由主轴60、拨叉61、释放轴承62、离合器盖63、两个支持环64、碟片弹簧65、压板66、被动片67及圆盘68所组成,各元件的个别构造大致与现有的装置相同,只是在组成的方式上是反向于现有装置,配合图4所示,该离合器单元6组合时,该离合器盖63利用螺栓与该圆盘68固定连结而形成一个可整体转动的壳体,该壳体内部腔室供容装该两支持环64、碟片弹簧65、压板66及被动片67。该主轴60前端与该飞轮21连结,可受该发动机曲轴10连动驱转,该主轴60后端设有一小段花键槽601,该主轴60的轴体依序贯穿该释放轴承62、碟片弹簧65、被动片67及圆盘68而向后延伸,且与该圆盘68结合处设有轴承681,使该主轴60与该圆盘68能相对地转动。该被动片67正常状态时,是被夹置于该压板66与圆盘68之间,该被动片67轴心处设有花键槽671,该花健槽671与该主轴60的花健槽601互相结合,所以当该被动片67不受该压板66压着时,可在该花健槽601处滑动平移,但是必须与该主轴60同步旋转。该碟片弹簧65的周缘嵌抵于该压板66上,并有多支螺桩651贯穿该碟片弹-->簧65,且配合该两支持环64的撑持,而将该碟片弹簧64定位固定于该离合器盖63内部,使该碟片弹簧65藉其曲面凸拱所具有的弹性,在正常状态时向后弹抵该压板66,进而连带压着该被动片67。该释放轴承62活动地套装在该主轴60上,后端抵接于该碟片弹簧65的曲面前侧,且可受该拨叉61的推送操作而在该主轴60上滑动平移,当该释放轴承62向后推进时,可顶抵该碟片弹簧65使该碟片弹簧65的曲面反翘,则该压板66就会自动释离该被动片67。如图3、4所示,该行星齿轮组7包含一个环状齿轮(内齿轮)70、一个太阳齿轮(中心齿轮)71及两个较小的行星齿轮72。该环状齿轮70大致呈皿状,内缘周边设有齿环701,中央贯设一个轴孔702,并沿该轴孔702向后凸伸形成一个轴套703,该轴套703中设有齿槽,可供变速箱3的输入轴30套装而形成可联动的轴接状态。该太阳齿轮71的中心固接于该离合器单元6的主轴60,而可受该主轴60直接驱动,且该主轴60的末端602贯穿该太阳齿轮71,并配合一个导杆轴承704而套装于该环状齿轮70的轴孔702内,以能定轴转动。各行星齿轮72对称地啮合套装于该太阳齿轮71的周缘与该环状齿轮70之间,其中心各设有轴承720及一支枢轴721,且该枢轴721被固定装置在该圆盘68的对应开孔682中,使各行星齿轮72以该枢轴721为轴心而自转,又可被该圆盘68带动而环绕着该太阳齿轮71公转运行。本实施例是使用两个行星齿轮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包含一个离合器单元及一个变速箱,该离合器单元具有一承接发动机动力的主轴及一依离合动作而与该主轴同步或分别转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还包括一个行星齿轮组及一个刹止机构;该行星齿轮组装设在该离合器单元与该变速箱之间,该行星齿轮组包含一个环状齿轮、一个轴装于该环状齿轮中的太阳齿轮,以及多个环绕啮合于该太阳齿轮周缘的行星齿轮,该太阳齿轮连结于该离合器的主轴而直接受该主轴驱转,各行星齿轮中央备设有枢轴,各枢轴固接于该离合器的壳体上,且受该壳体的驱动而环绕该太阳齿轮公转,该环状齿轮轴接于该变速箱上,且配合各行星齿轮的运作,而以正反转向对该变速箱传输动力;该刹止机构设在靠近该离合器的壳体处,且刹止该离合器的壳体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包含一个离合器单元及一个变速箱,该离合器单元具有一承接发动机动力的主轴及一依离合动作而与该主轴同步或分别转动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车轮反转式刹车装置还包括一个行星齿轮组及一个刹止机构;该行星齿轮组装设在该离合器单元与该变速箱之间,该行星齿轮组包含一个环状齿轮、一个轴装于该环状齿轮中的太阳齿轮,以及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豪
申请(专利权)人:吴重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