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7010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9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包括纺纱筒体,所述纺纱筒体上配设有一筒盖,该筒盖开设有用于纤维条输出的开口,开口一侧的筒盖上设有一用于纤维条导向和梳理的导向器,且该导向器的输出端上还配合设置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纤维条的输送体,该输送体的输出端与气流纺纱机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纺纱筒上增设了纺纱筒盖,且该纺纱筒盖上通过设置导向器和输送体,使纤维条从纺纱筒输出后就能通过该导向器进行有效地梳理和导向,然后通过该输送体进行导向输送,能有效地避免纤维条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折叠现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
本技术涉及的是气流纺纱机设备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
技术介绍
气流纺纱机是利用气流将纤维在高速回转的纺纱杯内凝聚加捻输出成纱的一种新型的纺纱设备。气流纺又叫转杯纺,其纱线有时候叫气流纱,有时候叫OE纱,这种纺纱方法是195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它属于自由端纺纱,即纺纱时,加捻须条发生断裂,通过转杯高速转动,形成负压,使须条加捻。气流纺是由熟条直接进入气流纺纱机,通过高压喷射气流对纱线进行牵伸加捻生产出来的细纱,而气流纺纱机的核心是一个小的转杯,其转速最多可达到15万转,棉条在转杯中的旋转相当于一个牵伸和加捻。气流纺纺出的纱线比传统的环绽纱粗,一般在60英支以下,它的纺纱速度快,纱线的条干、毛羽比环绽纱好。 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都是传统的顶部敞开的筒体,纤维条放置在该纺纱筒内,生产时从纺纱筒内抽出,并喂给输送到纺纱机的喂给口中,传统的纤维条从纺纱筒抽出到喂给给纺纱机的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纤维条的折叠而使喂给口发生阻塞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所以,如何改进纺纱筒的结构,使之在输送纤维条的时候不会发生纤维条折叠的问题,对于本领域本行业中具有很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的是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使纺纱筒可以有效地避免纤维条从纺纱筒输出后,在喂给和输送过程中不出现折叠的问题,防止纤维条堵塞纺纱机的喂给口,使设备能够正常稳定地运行。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包括纺纱筒体,所述纺纱筒体上配设有一筒盖,该筒盖开设有用于纤维条输出的开口,开口一侧的筒盖上设有一用于纤维条导向和梳理的导向器,且该导向器的输出端上还配合设置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纤维条的输送体,该输送体的输出端与气流纺纱机相连。 更进一步,所述导向器包括圆型套环和套环臂,纤维条通过该圆型套环的导向进行喂给输送,所述套环臂可拆卸地固定装设在所述筒盖上。 更进一步,所述圆型套环与套环臂为一体成型。 更进一步,所述套环臂通过罗丝可拆卸地固定装设在所述筒盖上。 更进一步,所述输送体为一顶部敞开式的槽体,该槽体的输入端与所述导向器配合相接,槽体的输出端与纺纱机相连接。 更进一步,所述输送体为一封密式的管体,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器与纺纱机配合相连。 通过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在纺纱筒上增设了纺纱筒盖,且该纺纱筒盖上通过设置导向器和输送体,使纤维条从纺纱筒输出后就能通过该导向器进行有效地梳理和导向,然后通过该输送体进行导向输送,能有效地避免纤维条在输送的过程中发生折叠现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该导向器的圆型套环的内直径小于纤维条的截面积,这样,纤维条通过导向器后,还可以进行有效地束拨、梳理,使其更均匀、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输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导向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输送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进一步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包括纺纱筒体1,该纺纱筒体I上配设有一可盖合的筒盖2,该筒盖2上开设有用于纤维条输出的开口 21,开口 21—侧的筒盖2上设有一用于输出的纤维条导向和梳理的导向器3,且该导向器3的输出端上还配合设置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纤维条的输送体4,该输送体4的输出端与气流纺纱机5的喂入端相连接。 如图1、图2及图3,该导向器3包括一体成型的圆型套环31和套环臂32,纤维条通过该圆型套环31的导向进行喂给输送,纤维条的截面直径大于上述圆型套环31的套环内直径,这样,纤维条在经过圆型套环31的时候,就同时完成了纤维条的梳理和导向,使纤维条更加束缚与紧凑,更加均匀稳定,有效地避免其折叠现象的出现。上述套环臂32通过罗丝6可拆卸地固定装设在该筒盖2上,使整个导向器3稳定地固定设置,而上述输送体4为一顶部敞开式的槽体,该槽体的输入端与所述导向器3配合相接,槽体的输出端与纺纱机5相连接,这样纤维条经过导向器3的梳理导向后,沿着该输送体4进行输送喂给,整个输送过程都不会出现纤维条折叠,非常实力有靠。 实施例二 如图4及图5所不,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该输送体4为一封密式的管体,管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器3与纺纱机5配合相连,封密式的管体比敞开式的槽体更加稳定,纤维条通过管体的输送可以均匀稳定地向纺纱机5喂给输送,防止意外的突起或折叠,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就不在复述。 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仅局限于此,凡是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地改进,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包括纺纱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筒体上配设有一筒盖,该筒盖开设有用于纤维条输出的开口,开口一侧的筒盖上设有一用于纤维条导向和梳理的导向器,且该导向器的输出端上还配合设置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纤维条的输送体,该输送体的输出端与气流纺纱机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包括纺纱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筒体上配设有一筒盖,该筒盖开设有用于纤维条输出的开口,开口一侧的筒盖上设有一用于纤维条导向和梳理的导向器,且该导向器的输出端上还配合设置连接有一用于输送纤维条的输送体,该输送体的输出端与气流纺纱机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与气流纺纱机配套使用的纺纱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包括圆型套环和套环臂,纤维条通过该圆型套环的导向进行喂给输送,所述套环臂可拆卸地固定装设在所述筒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与气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明翠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祥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