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331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包括底板、卷筒和第二支座,所述底板的前端中心设有卷筒,所述底板前端左侧下方安装有松紧装置,所述松紧装置包括方筒、螺纹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双轴电机、第一支座、横板、第二转轴和第一联轴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横板螺纹相连。该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卷筒、圆盘、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斜连杆、竖连杆、双轴电机、第一转轴、横板、第二转轴、第一套筒和伺服电机,将卷筒套接在上下两侧第一套筒的外壁,关闭伺服电机控制双轴电机使下方的圆盘向下移动,直到可以将卷筒取下即可,进而解决了收卷筒更换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生产
,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
技术介绍
卷布机使用于各种布料,无纺布,泡棉,皮革,纸张,反光材料,醋酸布,补强带,导电布等材料卷圆包装及各种织物工切捆条前的重复打卷,能卷制成直纹或45度斜纹织物,光电对边,对厚薄材料均可有效对齐自动控码,可设定卷布长度的机器。现有技术的卷布机更换收卷筒需要对卷筒转轴部分进行拆卸后更换,收卷筒更换过程较为繁琐,降低了的工作效率,并且布料在收卷的过程中张力一旦变小会让布卷变得松垮,使缠绕出现褶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收卷筒更换过程繁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包括底板、卷筒和第二支座,所述底板的前端中心设有卷筒,所述底板的前端左侧上方固接有第二支座,所述底板前端左侧下方安装有松紧装置;所述松紧装置包括方筒、螺纹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双轴电机、第一支座、横板、第二转轴和第一联轴器;所述方筒的后端与底板的前端左侧下方固定相连,所述方筒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轴的内端通过第一联轴器与双轴电机的输出轴转动相连,所述双轴电机外壁中心通过第一支座与方筒内壁固定相连,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中心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上端外侧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相连,所述第一锥齿轮的上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方筒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的外壁与横板螺纹相连,所述横板的中心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轴的外壁上方与方筒间隙配合。优选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沿双轴电机的竖直中心左右对称。优选的,所述底板上端左侧安装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第三转轴、第三支座和第二联轴器;所述伺服电机的外壁中心通过第三支座与底板固定相连,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下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第三转轴转动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三转轴下端安装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竖连杆、斜连杆、第一弹簧、直杆、圆盘、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和第一套筒;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摩擦片的外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相连,上下两侧所述圆盘的前端中心均与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间隙配合,所述圆盘的外端均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内端与圆盘固定相连,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端分别与第三转轴的轴肩和第二转轴的轴肩固定相连,所述圆盘的内端固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的外壁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与竖连杆转动相连,左右两侧所述竖连杆的内端通过销轴与斜连杆转动相连,所述斜连杆的内端通过销轴与第二摩擦片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摩擦片的内端固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外壁内侧间隙配合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外壁套接有卷筒。优选的,所述斜连杆的极限开合角度为62°。优选的,所述底板前端右侧安装有张力装置;所述张力装置包括圆筒、第二套筒、第二弹簧、横杆、第四转轴、转筒和竖板;上下两侧所述圆筒通过竖板与底板的前端右侧固定相连,所述圆筒的左右两端中心固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均与第二套筒间隙配合,所述横杆外壁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右两端均与第二套筒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壁内端固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外壁与转筒转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卷筒、圆盘、第一摩擦片、第二摩擦片、斜连杆、竖连杆、双轴电机、第一转轴、横板、第二转轴、第一套筒和伺服电机之间的配合,将卷筒套接在上下两侧第一套筒的外壁,启动双轴电机,在第一转轴的带动下使横板和第二转轴向上移动,进而推动下方的第一套筒和圆盘向上移动,当圆盘抵紧卷筒时,第一摩擦片推动第二摩擦片向内侧移动通过斜连杆使竖连杆与卷筒的内壁相抵紧,当布料收卷完成,关闭伺服电机控制双轴电机使下方的圆盘向下移动,直到可以将卷筒取下即可,进而解决了收卷筒更换过程繁琐的问题。通过转筒、横杆、第二套筒、卷筒和第二弹簧之间的配合,将左右两侧的转筒向内侧推动,使第二套筒沿横杆的外壁向内侧移动,压缩第二弹簧,再将需要收卷的布料一端先沿左侧转筒左下方外壁逆时针缠绕后穿过两侧转筒中心再沿右侧转筒右上方外壁顺时针缠绕,再将布料缠绕在卷筒的外壁并固定好即可,在第二弹簧的弹性作用下,使布料始终处于紧绷的状态,进而解决了张力过小布卷松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圆筒、转筒和横杆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直杆、圆盘和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螺纹杆、第一锥齿轮和双轴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夹持装置,201、竖连杆,202、斜连杆,203、第一弹簧,204、直杆,205、圆盘,206、第一摩擦片,207、第二摩擦片,208、第一套筒,3、卷筒,4、松紧装置,401、方筒,402、螺纹杆,403、第一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405、第一转轴,406、双轴电机,407、第一支座,408、横板,409、第二转轴,410、第一联轴器,5、张力装置,501、圆筒,502、第二套筒,503、第二弹簧,504、横杆,505,第四转轴,506、转筒,507、竖板,6、第二支座,7、动力装置,701、伺服电机,702、第三转轴,703、第三支座,704、第二联轴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包括底板1、卷筒3和第二支座6,底板1的前端中心设有卷筒3,卷筒3用于布料收卷,底板1的前端左侧上方固接有第二支座6,底板1前端左侧下方安装有松紧装置4,松紧装置4包括方筒401、螺纹杆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一转轴405、双轴电机406、第一支座407、横板408、第二转轴409和第一联轴器410,方筒401的后端与底板1的前端左侧下方固定相连,方筒40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405转动相连,方筒401通过轴承对第一转轴405进行转动支撑,第一转轴405的内端通过第一联轴器410与双轴电机406的输出轴转动相连,双轴电机406的型号为SGD7W-1R6A30A001,双轴电机406可以通过第二联轴器410驱动第一转轴405,双轴电机406外壁中心通过第一支座407与方筒401内壁固定相连左右两侧第一转轴405的外壁中心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404的上端外侧与第一锥齿轮403啮合相连,通过第一锥齿轮403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包括底板(1)、卷筒(3)和第二支座(6),所述底板(1)的前端中心设有卷筒(3),所述底板(1)的前端左侧上方固接有第二支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端左侧下方安装有松紧装置(4);/n所述松紧装置(4)包括方筒(401)、螺纹杆(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一转轴(405)、双轴电机(406)、第一支座(407)、横板(408)、第二转轴(409)和第一联轴器(410);/n所述方筒(401)的后端与底板(1)的前端左侧下方固定相连,所述方筒(40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405)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轴(405)的内端通过第一联轴器(410)与双轴电机(406)的输出轴转动相连,所述双轴电机(406)外壁中心通过第一支座(407)与方筒(401)内壁固定相连,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405)的外壁中心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404),所述第二锥齿轮(404)的上端外侧与第一锥齿轮(403)啮合相连,所述第一锥齿轮(403)的上端固接有螺纹杆(402),所述螺纹杆(40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方筒(401)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402)的外壁与横板(408)螺纹相连,所述横板(408)的中心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409)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轴(409)的外壁上方与方筒(401)间隙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包括底板(1)、卷筒(3)和第二支座(6),所述底板(1)的前端中心设有卷筒(3),所述底板(1)的前端左侧上方固接有第二支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端左侧下方安装有松紧装置(4);
所述松紧装置(4)包括方筒(401)、螺纹杆(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一转轴(405)、双轴电机(406)、第一支座(407)、横板(408)、第二转轴(409)和第一联轴器(410);
所述方筒(401)的后端与底板(1)的前端左侧下方固定相连,所述方筒(401)的下方左右两侧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转轴(405)转动相连,所述第一转轴(405)的内端通过第一联轴器(410)与双轴电机(406)的输出轴转动相连,所述双轴电机(406)外壁中心通过第一支座(407)与方筒(401)内壁固定相连,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转轴(405)的外壁中心均固接有第二锥齿轮(404),所述第二锥齿轮(404)的上端外侧与第一锥齿轮(403)啮合相连,所述第一锥齿轮(403)的上端固接有螺纹杆(402),所述螺纹杆(402)的外壁上下两侧均通过轴承与方筒(401)转动相连,所述螺纹杆(402)的外壁与横板(408)螺纹相连,所述横板(408)的中心通过轴承与第二转轴(409)转动相连,所述第二转轴(409)的外壁上方与方筒(401)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锥齿轮(403)和第二锥齿轮(404)均沿双轴电机(406)的竖直中心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端左侧安装有动力装置(7);
所述动力装置(7)包括伺服电机(701)、第三转轴(702)、第三支座(703)和第二联轴器(704);
所述伺服电机(701)的外壁中心通过第三支座(703)与底板(1)固定相连,所述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下端通过第二联轴器(704)与第三转轴(702)转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收卷筒的卷布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云生林杰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祥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