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纵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601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纵杆装置,该操纵杆装置谋求操作感的提高等。操纵杆轴(31)贯通以ABS等合成树脂为原材料的操纵杆罩(39),该操纵杆罩外嵌.保持于操纵杆基座(32)。操纵杆罩的外表面形成为以枢轴中心(P)(操纵杆本体(3)的摆动中心)为中心的球面,为了防止磨损,在表面上绒镀。换挡板(4)是以合成树脂为原材料的注射成形品,其中央部穿插有操纵杆本体,并且具有比变速手柄(38)的大直径部大的大致矩形的开口(41)。开口的缘部(42)相对于操纵杆罩具有一定的间隙地相对。另外,在开口的缘部的外侧面上粘贴有以低摩擦系数材料为原材料的防尘密封件(43),该防尘密封件滑动接触于操纵杆罩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操纵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等的驾驶·操作的操纵杆装置,具体涉及谋求操作感的提高等的技术。
技术介绍
在搭载有手动变速器的机动车或小型船舶等上,在驾驶席上设置有驾驶员用于进行变速操作(选档操作和换档操作)的换档杆装置。对于该换档杆装置,操作机构连接在操纵杆本体的下端,另一方面,操纵杆本体贯通在下置副仪表板或仪表板等(以下记为车内仪表板)上形成的开口并露出于室内侧。由于车内仪表板的开口形成为包含操纵杆本体的可动范围的大小,所以为了防止尘埃等进入操作机构和提高外表美观性而在车内仪表板的开口和操纵杆本体之间装设具有挠性的防尘套(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9-301004号(段落0014,图1))。现有技术的换档杆装置中,由于防尘套材料选用橡胶、布、皮革等,所以产生以下所举问题。例如,防尘套材料选用作为弹性体的橡胶的场合,防尘套的复原力成为操作反力,阻碍轻快的换档·选档操作。另外,由于橡胶的硬度随温度变化,所以随着室内温度降低,橡胶刚性增大等,由于环境导致操作感的变化。另一方面,并不限于橡胶,在使用布、皮革等的场合,也难以避免由于老化造成的劣化,由于长期使用而使防尘套破损或污损的现象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谋求操作感提高等的操纵杆装置。-->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操纵杆装置具有:相对于基架以摇动中心为支点摇动的操纵杆本体;该操纵杆本体贯通,其外表面形成为以上述摇动中心为大致中心的球面的球面罩;具有上述操纵杆本体穿插的开口,不与上述基架相对移动的固定侧板,上述开口的缘部与上述球面罩隔开大致固定的间隙与上述球面罩相对。根据该构成,操纵杆本体和固定侧板之间的间隙被球面罩堵塞,没有必要在两部件之间夹装防尘套。另外,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以技术方案1记载的操纵杆装置为基础,其中,滑动接触于上述球面罩的密封机构设置于上述开口的缘部。根据该构成,能防止尘埃等进入操作机构。另外,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以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记载的操纵杆装置为基础,其中,手柄设置于上述操纵杆本体的上端部,同时上述开口形成为容许该手柄穿插的大小。根据该构成,例如,在分部装配的状态中,可实现手柄和操纵杆本体的一体化。另外,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以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3中的任意一项记载的操纵杆装置为基础,其中,上述固定侧板是车内仪表板。根据该构成,在将操纵杆装置安装于车辆等上之后,没有必要用其他的车内仪表板覆盖。根据这样的操纵杆装置,可防止由于使用防尘套而引起的操作感的变化和耐久性的下降,进一步还可取得外观上的新颖性。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换档杆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剖切换档板后的状态下的图1的换档杆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图1的换档杆装置的纵截面图。图4是图2中的A-A截面图。图5是图2中的B部放大图。图6是表示图1的换档杆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针对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机动车的远距离操纵式换档杆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换档杆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剖切换档板后的状态下的同一换档杆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同一换档杆装置的纵截面图,图4是图2中的A-A截面图,图5是图2中的B部扩大图,图6是表示同一换档杆装置的安装顺序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换档杆装置1的主要构成构件包括:固定在后述的仪表板上的基架2,可自由摇动地支承在基架2上的操纵杆本体3,固定在未图示的仪表板上的换档板(车内仪表板(固定侧板))4。如图3所示,操纵杆本体3是在钢制的操纵杆轴31上一体地注射成形合成树脂制操纵杆基座32而成的,可自由摆动地由枢轴杆34支承。如图2、图3所示,钢制的选档销36与操纵杆基座32一体化,当操纵杆本体3根据驾驶员的选档操作以枢轴杆34的中心轴L1为轴摆动时,通过钢丝衬套37连结于在选档销36前端形成的球面部35上的换档控制钢丝(未图示)被驱动。如图1~图3所示,在操纵杆轴31的前端以分部装配的状态螺纹旋入变速手柄38(手柄),驾驶员握持该变速手柄38进行操纵杆本体3的操纵。如图3、图4所示,枢轴杆34通过枢轴销21摆动自由地支承在基架2上。当枢轴杆34根据驾驶员的换档操作以枢轴销21的中心轴L2为轴转动时,通过钢丝衬套37连结在形成于枢轴杆34前端的球面部33上的换档控制钢丝(未图示)被驱动。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枢轴杆34的中心轴L1和枢轴销21的中心轴L2在枢轴中心P交叉。另外,在图4中用附图标记25表示的部件是在选档方向上使操纵杆本体3保持在中立位置的复位弹簧。如图3所示,在操纵杆轴31上穿着以ABS等合成树脂为原材料的操纵杆罩(球面罩)39,该操纵杆罩39外嵌·保持于操纵杆基座32。操纵杆罩39的外表面形成为以枢轴中心P(操纵杆本体3的摇动中心)为中心的球面,在其表面上进行兼有装饰和耐磨损作用的-->电镀处理。换档板4是以合成树脂为原材料的注射成形品,如图1所示,操纵杆本体3穿过其中央部,并且具有比变速手柄38的大径部大的大致矩形的开口41。如图5所示,开口41的缘部42与操纵杆罩39具有一定的间隙t地相对。另外,在开口41的缘部42的外侧面上粘贴有以PTFE(四氟化乙烯树脂)等的低摩擦材料为原材料的防尘密封件(密封机构)43、该防尘密封件43滑动接触于操纵杆罩39的表面。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换档杆装置1安装于机动车的场合,如图6所示,将组装有选档控制钢丝和换档控制钢丝的操纵杆本体3和基架2的组合体插入设在仪表板51下部的换档杆安装开口52中,用三根螺栓53将基架2紧固在未图示的操作机构上。然后将变速手柄38穿过开口41,并且使换档板4嵌入仪表板51而结束组装作业。本实施方式中,当驾驶员把持变速手柄38操作操纵杆本体3时,如图2的箭头所示,操纵杆罩39与操纵杆本体3一起在选档方向或换档方向摆动。这时,因为操纵杆罩39的外表面形成为以枢轴中心P为中心的球面,所以操纵杆罩39与换档板4的开口41的缘部42具有一定的间隙t地相对,防尘密封件43经常以一定的压力与操纵杆罩39的外表面滑动接触。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弃用现有装置中使用的防尘套,所以消除了操纵杆本体3的操作感随室温等变化等问题,而且几乎不会引起因老化而造成的构成部件的破损或污损,进而防止了尘埃等从换档板4的开口41和操纵杆罩39之间进入操作机构。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现有的将防尘套组装于操纵杆本体后旋入变速手柄的装置相比,因为操纵杆本体3和基架2的组合体含有变速手柄38而作为一个组件,所以车辆组装线上的换档杆装置1的组装作业性大幅度提高。至此完成了具体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形态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是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机动车用的钢-->丝驱动的远距离操纵式换档杆装置,但也可将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杆驱动的远距离操纵式换档杆装置或直动式换档杆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也可应用于小型船舶用等的换档杆装置、或换档杆装置以外的操纵杆装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别将基架和换档板固定在了仪表板上,但也可例如使换档板连接·一体化于基架,或使换档板固定于车体侧构造件(地板通道等)。而且,以构成部件的材料和形状为首的具体的构造等也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作适当变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纵杆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相对于基架以摆动中心为支点摆动的操纵杆本体;球面罩,为该操纵杆本体所贯通,其外表面形成为以上述摆动中心为大致中心的球面;固定侧板,具有上述操纵杆本体所穿插的开口,且不与上述基板相对移动 ,上述开口的缘部与上述球面罩具有大致固定的间隙地与上述球面罩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9-11 319152/20031.一种操纵杆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相对于基架以摆动中心为支点摆动的操纵杆本体;球面罩,为该操纵杆本体所贯通,其外表面形成为以上述摆动中心为大致中心的球面;固定侧板,具有上述操纵杆本体所穿插的开口,且不与上述基板相对移动,上述开口的缘部与上述球面罩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满藤清广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