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的生产方法。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克服现有的大豆肽产品存在的有异味、色泽差、肽纯度低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技术中以豆粕为原料的提取方法包括:脱异味、脱色,加“风味蛋白酶”酶解,酸沉析出未酶解蛋白,分离酶解后的固、液成份,电渗析去除无机盐,树脂提纯与反渗透浓缩,活性炭脱色、脱味,喷雾干燥得成品。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的提取方法包括:溶解蛋白,加风味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杀菌灭酶,过滤、提纯,电渗析除盐,树脂提纯,反渗透浓缩,活性炭脱色,喷雾干燥为产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得到高纯度、无异味、无杂色的大豆低聚肽,提高了产品等级,拓宽了大豆低聚肽产品市场,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优质保健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健食品领域,具体涉及深加工大豆提取保健成分。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大豆肽商品种类繁多,用途广泛,但,无论是以豆粕为原料,还是以分离蛋白为原料生产的大豆肽均存在三大缺陷:(1)酶解蛋白产生的异味,影响食用品质大豆蛋白质酶解后,常产生的特殊的腥、苦、臭味,大豆肽在生产过程,由于无机盐脱除不彻底,残留的NaCl等盐类使大豆肽产成品还保留有一定咸味,作为“食品”或食品添加料,腥、苦、臭、咸等异味,严重影响大豆肽本身的食用品质以及被添加食品的产品质量,不具备食品供人类食用、引发人体味觉愉悦的特点;(2)“肽”纯度低,妨碍“肽”功效的发挥我国大豆肽粉《国家标准》(GB/T22492-2008)规定:“肽含量(以干基计)为55%~80%”,即相对分子质量≤5000的氨基酸残基化合物含量达到55%以上,即可称为“肽”,可见我国“大豆肽”类产品,由于纯度不高,在食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大豆肽的功效的发挥;(3)色泽欠佳,使商品品质下降“大豆肽”纯品,色泽应为纯洁白色,但目前市售商品,由于在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其它物质不彻底,残留的呈色物常使商品大豆肽呈淡褐色或浅黄色,由于色泽欠佳,而使商品形象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大豆粕或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的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的生产方法。克服现有的大豆肽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第一种专利技术中以豆粕为原料提取“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的方法包括:(1)脱除呈异味和呈色物质:将脂肪残留≤2.5%、蛋白含量≥50%、NSI值≥80%的豆粕粉碎成40-60目的粗粉,送入带搅拌器的浸提罐中,再加入浓度在55%~60%的乙醇水溶液,加入量为粕料重7~10倍,保持温度为50℃~60℃,搅拌速度30~60r/min,搅拌时间2~8h;(2)大豆蛋白与呈色、呈异味物分别提取:将完成(1)步骤加入乙醇溶解的混合料液送入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3500-4500r/min左右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流出的液相物为含大豆复合功能因子的溶液,分离留存主要成份为醇不溶蛋白(以干基计蛋白含量≥65%)及少量为非醇溶性纤维素等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固相物,弃有异味、有色液相物或留存深加工提取副产品;(3)回收溶剂乙醇:将(2)步骤经分离机分离所得以醇不溶蛋白为主的潮湿料送入真空干燥器中,真空干燥器的真空度为77.3kpa,温度为70-90℃,处理时间1~1.5h,经真空干燥器所得蒸发乙醇回收至乙醇储罐中,继续循环用于生产;(4)“风味蛋白酶”酶解:将(3)步骤所得乙醇蒸馏回收后干物质浓度为≈20%的混合料液,送入带搅拌器的酶解罐中,加水稀释,稀释干物质浓度为3-7%,边加水边搅拌,搅拌速度30~6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风味蛋白酶”,加酶时搅拌速度减至25-35r/min,加酶量为固形物总量的1%~5%,水温保持50-60℃,pH保持7.2,酶反应时间为3~6h,经过此步骤酶解所得混合液中主要成份为呈溶液状态的肽溶液;(5)去除未酶解的蛋白及其它非水溶性固形物:将(4)步骤所得的不具有腥、臭、苦等异味的酶解蛋白混合液迅速升温至≥80℃,加热处理20-40分钟,进行酶失活处理;(6)“酸沉”析出未酶解蛋白:将(5)步骤所得酶失活混合液泵入酸沉槽中,加食品级盐酸,边加酸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60r/min,混合液pH值调至4.2~4.5,在大豆蛋白等电点条件下,使少量未酶解蛋白呈凝乳状析出;(7)分离酶解后的固、液成份:将(6)步骤经酸沉处理的混合液在搅拌过程泵入离心分离机或过滤分离机将以肽为主的大豆肽水溶液与非水溶性的固形物分离,采用板框压滤机时,压强为0.1~1.0MPa,流速800-1200L/h,助滤剂为硅藻土,滤过液应达到透明的程度,留滤液,弃滤饼或转作肥料、饲料;(8)电渗析去除无机盐将(7)步骤获得的透明清液加水调至浓度为2%,泵入离子交换设备,使溶液中的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分别吸附于离子交换设备,使用电渗析装置时进料泵压强为0.15-0.25Mpa、电流18A~20A,溶液通过后,物料的电导率应≤300μs/cm2;(9)树脂提纯与反渗透浓缩将经步骤(8)电渗析除盐得到的电导率达到100~300μs/cm2的料液送入非极性CAD40树脂柱中,通过CAD40树脂柱的液相物为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溶液,泵入φ≤10-10m反渗透(RO)装置,流出液为纯水,可循环用于生产,截留液为浓度≈10%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浓缩液;(10)活性炭脱色、脱味将(9)步骤所得大豆低聚肽浓缩液加入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粒加入量约为浓缩液的1-3%,经活性碳吸附脱色后的浓缩液,再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可得到无色的浓浆液;(11)喷雾干燥将(10)步骤得到的无色、无异味、透明溶液,经φ≤10-7微孔(MF)过滤后送入压力式喷雾干燥塔中,塔的进口温度为170°~180℃、出口温度为70°~80℃,料液经喷雾干燥塔处理后所得产品,即为无异味、肽纯度≥90%、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肽成份含量≥80%的“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粉”。第二种专利技术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提取“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的方法包括:(1)溶解蛋白将大豆分离蛋白投入带搅拌器的溶解罐中,边投入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60r/min,分离蛋白与水比例为5:90~100,水温保持在50~60℃之间,搅拌30~120min;(2)加风味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向经步骤(1)处理、呈溶解状态的混合液体中加入风味蛋白酶,加酶量为分离蛋白重量的1%~5%,水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继续搅拌4~6h;(3)杀菌灭酶将经(2)步骤完成酶解的蛋白液,进行加热处理,加热温度为80~90℃,同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约30min;(4)过滤、提纯将经步骤(3)的酶解蛋白液降温至40℃以下,加食品级盐酸调至大豆蛋白等电点pH4.2~4.5,在搅拌40r~60r/min条件下使未酶解的大豆蛋白沉析;再将经等电酸沉处理的混合液送入板框过滤机或离心过滤机,使用板框过滤机时,压强为0.1~1.0MPa,流速为1000L/h,助滤剂为硅藻土,使混合液经过滤分离或离心分离所得的液相物(酶解大豆肽液)均以达到透明水平为度,留滤液,弃截留的固相物或转作饲料或肥料;(5)电渗析除盐...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豆粕为原料生产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脱除呈异味和呈色物质:将脂肪残留≤2.5%、蛋白含量≥50%、NSI值≥80%的豆粕粉碎成40‑60目的粗粉,送入带搅拌器的浸提罐中,再加入浓度在55%~60%的乙醇水溶液,加入量为粕料重7~10倍,保持温度为50℃~60℃,搅拌速度30~60r/min,搅拌时间2~8h;(2)大豆蛋白与呈色、呈异味物分别提取:将完成(1)步骤加入乙醇溶解的混合料液送入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3500‑4500r/min左右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流出的液相物为含大豆复合功能因子的溶液,分离留存主要成份为醇不溶蛋白(以干基计蛋白含量≥65%)及少量为非醇溶性纤维素等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固相物,弃有异味、有色液相物或留存深加工提取副产品;(3)回收溶剂乙醇:将(2)步骤经分离机分离所得以醇不溶蛋白为主的潮湿料送入真空干燥器中,真空干燥器的真空度为77.3kpa,温度为70‑90℃,处理时间1~1.5h,经真空干燥器所得蒸发乙醇回收至乙醇储罐中,继续循环用于生产;(4)“风味蛋白酶”酶解:将(3)步骤所得干物质浓度为≈20%的混合料液,送入带搅拌器的酶解罐中,加水稀释,稀释干物质浓度为3‑7%,边加水边搅拌,搅拌速度30~6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风味蛋白酶”,加酶时搅拌速度减至25‑35r/min,加酶量为固形物总量的1%~5%,水温保持50‑60℃,pH保持7.2,酶反应时间为3~6h,经过此步骤酶解所得混合液中主要成份为呈溶液状态的肽溶液;(5)去除未酶解的蛋白及其它非水溶性固形物:将(4)步骤所得的不具有腥、臭、苦等异味的酶解蛋白混合液迅速升温至≥80℃,加热处理20‑40分钟,进行酶失活处理;(6)“酸沉”析出未酶解蛋白:将(5)步骤所得酶失活混合液泵入酸沉槽中,加食品级盐酸,边加酸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60r/min,混合液pH值调至4.2~4.5,在大豆蛋白等电点条件下,使少量未酶解蛋白呈凝乳状析出;(7)分离酶解后的固、液成份:将(6)步骤经酸沉处理的混合液在搅拌过程泵入离心分离机或过滤分离机将以肽为主的大豆肽水溶液与非水溶性的固形物分离,采用板框压滤机时,压强为0.1~1.0MPa,流速800‑1200L/h,助滤剂为硅藻土,滤过液应达到透明的程度,留滤液,弃滤饼或转作肥料、饲料;(8)电渗析去除无机盐将(7)步骤获得的透明清液加水调至浓度为2%,泵入离子交换设备,使溶液中的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分别吸附于离子交换设备,使用电渗析装置时进料泵压强为0.15‑0.25Mpa、电流18A~20A ,溶液通过后,物料的电导率应 ≤300μs/cm2;(9)树脂提纯与反渗透浓缩将经步骤(8)电渗析除盐得到的电导率达到100~300μs/cm2的料液送入非极性CAD40树脂柱中,通过CAD40树脂柱的液相物为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溶液,泵入φ≤10‑10m反渗透(RO)装置,流出液为纯水,可循环用于生产,截留液为浓度≈10%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浓缩液;(10)活性炭脱色、脱味将(9)步骤所得大豆低聚肽浓缩液加入活性炭脱色,活性炭粒加入量约为浓缩液的1‑3%,经活性碳吸附脱色后的浓缩液,再经板框压滤机过滤,可得到无色的浓浆液;(11)喷雾干燥将(10)步骤得到的无色、无异味、透明溶液,经φ≤10‑7微孔(MF)过滤后送入压力式喷雾干燥塔中,塔的进口温度为170°~180℃、出口温度为70°~80℃,料液经喷雾干燥塔处理后所得产品,即为无异味、肽纯度≥90%、相对分子质量≤1000的肽成份含量≥80%的“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豆粕为原料生产无异味、高纯度大豆低聚肽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脱除呈异味和呈色物质:
将脂肪残留≤2.5%、蛋白含量≥50%、NSI值≥80%的豆粕粉碎成40-60目的粗粉,送入带搅拌器的浸提罐中,再加入浓度在55%~60%的乙醇水溶液,加入量为粕料重7~10倍,保持温度为50℃~60℃,搅拌速度30~60r/min,搅拌时间2~8h;
(2)大豆蛋白与呈色、呈异味物分别提取:
将完成(1)步骤加入乙醇溶解的混合料液送入离心分离机中,在转速3500-4500r/min左右条件下,进行离心分离,流出的液相物为含大豆复合功能因子的溶液,分离留存主要成份为醇不溶蛋白(以干基计蛋白含量≥65%)及少量为非醇溶性纤维素等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的固相物,弃有异味、有色液相物或留存深加工提取副产品;
(3)回收溶剂乙醇:
将(2)步骤经分离机分离所得以醇不溶蛋白为主的潮湿料送入真空干燥器中,真空干燥器的真空度为77.3kpa,温度为70-90℃,处理时间1~1.5h,经真空干燥器所得蒸发乙醇回收至乙醇储罐中,继续循环用于生产;
(4)“风味蛋白酶”酶解:
将(3)步骤所得干物质浓度为≈20%的混合料液,送入带搅拌器的酶解罐中,加水稀释,稀释干物质浓度为3-7%,边加水边搅拌,搅拌速度30~60r/min,搅拌均匀后,加入“风味蛋白酶”,加酶时搅拌速度减至25-35r/min,加酶量为固形物总量的1%~5%,水温保持50-60℃,pH保持7.2,酶反应时间为3~6h,经过此步骤酶解所得混合液中主要成份为呈溶液状态的肽溶液;
(5)去除未酶解的蛋白及其它非水溶性固形物:
将(4)步骤所得的不具有腥、臭、苦等异味的酶解蛋白混合液迅速升温至≥80℃,加热处理20-40分钟,进行酶失活处理;
(6)“酸沉”析出未酶解蛋白:
将(5)步骤所得酶失活混合液泵入酸沉槽中,加食品级盐酸,边加酸边搅拌,搅拌速度为30~60r/min,混合液pH值调至4.2~4.5,在大豆蛋白等电点条件下,使少量未酶解蛋白呈凝乳状析出;
(7)分离酶解后的固、液成份:
将(6)步骤经酸沉处理的混合液在搅拌过程泵入离心分离机或过滤分离机将以肽为主的大豆肽水溶液与非水溶性的固形物分离,采用板框压滤机时,压强为0.1~1.0MPa,流速800-1200L/h,助滤剂为硅藻土,滤过液应达到透明的程度,留滤液,弃滤饼或转作肥料、饲料;
(8)电渗析去除无机盐
将(7)步骤获得的透明清液加水调至浓度为2%,泵入离子交换设备,使溶液中的酸根离子与金属离子分别吸附于离子交换设备,使用电渗析装置时进料泵压强为0.15-0.25Mpa、电流18A~20A ,溶液通过后,物料的电导率应 ≤300μs/cm2;
(9)树脂提纯与反渗透浓缩
将经步骤(8)电渗析除盐得到的电导率达到100~300μs/cm2的料液送入非极性CAD40树脂柱中,通过CAD40树脂柱的液相物为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溶液,泵入φ≤10-10m反渗透(RO)装置,流出液为纯水,可循环用于生产,截留液为浓度≈10%的高纯度大豆低聚肽浓缩液;
(10)活性炭脱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和,徐国庆,高长城,李玉馨,雷海容,刘雷,刘辉,许伟良,梁洪祥,宛淑芳,周书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