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770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其中,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轴承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气流经排气轴承座先进入机体,后从机体流出,延长了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具有该压缩机排气结构的螺杆压缩机,以及具有该螺杆压缩机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半封闭的螺杆压缩机,当压缩机没有内置油分芯时,用油分桶将排气轴承座包围起来,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此时,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排气轴承座进入油分桶内部,再经油分桶的排出口排出压缩机。由于压缩机不含内置油分芯,油分桶的排出口必须处于油分桶的下部,以便排气中携带的冷冻油能顺利排出压缩机。而对于下置滑阀结构的螺杆压缩机,排气轴承座的排出口一般处于排气轴承座的下部。这种情况下,排气轴承座的排出口与油分桶的排出口距离过近,无法充分发挥油分桶隔绝噪声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其能有效降低气流脉动的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其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轴承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腔的腔内与第二排气腔的腔内相对,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部分所述第二排气腔重合,所述第二排气腔未与所述第一排气腔重合的部位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气腔包括轴承排气口和轴承排出腔,所述轴承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轴向设置,所述轴承排出腔设置在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进气侧的端面上,所述轴承排气口与所述轴承排出腔连通。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排气口设置在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阳转子轴承腔和阴转子轴承腔的下方,且位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滑阀腔的排气端位置。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轴承排出腔位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的阳转子轴承腔的下侧,所述第二排气腔位于所述机体上的阳转子腔的下侧。 在一优选或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排气轴承座上所述轴承排出腔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通过所述挡板能够使所述轴承排出腔内的气流进入所述第二排气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螺杆压缩机,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压缩机排气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螺杆压缩机。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排气轴承座上设置第一排气腔,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排气轴承座与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排气轴承座和机体的结构相配合,使排气气流经排气轴承座的第一排气腔,先流入机体的第二排气腔,再由第二排气腔进入第三排气腔,最后通过第三排气腔进入油分桶的排出口排出,增加了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与机体的装配轴测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与机体装配后排气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与机体装配后进气端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排气轴承座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中机体的排气端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螺杆压缩机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在该示意性实施例中,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排气轴承座1、机体2和油分桶5(如图6所示),排气轴承座I设置在机体2的排气端,油分桶5将排气轴承座I罩设在内,且油分桶5与机体2连接。排气轴承座I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机体2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21,排气轴承座I与油分桶5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第一排气腔与第二排气腔21流体连通,第二排气腔21与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第三排气腔与油分桶5的排出口 51流体连通。气流通过第一排气腔进入第二排气腔21,然后从第二排气腔21进入第三排气腔,最后从油分桶5的排出口 51排出,增加了气流的流动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在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的示意性实施例中,第一排气腔的腔内与第二排气腔21的腔内相对,且第一排气腔与部分第二排气腔21重合,第二排气腔21未与第一排气腔重合的部位形成气流通道3,气流通道3连通第三排气腔。气流通过第一排气腔进入第二排气腔21,然后从第二排气腔21经气流通道3流入第三排气腔。 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排气结构使排气轴承座I排出的气流先进入机体2,后从机体2进入油分桶5,最后流出,延长了气流的流通路径,有利于隔绝气流噪音,减缓气流脉动。 下面对本技术示意性实施例中提供的排气轴承座I和机体2的结构进行具体详细的说明。 如图4所示,排气轴承座I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阳转子轴承腔13、阴转子轴承腔14和滑阀腔15,其中,第一排气腔包括轴承排出腔11和轴承排气口 12。轴承排气口 12沿排气轴承座I的轴向设置,轴承排气口 12位于阳转子轴承腔13和阴转子轴承腔14的下方,且位于滑阀腔15排气端的位置。轴承排出腔11设置在排气轴承座I的进气一侧的端面上,且连通轴承排气口 12。转子腔的高压气体经轴承排气口 12进入排气轴承座1,再经排气轴承座I上的轴承排出腔11从排气轴承座I排出。 上述示意性实施例中,排气轴承座I的轴承排出腔11设置在排气轴承座I的进气一侧的端面上,在排气轴承座I上轴承排出腔11所在的位置设置有挡板4(如图1所示),通过挡板4能够使轴承排出腔11内的气流进入第二排气腔21。 如图5所示,机体2上具有第二排气腔21、阳转子腔22、滑阀腔23和阴转子腔24。第二排气腔21设置在机体2的排气端面上,与轴承排出腔11的位置相对应。第二排气腔21与吸气端和转子腔,以及滑阀腔23是隔开的,且可以通过隔板隔开。轴承排出腔11与第二排气腔21面对面扣在一起,轴承排出腔11与部分第二排气腔21重叠,第二排气腔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轴承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的排气端的排气轴承座,以及罩设所述排气轴承座的油分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排气腔,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第二排气腔,所述排气轴承座与所述油分桶内壁之间形成第三排气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所述第二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二排气腔与所述第三排气腔流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与所述油分桶的排出口流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腔的腔内与第二排气腔的腔内相对,且所述第一排气腔与部分所述第二排气腔重合,所述第二排气腔未与所述第一排气腔重合的部位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排气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腔包括轴承排气口和轴承排出腔,所述轴承排气口沿所述排气轴承座的轴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侨明李日华张天翼夏光辉谭功胜蔺维君龙浩毕雨时彭延海许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