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3313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漆包线的涂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设有对每头行线进行多道涂漆的涂漆模具以及向涂漆模具供应漆液的供漆装置,各涂漆模具在其模孔轴向上呈平行且水平布置,第一道和最后一道涂漆工序处涂漆模具的进线口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漆液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具备供待涂漆铜线通过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和出线端的布置位置低于容纳盒内漆液的最大容纳高度;各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轴线与对应的涂漆模具进线口轴线同轴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容纳盒作为铜线的预备涂覆单元,有效保证了漆包线在涂漆工艺处的涂漆稳定性,确保漆包线自身的良好漆膜涂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漆包线涂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保持漆包线加工时的良好涂漆效果的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由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等工艺制成。在传统漆包线制作工艺中,模具法涂漆是最为广泛使用的涂漆工艺。模具法涂漆使用涂漆模具构成固定模具;在进行模具法涂漆时,在涂漆模具之前布置出漆口,且该出漆口位于待涂漆铜线的行进路径处,漆液由漆箱内经过漆泵泵至出漆口处。铜线在高速行进时,首先经过上述出漆口,在漆液的不断供应和铜线的高速行进力下,其表层被均匀裹覆一层漆液。夹带漆液的铜线再经过涂漆模具的模孔,从而依靠涂漆模具内模孔处预定的通行孔径来刮除多余漆液,以实现基于铜线的指定厚度的漆液涂覆效果。被涂漆模具的模孔截取下来的多余漆液,由涂漆模具的大口径端也即接近出漆口的一端端部溢出,沿机架回流至回漆通道,并最终过滤和返流至漆箱内以二次利用。由于模具法涂漆能根据不用的线规和裸铜线的屈服强度来选择对应模孔尺寸的模具,其涂膜厚度可控而精度高,极为符合目前普遍使用的高速漆包机的高效率工作需求。随着社会生产的日渐快节奏,模具法涂漆被愈加广泛的使用,然而,其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开始慢慢凸显出来:由于在使用模具法涂漆进行涂漆操作时,铜线是持续高速行进并需要不断的在出漆口夹裹漆液的,也就是说,整个输漆通道对于出漆口的源源不断的漆液供给至关重要。由于偶而存在的调整漆泵供漆阀门时的漆压波动乃至部分氧化皮等异物可能瞬时堵塞输漆通道,往往导致输漆通道内出现无漆或少漆段。反映在出漆口时,即会产生某段铜线裹漆过少甚至无法顺利裹漆的状况,进而导致该段铜线经过涂漆模具时,出现铜线未涂漆或产生其他涂漆不良现象。而且由于上述漆压波动和堵塞现象是瞬间发生,后续的铜线又会正常裹漆,而该问题段的铜线则会马上进入下一道操作工序,因此上述问题极难发现,导致后续产品的使用隐患性极大,进而对企业的产品信誉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而实用的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其可有效保证漆包线在涂漆工艺处的涂漆稳定性,确保漆包线自身的良好漆膜涂覆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所述涂漆设备上设有对每头行线进行多道涂漆的涂漆模具以及向涂漆模具供应漆液的供漆装置,各涂漆模具在其模孔轴向上呈平行且水平布置,第一道和最后一道涂漆工序处涂漆模具的进线口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漆液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上具备供待涂漆铜线通过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的长度不小于20mm;所述进线端和出线端的布置位置低于容纳盒内漆液的最大容纳高度;各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轴线与对应的涂漆模具进线口轴线同轴布置。容纳盒与涂漆模具的进线口连通布置;所述供漆装置至少包括布置于涂漆模具进线口处的出漆口,所述出漆口外形呈中空圆柱状构造且其中空内腔构成连通外部漆箱的输漆通道,出漆口的出漆端位于铜线的行进路径处;所述出漆口位于容纳盒所围合而成的空间区域内,容纳盒盒底预留有供出漆口穿过的通孔。所述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所处侧壁为棉质板或毛毡板。容纳盒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的长度为25~30mm。所述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为沿所对应的侧壁凹设的凹槽状构造,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的槽底呈现弧形面状且其弧面状槽底的轴线位于铜线的行进路径处。容纳盒还包括夹板,所述夹板至少位于出线端所在侧壁的两侧处并夹持该侧壁布置,夹板底部固接于容纳盒盒底处且其高度低于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高度,侧壁与夹板间构成插接式的可拆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目前的模具法涂漆的基础上,通过第一道涂漆工序和最后一道涂漆工序处的容纳盒的设置,从而使其成为布置于涂漆模具之前的预备涂漆部件,进而确保待涂漆铜线的高质量漆层涂覆效果。正常情况下,待涂漆铜线经过出漆口被裹覆漆液,随之再经由容纳盒,最后进入涂漆模具内实现多余漆液刮除效果,此时容纳盒的不产生额外作用。而当因调整供漆阀门时的漆压波动乃至氧化皮等异物的瞬时堵塞并产生涂漆不良的现象时,待涂漆铜线虽然不再由出漆口获得漆液,然而当其必然的经过盛满漆液的容纳盒时,同样仍会达到漆液的铜线表面裹覆效果,进而完全杜绝目前因调整供漆阀门时的漆压波动乃至氧化皮等异物的瞬时堵塞并产生涂漆不良的现象。2)、容纳盒的漆液获取通道,可以是专门设置外部供漆组件,而优选的,本技术的容纳盒囊括出漆口和涂漆模具的进线口。也就是说,此时容纳盒的漆液获取方式,一方面可得自出漆口的多余溢出漆液,也可来自涂漆模具进线口处铜线上的多余被刮除的漆液。其漆液溢出后首先进入涂漆盒内,从而优先保证涂漆盒的漆液液面高度,溢出涂漆盒的部分漆液再经过传统的回漆通道并最终过滤和返流至漆箱内以重复利用,其使用成本更低。容纳盒底部的通孔布置,为出漆口的通行提供了避让空间,通孔或为口径与出漆口直径一致的圆孔状,或为可一次囊括多个出漆口的长度方向平行多个出漆口的布置方向的腰形孔状,以实现出漆口与容纳盒间的互不干涉为准,此处就不再赘述。区别于传统的漆液回流路径,本技术实现了回流漆液的二次利用,不但低成本和高效能的保证了对于容纳盒内漆液的源源不断的供给功能。同时,原本“悬空”的仅依靠铜线高速行进而带动漆液进行涂覆的工作流程,转变为铜线在经过出漆口后,始终处于“饱和”的漆液环境中行进,最终进入涂漆模具内,铜线的表面漆液涂覆效果显然更佳。3)、棉质板或毛毡板的采用,利用其自身的毛细作用。一方面利用其作为堤坝,而保证对于容纳盒内漆液高度的保持效果。同时,在铜线经过上述侧壁时,还可起到对于铜线的表面涂刷作用,从而增加漆液与铜线表面的浸润涂覆效果,确保其漆层的均匀涂覆性和附着性,一举多得。4)、容纳盒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可设置成凹槽状结构,以便于后期的铜线换线操作。每当需要进行铜线换线时,直接通过将铜线沿容纳盒的凹槽状进线端和出线端放入,再穿过相应的涂漆模具即可,从而避免了孔式进线端和出线端所带来的多次繁复穿设状况,其换线效率显然更高。由于漆液的自身粘度,也不至于沿上述凹槽过多流出,从而也就保证了容纳盒内的漆液始终处于既定的漆液高度处;尤其是使用棉质或毛毡材料构成侧壁时,无论进线端和出线端为槽状还是孔状,由于自身的毛细现象和漆液自身粘度彼此作用,其内漆液高度的保持效果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所述涂漆设备上设有对每头行线进行多道涂漆的涂漆模具(10)以及向涂漆模具供应漆液的供漆装置,各涂漆模具(10)在其模孔轴向上呈平行且水平布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道和最后一道涂漆工序处涂漆模具(10)的进线口处设置有用于容纳漆液的容纳盒(20);所述容纳盒(20)上具备供待涂漆铜线(a)通过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的长度不小于20mm;所述进线端和出线端的布置位置低于容纳盒(20)内漆液的最大容纳高度;各容纳盒(20)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轴线与对应的涂漆模具(10)进线口轴线同轴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所述涂漆设备上设有对每头
行线进行多道涂漆的涂漆模具(10)以及向涂漆模具供应漆液的供漆装
置,各涂漆模具(10)在其模孔轴向上呈平行且水平布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道和最后一道涂漆工序处涂漆模具(10)的进线口处设置有用于容
纳漆液的容纳盒(20);所述容纳盒(20)上具备供待涂漆铜线(a)通
过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的长度不小于20mm;所述进
线端和出线端的布置位置低于容纳盒(20)内漆液的最大容纳高度;各
容纳盒(20)的进线端和出线端轴线与对应的涂漆模具(10)进线口轴
线同轴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高速漆包机用铜线涂漆设备,其特
征在于:容纳盒(20)与涂漆模具(10)的进线口连通布置;所述供漆
装置至少包括布置于涂漆模具(10)进线口处的出漆口(30),所述出
漆口(30)外形呈中空圆柱状构造且其中空内腔构成连通外部漆箱的输
漆通道,出漆口(30)的出漆端位于铜线的行进路径处;所述出漆口(30)
位于容纳盒(20)所围合而成的空间区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保信陈荣郑守国袁平刘盛平艾学举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