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2100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反应釜,其包括中空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中部的搅拌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包括横管及竖管,所述横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竖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侧边,所述横管不与所述竖管连接的一端为一贯通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用于输送冷气或热气调节釜体内的温度,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可同时输送冷气或热气,加快温度的调节;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防止反应物掉入而堵塞输气管,均匀的分布在釜体内部的输气管易于控制所有的反应物的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反应釜,其包括中空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中部的搅拌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包括横管及竖管,所述横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竖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侧边,所述横管不与所述竖管连接的一端为一贯通的开口。本技术在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用于输送冷气或热气调节釜体内的温度,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可同时输送冷气或热气,加快温度的调节;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防止反应物掉入而堵塞输气管,均匀的分布在釜体内部的输气管易于控制所有的反应物的温度。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专利说明】 一种温控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容器,具体涉及一种温控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其内设置有用于搅拌、加速反应进行的搅拌桨。反应溶液及固体反应物在搅拌浆的作用下,在反应釜内混合、反应。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大量的废旧电路板、线路板越来越多,废旧电路板和线路板上均包括大量的金、银、铜等贵重金属,如果不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既浪费大量的宝贵资源,同时也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对线路板上的贵金属的回收,基本上都是先将线路板进行粉碎,然后利用电解铜进行溶解,将金属溶解到电解铜溶液中,从而进行下一步回收。通常用于溶解的反应装置,又称耐腐蚀的反应釜,它通过线路板和电解铜溶液在其内腔中反应,从而溶解贵金属。溶解反应时电解铜溶液的温度对溶解反应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经过试验,80摄氏度左右是反应最佳的温度。而溶解的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使得电解铜溶液的温度会大大高于80度,因此,必须进行温控处理。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反应釜内腔或外壁上设置螺旋形冷却水管,通过连接外部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处理,但是这些方法都有着或大或小的不足,由于螺旋管的综合面积过大,放置在釜体内易于被腐蚀且更换的成本也过高,而放在外壁上冷却效果却不是很好,所以极大的降低了生产效率,损失了利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温控反应釜。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温控反应釜,其包括中空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中部的搅拌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包括横管及竖管,所述横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竖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侧边,所述横管不与所述竖管连接的一端为一贯通的开口。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反应釜进一步包括所述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反应釜进一步包括所述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反应釜进一步包括所述输气管至少设有2个,所述输气管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釜体内部。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反应釜进一步包括所述搅拌柱下部设置有至少2个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搅拌叶。 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温控反应釜进一步包括所述釜体顶部还设有一有驱动所述搅拌柱旋转的电机,所述搅拌柱顶部和所述电机相连接。 本技术的温控反应釜在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用于输送冷气或热气调节釜体内的温度,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可同时输送冷气或热气,加快温度的调节;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防止反应物掉入而堵塞输气管,均匀的分布在釜体内部的输气管易于控制所有的反应物的温度;搅拌桨用于搅动反应物,多个搅拌叶更易于充分的搅动反应物,电机用于驱动反应物旋转。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温控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温控反应釜,其包括中空的釜体I和设置在釜体I中部的搅拌柱2,釜体I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5,输气管5包括横管51及竖管52,横管51设于爸体I内壁的底部,竖管52设于爸体I内壁的侧边,横管51不与竖管52连接的一端为一贯通的开口 6,开口 6处设有一层过滤网7。 横管51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8,输气管5至少设有2个,本实施例中采用了 2个输气管5,输气管5均匀的分布在釜体I内部,搅拌柱2下部设置有至少2个的搅拌桨3,本实施例中采用了 2个搅拌桨3,搅拌桨3包括多个搅拌叶4,釜体I顶部还设有一有驱动搅拌柱2旋转的电机9,搅拌柱2顶部和电机9相连接。 本技术的温控反应釜在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用于输送冷气或热气调节釜体内的温度,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可同时输送冷气或热气,加快温度的调节;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防止反应物掉入而堵塞输气管,均匀的分布在釜体内部的输气管易于控制所有的反应物的温度;搅拌桨用于搅动反应物,多个搅拌叶更易于充分的搅动反应物,电机用于驱动反应物旋转。且当输气管受到腐蚀时,便可及时取出更换,“L”型输气管使用材料较少,更换方便,较螺旋管来说节约了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温控反应釜,其包括中空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中部的搅拌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包括横管及竖管,所述横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竖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侧边,所述横管不与所述竖管连接的一端为一贯通的开口,所述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所述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至少设有2个,所述输气管均匀的分布在所述釜体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温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柱下部设置有至少2个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多个搅拌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温控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顶部还设有一有驱动所述搅拌柱旋转的电机,所述搅拌柱顶部和所述电机相连接。【文档编号】B01J19/18GK204093437SQ201420213986【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专利技术者】范祥荣 申请人: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控反应釜,其包括中空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中部的搅拌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内壁上设置有多个“L”型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包括横管及竖管,所述横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竖管设于所述釜体内壁的侧边,所述横管不与所述竖管连接的一端为一贯通的开口,所述横管顶部设置有数个贯通的通孔,所述开口处设有一层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祥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金翔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