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0148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4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包括支臂、橡胶主簧、悬置支架,橡胶主簧包括外管、内芯子和橡胶体,外管、内芯子、橡胶体三者硫化为一体,橡胶主簧通过外管与悬置支架过盈配合,支臂与内芯子内壁过盈配合,内芯子为异形设计且支臂与内芯子内壁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其中,支臂与内芯子均采用金属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其结构简单、易于控制动力总成位移、支臂拔出力大、支臂压入过程中不会产生回弹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
,尤其涉及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对汽车性能各方面的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体现在节能、环保、安全性能及降低成本上。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行使速度的提高,对悬置的强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规支臂与悬置的连接方式是通过橡胶过盈配合,形成对支臂的固定,也有部分采用通过与橡胶过盈再与内芯子卡扣铆接或通过在支臂上攻螺纹,用螺栓进行连接。上述支臂与悬置的连接方式存在拔出力过小,支臂压入时易产生回弹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其支臂拔出力大,支臂压入过程中不会产生回弹。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包括支臂、橡胶主簧、悬置支架,橡胶主簧包括外管、内芯子和橡胶体,外管、内芯子、橡胶体三者硫化为一体,橡胶主簧通过外管与悬置支架过盈配合,支臂与内芯子内壁过盈配合,内芯子为异形设计且支臂与内芯子内壁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其中,支臂与内芯子均采用金属制成。 优选地,内芯子采用20#拉管制成,结构采用异形。 优选地,支臂采用压铸铝制作。 本专利技术中,橡胶主簧与支臂之间纯粹通过内芯子与支臂过盈配合进行固定,从而将支臂拨出,需要克服金属与金属过盈配合形成的阻力,大大增强了支臂拔出力,同时在支臂压入的过程中,由于不会与橡胶体产生接触,从而避免了支臂压入过程中产生回弹,提高了尺寸精确性;内芯子设计为异形,可以满足整个悬置装置各方向限位,控制动力总成位移;同时支臂与内芯子内壁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控制支臂与内芯子装配后产生转动,实现对支臂的多方向限位并能使支臂与内芯子的过盈配合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支臂拔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包括支臂2、橡胶主簧、悬置支架5,橡胶主簧包括外管1、内芯子3和橡胶体4,其中,内芯子3采用20#拉管制成,支臂2采用压铸铝制作;外管1、内芯子3、橡胶体4三者硫化为一体,橡胶主簧通过外管I与悬置支架5过盈配合,支臂2与内芯子3内壁过盈配合,由于内芯子3内壁不硫化橡胶,橡胶主簧与支臂2之间纯粹通过内芯子3与支臂2过盈配合进行固定,从而将支臂2拨出,需要克服金属与金属过盈配合形成的阻力,大大增强了支臂2拔出力,同时在支臂2压入的过程中,由于不会与橡胶体4产生接触,从而避免了支臂2压入过程中产生回弹,提高了尺寸精确性;内芯子3为异形设计,支臂2与内芯子3内壁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内芯子3设计为异形,可以满足整个悬置装置各方向限位,控制动力总成位移;同时,支臂2与内芯子3内壁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可以控制支臂与内芯子装配后产生转动,实现对支臂2的多方向限位并能使支臂2与内芯子3的过盈配合更加紧密,从而进一步增强支臂2拔出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臂(2)、橡胶主簧、悬置支架(5),橡胶主簧包括外管(1)、内芯子(3)和橡胶体(4),外管(1)、内芯子(3)、橡胶体(4)三者硫化为一体,橡胶主簧通过外管(1)与悬置支架(5)过盈配合,支臂(2)与内芯子(3)内壁过盈配合,内芯子(3)为异形结构且支臂(2)与内芯子(3)内壁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匹配;其中,支臂(2)与内芯子(3)均采用金属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臂与内芯压入式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臂(2)、橡胶主簧、悬置支架(5),橡胶主簧包括外管(I)、内芯子(3)和橡胶体(4),外管(I)、内芯子(3)、橡胶体(4)三者硫化为一体,橡胶主簧通过外管(I)与悬置支架(5)过盈配合,支臂(2)与内芯子(3)内壁过盈配合,内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江李岚
申请(专利权)人: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