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2146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1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电源端通过并联的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连接至控制信号端,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连接至信号输出端,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通过第三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七电阻和第四电容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振荡器的累积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荡电路,尤其是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
技术介绍
振荡器是为电子电路提供标准时间节拍的部件,其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现有的振荡器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较明显的累积误差,这就需要定期进行校准,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减小了振荡器的累积误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电源端通过并联的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连接至控制信号端,电源端通过第一电阻连接至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接地,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连接至信号输出端,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之间通过第三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第七电阻和第四电容连接至三极管的集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电源端(P)通过并联的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连接至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至控制信号端(S),电源端(P)通过第一电阻(R1)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连接至信号输出端(OUT),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之间通过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R6)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宽电压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电源端(P)通过并联的第
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1)连接至三极管(Q)的集电极,三极管(Q)
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连接至控制信号端(S),电源端(P)通过第
一电阻(R1)连接至三极管(Q)的基极,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第
二电阻(R2)接地,三极管(Q)的集电极通过串联的第三电阻(R3)和
第四电阻(R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布游平梁小江苏攀张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创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