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86973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3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第一音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二音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三运放的输出端作为音频混响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对于不同频段音频之间的混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音频混响
,尤其是一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
技术介绍
为了使音频获得较好的层次感和播放效果,需要对音频进行混响处理。中国技术专利CN 202013732U和CN 203039880 U分别公开了两种不同的音频混响电路,可以提高音频播放的立体感。但是,这类混响电路都存在不同频段音频间干扰较大,致使混响频域较窄,无法适应多模式的音频混响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对于不同频段音频之间的混音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第一音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连接至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至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二音频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连接至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和第三电容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三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接地,第三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连接至第三运放的输出端,第三运放的输出端作为音频混响输出端,第三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连接至第四运放的反向输入端,第四运放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接地,第四运放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十三电阻和第四电容连接至第四运放的输出端,第十一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容,第四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第十四电阻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连接至高电平,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连接至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之间,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接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组成的不同的滤波电路,对不同频率的音频信号进行过滤处理,降低不同频率音频间的相互干扰。不同频率的音频通过第三运放进行混合输出,第四运放对输出信号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反馈至两个滤波电路,从而形成整个混响电路的闭环自动微调,进一步降低不同频段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不同频段音频之间的混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路图。图中:A1、第一运放;A2、第二运放;A3、第三运放;A4、第四运放;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R9、第九电阻;R10、第十电阻;R11、第^^一电阻;R12、第十二电阻;R13、第十三电阻;R14、第十四电阻;R15、第十五电阻;R16、第十六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IN1、第一音频输入端;IN2、第二音频输入端;0UT、音频混响输出端;VCC、高电平;Q1、第一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音频输入端IN1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二音频输入端IN2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作为音频混响输出端0UT,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阻R11连接至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第四运放A4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四电容C4连接至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高电平VCC,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至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其中,第一电阻R1为250k Ω,第二电阻R2为200k Ω,第三电阻R3为50kQ,第四电阻R4为75kQ,第五电阻R5为130kQ,第六电阻R6为100k Ω,第七电阻R7为150k Ω,第八电阻R8为150k Ω,第九电阻R9为230k Ω,第十电阻R10为80k Ω,第^^一电阻R11为300k Ω,第十二电阻R12为265k Ω,第十三电阻R13为35k Ω,第十四电阻R14为120k Ω,第十五电阻R15为100kQ,第十六电阻R16为55kQ。第一电容Cl为95 μ F,第二电容C2为170 μ F,第三电容C3为120 μ F,第四电容C4为220 μ F,第五电容C5为140 μ F,第六电容C6为550 yF,第七电容C7为400 yF。高电平VCC为12V。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音频输入端(IN1)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二音频输入端(IN2)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模式音频混响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音频输入端(IN1)通过串联的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第一运放(A1)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通过第十六电阻(R16)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连接至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第二音频输入端(IN2)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第二运放(A2)的反向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第六电阻(R6)和第三电容(C3)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一运放(A1)的输出端通过第七电阻(R7)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R8)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第三运放(A3)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R9)接地,第三运放(A3)的反向输入端通过第十电阻(R10)连接至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作为音频混响输出端(OUT),第三运放(A3)的输出端通过第十一电阻(R11)连接至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第四运放(A4)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第十二电阻(R12)接地,第四运放(A4)的反向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四电容(C4)连接至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第十一电阻(R11)的两端并联有第五电容(C5),第四运放(A4)的输出端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分别连接至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十五电阻(R15)连接至高电平(VCC),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第六电容(C6)连接至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之间,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运放(A2)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通过第七电容(C7)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江苏攀游平李德布张军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创成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