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9278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2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属于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包括上模本体,上模本体的左下部水平设置有注塑通道,在上模本体上部设置有一块用于上模本体加热的加热铝块,在上模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凹槽,加热铝块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在加热铝块中部横向开设有一个加热腔,在加热腔内横向设置有一块安装板,在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在加热腔下方的加热铝块中横向开设有一个冷却水腔,在注塑通道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在注塑通道上方的上模本体上穿装有电加热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结构简单,其上模本体均匀受热,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安装方便,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属于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在CPU等风扇叶生产中,常用的就是注塑法,生产效率快,通常采用的模具如果是批量生产时其结构较复杂,结构较复杂的时候,在设计时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如:1、力口热的均匀性;2、排气孔分布;3、进料口分布,如果上述问题处理不好就会降低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热均匀,避免了因加热不均而影响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 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包括上模本体,上模本体的左下部水平设置有注塑通道,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本体上部设置有一块用于上模本体加热的加热铝块,在上模本体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凹槽,加热铝块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在加热铝块中部横向开设有一个加热腔,在加热腔内横向设置有一块安装板,安装板与加热铝块之间为抽屉式配合,在安装板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电加热丝通过陶瓷管安装在安装板底部,电加热丝在安装板底部呈S型分布,在加热腔下方的加热铝块中横向开设有一个冷却水腔,冷却水腔左端设置有进水口,冷却水腔右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注塑通道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凸台右端面与注塑通道出口端平齐,在注塑通道上方的上模本体上穿装有电加热棒,电加热棒与注塑通道之间的距离为1mm?20mm。 为了方便上模本体的更换,优选所述凸块和开设凹槽的上模本体上分别横向开设有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通孔,在通孔内穿装有一根连杆,连杆将上模本体和加热铝块连接在一起,连杆两端均分别穿出在上模本体左右两侧壁。 为了方便上模本体的更换,提高更换速度,优选所述连杆右侧设置有一块用于防止连杆向右运动的挡块,挡块固定在加热铝块右侧壁上。 为了操作方便,同时合理控制成本,优选所述连杆左侧外露端为300mm?500mm。 同上为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同时合理控制成本,优选所述连杆直径为30mm?50mmo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主要为: 通过本技术,其结构简单,在加热铝块作用下,将加热腔的热量均匀地通过凸块传递至上模本体上,其上模本体均匀受热,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安装方便,同时在批量注塑时,只需考虑排气孔分布和进料口分布情况,不需要再考虑加热的均匀性,方便了模具设计,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在冷却水腔的作用下,可以很快的对已经注塑好后的上模本体进行降温,从而加速产品的冷却定型。在凸台的设计下,方便了注塑产品成型的脱模,同时确保了注塑保压时的保压效果。在电加热棒的设计下,当上一个脱模完毕后,有效地提高了注塑通道的畅通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模本体开设通孔和凹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加热棒2、上模本体3、连杆4、加热铝块5、加热腔6、陶瓷管7、安装板8、电加热丝9、冷却水腔10、挡块11、注塑通道12、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示,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包括上模本体2,上模本体2的左下部水平设置有注塑通道11,在上模本体2上部设置有一块用于上模本体2加热的加热铝块4,在上模本体2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凹槽,加热铝块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在加热招块4中部横向开设有一个加热腔5,在加热腔5内横向设置有一块安装板7,安装板7与加热铝块4之间为抽屉式配合,在安装板7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8,电加热丝8通过陶瓷管6安装在安装板7底部,电加热丝8在安装板7底部呈S型分布,在加热腔5下方的加热铝块4中横向开设有一个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左端设置有进水口,冷却水腔9右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注塑通道11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12,凸台12右端面与注塑通道11出口端平齐,在注塑通道11上方的上模本体2上穿装有电加热棒1,电加热棒I与注塑通道11之间的距离为1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和开设凹槽的上模本体2上分别横向开设有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通孔,在通孔内穿装有一根连杆3,连杆3将上模本体2和加热铝块4连接在一起,连杆3两端均分别穿出在上模本体2左右两侧壁;所述连杆3右侧设置有一块用于防止连杆3向右运动的挡块10,挡块10固定在加热铝块4右侧壁上;所述连杆3左侧外露端为300mm ;所述连杆3直径为30mm。 使用时,通过给电加热丝8通电,电加热丝8对加热腔5和加热铝块4进行加热,并将热量均匀地通过凸块传递至上模本体2上,其上模本体均匀受热,加热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安装方便,同时在批量注塑时,只需考虑排气孔分布和进料口分布情况,不需要再考虑加热的均匀性,方便了模具设计,确保了产品的合格率。当注塑好后再向冷却水腔9通冷却水,从而对上模本体4进行降温,从而加速产品的冷却定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将所述连杆3左侧外露端变为400mm ;所述连杆3直径变为40mm ;所述电加热棒I与注塑通道11之间的距离变为15mm。其它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将所述连杆3左侧外露端变为500mm ;所述连杆3直径变为50mm ;所述电加热棒I与注塑通道11之间的距离变为20mm。其它同实施例一。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包括上模本体(2),上模本体(2)的左下部水平设置有注塑通道(11),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本体(2)上部设置有一块用于上模本体(2)加热的加热铝块(4),在上模本体(2)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凹槽,加热铝块(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在加热铝块(4)中部横向开设有一个加热腔(5),在加热腔(5)内横向设置有一块安装板(7),安装板(7)与加热铝块(4)之间为抽屉式配合,在安装板(7)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8),电加热丝(8)通过陶瓷管(6)安装在安装板(7)底部,电加热丝(8)在安装板(7)底部呈S型分布,在加热腔(5)下方的加热铝块(4)中横向开设有一个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左端设置有进水口,冷却水腔(9)右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注塑通道(11)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12),凸台(12)右端面与注塑通道(11)出口端平齐,在注塑通道(11)上方的上模本体(2)上穿装有电加热棒(1),电加热棒(1)与注塑通道(11)之间的距离为10mm~2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扇叶注塑用的电热丝式带冷却注塑上模,包括上模本体(2),上模本体(2)的左下部水平设置有注塑通道(11),其特征在于:在上模本体(2)上部设置有一块用于上模本体(2)加热的加热铝块(4),在上模本体(2)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有凹槽,加热铝块(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在加热招块(4)中部横向开设有一个加热腔(5),在加热腔(5)内横向设置有一块安装板(7),安装板(7)与加热铝块⑷之间为抽屉式配合,在安装板(7)底部设置有电加热丝(8),电加热丝(8)通过陶瓷管(6)安装在安装板(7)底部,电加热丝(8)在安装板(7)底部呈S型分布,在加热腔(5)下方的加热铝块(4)中横向开设有一个冷却水腔(9),冷却水腔(9)左端设置有进水口,冷却水腔(9)右端设置有出水口,在注塑通道(11)内侧壁上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凸台(12),凸台(12)右端面与注塑通道(11)出口端平齐,在注塑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开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