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杰专利>正文

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8129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它适用于各种车辆的前风挡玻璃除霜和车厢内取暖,它是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水泵、散热器水箱、消声器水套、排气管水套组成。暖风机风毂采用了非等距螺线形轮廓。暖风机水箱水管采用薄壁圆铜管,由导流隔板把水管串联起来。和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面积大,热传递充分,风机出口温度高,暖风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辆通风采暖
,是一种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汽车发动机工作时,靠冷却系统来维持其在正常温度下平稳地运转。现在,许多水冷式发动机冷却水余热经暖风机散热来为汽车的前风挡玻璃除霜,为车厢和驾驶室内取暖。在严寒(-30℃以下)条件下,这种除霜和取暖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如果汽车前风挡玻璃上的霜除不掉,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无法行车或车速很低,车厢和驾驶室内很冷。现在使用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主要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泵、散热器水箱、散热器水管、暖风机、消声器等部件组成。由发动机原理可知,发动机排气带走的热量约为燃料燃烧所放出总热量的三分之一,没有被利用;风机的风毂轮廓是阿基米德螺线,螺距相等,出口风速低;散热器水箱中的水管是扁管,风的迎风面接触面积小,侧面流速高,造成传热效果差,水箱两端间的水管是并联,水的通道短,散热量少,承压能力低。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充分利用发动机排气所带走的热量,为汽车前风挡玻璃除霜和为车内取暖的余热采暖系统。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发动机排气管和消声器外设置有水套,用软管按顺序把发动机水套、消声器水套和暖风机散热水箱串联连接起来暖风机风毂轮廓制成非等距螺线形;暖风机水箱水管采用薄壁圆铜管,在水箱左、右端安装导流隔板,通过导流隔板将水箱水管串联起来。水箱左右端被导流隔板分为若干独立水室,水在水箱水管中按顺序流过各独立水室。在排气管和消音器外设置水套,可以使管内排气温度降低,气体体积和气体压力减少,从而减少排气阻力,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减少了噪音,暖风机风毂轮廓和暖风机水箱的改进,增大散热面积,充分进行热传递,提高暖风机出口温度,充分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更好地清除车辆前风挡玻璃上的霜,提高车厢内的温度。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操作过程。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装配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消声器和排气管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暖风机结构示意图。图4是技术暖风机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暖风机中水箱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沿A-A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5沿B-B线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如下1、消声器水套;2、热水管软管;3、联接软管;4、排气管水套;5、高温热水管;6、发动机水套;7、回水管;8、水泵;9、散热器软管;10、散热器回水软管;11、散热器;12、暖风机;13、热风软管出口;14、热水管接管;15、消声器;16、消声器水套外壁;17、联接软管接管;18、联接软管接管;19、排气管水套外壁;20、高温热水出口接管;21、排气管;22、进风口;23、软垫;24、水箱;25、风机外壳;26、电机;27、前出风口;28、左出风口;29、风毂轮廓线;30、右出风口;31、叶轮;32、回水管;33、进水管;34、水箱左端;35、水管;36、散热片;37、通风窗孔;38、水箱右端;39、隔板;40、水室。参照图1~6,本技术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6、散热器11、暖风机12、消声器水套1、排气管水套4组成。用软管2、3按顺序把发动机水套6、消声器水套1、排气管水套4、暖风机12和发动机水泵8串联起来。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水套6中的热水经软管2、3流到消声器水套1和排气管水套4中,排气管21和消声器15内气体余热把水套4和1中的热水再次加热,温度约升到90℃以上,这种高温热水送到暖风机12中去散热,暖风机12吹出的风吸收了水箱两端34、38,水管35和散热片36散出的热量,由出风口27、28、30吹出,用来除霜和取暖。风机的风毂轮廓线29采用非等距螺线型,使风机出风效果好,风机出口风速比一般同类风机高4米/秒左右。风机水箱水管35是薄壁圆铜管,左右水箱两端34、38之间水管35,通过导流隔板39串联起来,导流隔板39把水箱分成若干独立水室40,经过二次加热的热水由进水管33进入水箱左端34内,水在水箱水管35中的流动顺序如下进入水箱左端34的热水,受到导流隔板39限制,使水进入水管A,流入水箱右端38;水在水箱右端38受到导流隔板39限制,进入水管B,返回水箱左端34内;再由三个水管C进去,经过水箱右端38,进入到两个水管D;然后,由两个水管E进去,两个水管F出来;两个水管G进去,两个水管H出来,经出水管32返回水泵8。这样水在水箱两端34、38中的导流隔板39限制下,往复七、八次。因水管35采用薄壁圆铜管,铜焊焊接,所以焊缝牢固,可耐更高压力。本技术采用圆铜管与原来采用扁管相比。圆管与风正面接触面积大,接触传热效果好。水箱两端34、38采用导流隔板39,即把水箱两端34、38分成若干个独立水室40,水在水箱24中按顺序流经水管35,使热水流程增长,散热面积增大,充分保证了热量的传递,使暖风机出口温度显著提高。暖风机出口风速可达22米/秒以上,出口温度在70℃以上。操作过程如下使用前,先把散热器11加足水,把发动机出水接管的热水阀门打开,关闭放水开关。发动机起动后,温度上升到80℃左右时,接通暖风机电路,风机12开始运转。发动机工作时,水泵8把散热器11里冷却水打入发动机水套6中,冷却水在水套6中吸收了发动机的热量,水温增高。一路水由散热器进水管9进入散热器11散热,另一路热水从发动机水套6经热水软管2流到消声器水套1,再经连接软管3流到排气水套4,由高温废气二次加热的热水经过高温热水管5进入暖风机12。从出风口27、28、30吹出热风。在暖风机水箱24散热的较冷水,经回管7、水泵8返回到发动机水套6。需要除霜时,把通往前出风口27的风门关闭。需要车内取暖时,把除霜风口的风门关闭。两者兼顾时,风门开启一半即可。由于排气余热量很多,对于较大车厢的客车可在车厢后部乘客座席下安放与除霜暖风机相似的暖风机、暖风机间可并联。这种采暖系统总放热量一般可达5000大卡/小时以上。它不仅不会防碍发动机正常工作,而且排气得到迅速冷却,气体体积和压力迅速下降,排气阻力减少,从而提高发动机功率,减少排气噪音。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它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散热器水套、暖风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排气管、消声器外设置水套,用软管把发动机水套、消声器水套和暖风机散热水箱串联连接;暖风机风毂轮廓制成非等距螺线形;暖风机水箱水管采用薄壁圆铜管,在水箱左右端装导流隔板,通过导流隔板将水箱水管串联起来。专利摘要一种车辆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它适用于各种车辆的前风挡玻璃除霜和车厢内取暖,它是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水泵、散热器水箱、消声器水套、排气管水套组成。暖风机风毂采用了非等距螺线形轮廓。暖风机水箱水管采用薄壁圆铜管,由导流隔板把水管串联起来。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散热面积大,热传递充分,风机出口温度高,暖风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文档编号B60H1/02GK2032572SQ8821059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徐杰, 徐华, 刘咏 申请人:徐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水二次加热的余热采暖系统,它由发动机、发动机水套、散热器水套、暖风机组成,其特征在于发动机排气管、消声器外设置水套,用软管把发动机水套、消声器水套和暖风机散热水箱串联连接;暖风机风毂轮廓制成非等距螺线形;暖风机水箱水管采用薄壁圆铜管,在水箱左右端装导流隔板,通过导流隔板将水箱水管串联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徐华刘咏
申请(专利权)人:徐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