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设有多段分级冷却的间冷装置和多段分级冷却的直间冷装置,间冷装置和直间冷装置可以上下设置构成一个冷却装置,中间由断液盘隔开,或者分为通过管道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冷却单元。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及工艺,通过对焦炉荒煤气采用二个冷却装置多段分级冷却,实现荒煤气由~750℃冷却到20~25℃并回收煤气余热产生的高、低压蒸汽,同时采取焦油高温、中温馏分和轻油馏分并去除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油和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了大量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同时解决了冷却元件壁上冷凝和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粉粘结附着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焦炉高温荒煤气冷却、焦油馏分采取及余热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焦炉出来的荒煤气温度约为750℃左右,荒煤气中含有焦油以及夹带的煤粉、焦粉,所带出的热量相当于焦炉炼焦消耗的总热量的~33﹪,为便于后工序的净化与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是:喷洒循环氨水与荒煤气直接接触冷却,靠循环氨水大量汽化,使荒煤气急剧降温至80~83℃同时冷凝焦油和洗涤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粉,而后再经煤气初冷器冷却到20~30℃之后送到后续的煤气精制系统。现有技术的上述过程中高温荒煤气的热量转化为无用的常压水汽(约为80℃左右)并需要大量的循环水在煤气初冷器进行冷却,浪费了高温荒煤气的热量且消耗了大量的冷却水,煤气中的焦油进入循环氨水中需要油水分离及焦油蒸馏分离。国内、外对焦炉高温荒煤气冷却、余热回收、焦油馏分直接分离做了大量的探讨,目前报道的技术方向有两种:(1)焦炉上升管冷却方式,冷却介质有水-水蒸气、气体、高温液体等,但是始终无法解决荒煤气中的焦油在低于470℃时的冷却元件壁上冷凝和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粉粘结附着堵塞问题;(2)把荒煤气汇集后集中冷却,主要有二种方式:一种是采用余热锅炉回收余热,再采用焦油直冷最后进入煤气初冷器(如资料:专利201310139946),水蒸气的临界温度为374.15℃仍然无法根本解决煤气中的焦油在高温余热锅炉中冷凝及夹带的煤粉、焦粉粘结附着堵塞问题;另一种是用焦油直冷方式,焦油直冷方式冷却高温部分的400~750℃荒煤气必然引起焦油的大量汽化问题,目前尚没有发现应用实例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实现荒煤气由~750℃冷却到20~25℃并回收煤气余热产生的高、低压蒸汽,同时采取焦油高温、中温馏分和轻油馏分并去除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油和萘,以满足后续煤气精制的要求;本技术可以同时实现焦炉荒煤气冷却、余热回收、焦油馏分采出及煤粉、焦粉和萘的净化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设有多段分级冷却的间冷装置和多段分级冷却的直间冷装置,间冷装置和直间冷装置可以上下设置构成一个冷却装置,中间由断液盘隔开,或者分为通过管道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冷却单元。所述间冷装置包括高温冷却器、中温冷却器,高温冷却器设置在中温冷却器的上端,在高温冷却器与中温冷却器之间设置有中间断液盘,或者高温冷却器与中温冷却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高温冷却器包括高温荒煤气入口、高温循环泵、水入口、高压蒸汽出口,高温荒煤气入口设置在高温冷却器的管程顶部,高温冷却器的壳程设有水入口和高压蒸汽出口,高温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中间断液盘的循环液出口和高温冷却器管程的上端入口。所述中温冷却器包括中温循环泵、水入口、低压蒸汽出口,中温冷却器的壳程设有水入口和低压蒸汽出口,中温循环泵入口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却器管程底部循环液出口连接,中温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却器管程上部入口相连,中温冷却器管程下部荒煤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直间冷装置上部直冷段顶部的荒煤气入口相连。所述直间冷装置设置上下两组直间冷段,两组直间冷段之间设置有中间断液盘,或者两组直间冷段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组直间冷段包括上部直冷段、上部间冷段、上部循环泵,上部直冷段设置在上部间冷段的上端,上部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两组直间冷段之间的中间断液盘的循环液出口,上部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上部直冷段的上部入口,上部间冷段管程设有循环水入口和循环水出口,上部循环泵的出口设有轻油排出口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器中部连接。所述下组直间冷段包括下部直冷段、下部间冷段、下部循环泵,下部直冷段设置在下部间冷段的上端,下部循环泵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下部间冷段底部的循环液出口,下部循环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下部直冷段的上部入口,下部间冷段管程设有低温循环水入口和低温循环水出口,下部循环泵的出口设有轻油排出口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器中部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对焦炉荒煤气采用二个冷却装置多段分级冷却,实现荒煤气由~750℃冷却到20~25℃并回收煤气余热产生的高、低压蒸汽,同时采取焦油高温、中温馏分和轻油馏分并去除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油和萘;本技术节省了大量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同时解决了冷却元件壁上冷凝和煤气中夹带的煤粉、焦粉粘结附着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高温冷却器、2-高温循环泵、3-中温冷却器、4-中温循环泵、5-上部直冷段、6-上部间冷段、7-上部循环泵、8-下部循环泵、9-下部直冷段、10-下部间冷段、11-间冷装置、12-直间冷装置、13-油水分离器、14-中间断液盘、15-中间断液盘、16-循环水出口、17-循环水入口、18-低温水出口、19-低温水入口、20-上部直冷段荒煤气入口、21-循环液出口、22-高温荒煤气入口、23-循环液出口、24-高压蒸汽出口、25-水入口、26-低压蒸汽出口、27-水入口、28-换热管、29-中温冷却器荒煤气出口、30-冷却后煤气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该装置设有多段分级冷却的间冷装置11和多段分级冷却的直间冷装置12,间冷装置11和直间冷装置12可以上下设置构成一个冷却装置,中间由断液盘隔开,或者分为通过管道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冷却单元。所述间冷装置11包括高温冷却器1、中温冷却器3,高温冷却器1设置在中温冷却器3的上端,在高温冷却器1与中温冷却器3之间设置有中间断液盘14,或者高温冷却器1与中温冷却器3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高温冷却器1包括高温荒煤气入口22、高温循环泵2、水入口25、高压蒸汽出口24,高温荒煤气入口22设置在高温冷却器1的管程顶部,高温冷却器1的壳程设有水入口25和高压蒸汽出口24,高温循环泵2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中间断液盘14的循环液出口和高温冷却器1管程的上端入口。高温循环泵2的出口设有高温馏分排出口。所述中温冷却器3包括中温循环泵4、水入口27、低压蒸汽出口26,中温冷却器3的壳程设有水入口27和低压蒸汽出口26,中温循环泵4入口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却器3管程底部循环液出口23连接,中温循环泵4出口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却器3管程上部入口相连,中温冷却器3管程下部荒煤气出口29通过管道与直间冷装置12上部直冷段5顶部的荒煤气入口20相连。中温循环泵4的出口设有中温馏分排出口。所述直间冷装置12设置上下两组直间冷段,两组直间冷段之间设置有中间断液盘15,或者两组直间冷段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所述上组直间冷段包括上部直冷段5、上部间冷段6、上部循环泵7,上部直冷段5设置在上部间冷段6的上端,上部循环泵7的入口通过管道连接两组直间冷段之间的中间断液盘15的循环液出口,上部循环泵7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上部直冷段5的上部入口,上部间冷段6管程设有循环水入口17和循环水出口16,上部循环泵7的出口设有轻油排出口通过管道与油水分离器13中部连接。所述下组直间冷段包括下部直冷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多段分级冷却的间冷装置和多段分级冷却的直间冷装置,间冷装置和直间冷装置可以上下设置构成一个冷却装置,中间由断液盘隔开,或者分为通过管道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冷却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设有多段分级冷却的间冷装置和多段分级冷却的直间冷装置,间冷装置和直间冷装置可以上下设置构成一个冷却装置,中间由断液盘隔开,或者分为通过管道连接的两个独立的冷却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冷装置包括高温冷却器、中温冷却器,高温冷却器设置在中温冷却器的上端,在高温冷却器与中温冷却器之间设置有中间断液盘,或者高温冷却器与中温冷却器之间通过管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温冷却器包括高温荒煤气入口、高温循环泵、水入口、高压蒸汽出口,高温荒煤气入口设置在高温冷却器的管程顶部,高温冷却器的壳程设有水入口和高压蒸汽出口,高温循环泵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中间断液盘的循环液出口和高温冷却器管程的上端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焦炉煤气冷却-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温冷却器包括中温循环泵、水入口、低压蒸汽出口,中温冷却器的壳程设有水入口和低压蒸汽出口,中温循环泵入口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却器管程底部循环液出口连接,中温循环泵出口通过管道与中温冷却器管程上部入口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宇,樊晓光,
申请(专利权)人:樊晓光,樊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