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震PCB板,包括PCB板本体(1),PCB板本体(1)包括电路导电层,所述PCB板本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且各个通孔(2)的位置不与电路导电层中的走线相接触,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减震柱(3),弹性减震柱(3)的数量与通孔(2)的数量相等,各个弹性减震柱(3)分别穿过各个通孔(2),且各个弹性减震柱(3)的两端分别凸出PCB板本体(1)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PCB板本体(1)的双面减震保护,有效对PCB板本体(1)、以及其表面的电子元件实现减震保护,保证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PCB板,包括PCB板本体(1),PCB板本体(1)包括电路导电层,所述PCB板本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且各个通孔(2)的位置不与电路导电层中的走线相接触,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减震柱(3),弹性减震柱(3)的数量与通孔(2)的数量相等,各个弹性减震柱(3)分别穿过各个通孔(2),且各个弹性减震柱(3)的两端分别凸出PCB板本体(1)的表面,本技术实现了对PCB板本体(1)的双面减震保护,有效对PCB板本体(1)、以及其表面的电子元件实现减震保护,保证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专利说明】—种减震PCB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PCB板。
技术介绍
PCB板即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简称线路板,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由于这种板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它多层线路板。由于印刷电路板并非一般终端产品,因此在名称的定义上略为混乱,例如:个人电脑用的母板,称为主板,而不能直接称为电路板,虽然主机板中有电路板的存在,但是并不相同,因此评估产业时两者有关却不能说相同。再譬如:因为有集成电路零件装载在电路板上,因而新闻媒体称它为IC板,但实质上它也不等同于印刷电路板;我们通常说的印刷电路板是指裸板-即没有上元器件的电路板。现有市面上的PCB板为了轻便,都被设计的十分薄,使得实际应用中,诸如磕碰、摔落,很容易造成PCB板的损坏,由于PCB上的电子元件均采用焊接的方式技术安装,一旦PCB板损坏,就只能放弃该PCB板,造成严重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现有PCB板进行结构改进,能够有效通过减震实现保护的减震PCB板。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减震PCB板,包括PCB板本体,PCB板本体包括电路导电层,所述PCB板本体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且各个通孔的位置不与电路导电层中的走线相接触,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减震柱,弹性减震柱的数量与通孔的数量相等,各个弹性减震柱分别穿过各个通孔,且各个弹性减震柱的两端分别凸出PCB板本体的表面。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个通孔阵列分布在所述PCB板本体上,所述各个弹性减震柱分别对应穿过各个通孔。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个弹性减震柱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各个弹性减震柱分别包括两个弹性头和一个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头的其中一端面相连接;弹性头上与连杆相连的端面大于连杆横截面,连杆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内径相适应,连杆的长度与所述PCB板本体的厚度相等。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弹性保护条,弹性保护条包裹设置在所述PCB板本体的边缘上。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保护条的长度与所述PCB板本体的周长相等,弹性保护条围绕所述PCB板本体边缘一周,包裹设置在所述PCB板本体的边缘上。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保护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本技术所述一种减震PCB板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I)本技术设计的减震PCB板,针对现有PCB板进行结构改进,通过设计穿过各个通孔的弹性减震柱,实现对PCB板本体的双面减震保护,有效对PCB板本体、以及其表面的电子元件实现减震保护,保证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技术设计的减震PCB板中,针对通孔,设计阵列分布在所述PCB板本体上,进而使得穿过各个通孔的弹性减震柱阵列分布在所述PCB板本体上,使得各个弹性减震柱能够对PCB板本体实现平稳的支撑保护,进一步提高了针对PCB板本体的减震作用; (3)本技术设计的减震PCB板中,针对弹性减震柱设计了具体的结构,通过具体结构设计的弹性减震柱,使得各个弹性减震柱与各个通孔之间紧密连接,保证了弹性减震柱与通孔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更加进一步提高了各个弹性减震柱针对PCB板本体的减震作用; (4)本技术设计的减震PCB板中,针对PCB板本体的边缘,设计了弹性保护条进行包裹,有效对PCB板本体的边缘实现了保护,配合上弹性减震柱的设计,实现了对PCB板本体的全方位保护,能够有效避免损坏PCB板本体,延长了 PCB板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优选采用全包围的弹性保护条设计,真正做到了针对PCB板本体的全方位保护。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设计减震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设计减震PCB板中弹性减震柱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PCB板本体,2.通孔,3.弹性减震柱,4.弹性头,5.连杆,6.弹性保护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减震PCB板,包括PCB板本体1,PCB板本体I包括电路导电层,所述PCB板本体I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且各个通孔2的位置不与电路导电层中的走线相接触,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减震柱3,弹性减震柱3的数量与通孔2的数量相等,各个弹性减震柱3分别穿过各个通孔2,且各个弹性减震柱3的两端分别凸出PCB板本体I的表面;基于以上设计减震PCB板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PCB板进行结构改进,通过设计穿过各个通孔2的弹性减震柱3,实现对PCB板本体I的双面减震保护,有效对PCB板本体1、以及其表面的电子元件实现减震保护,保证了整体装置的使用寿命。 基于以上设计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本技术针对设计的减震PCB板,还设计了如下优选改进:所述各个通孔2阵列分布在所述PCB板本体I上,所述各个弹性减震柱3分别对应穿过各个通孔2,进而使得穿过各个通孔2的弹性减震柱3阵列分布在所述PCB板本体I上,使得各个弹性减震柱3能够对PCB板本体I实现平稳的支撑保护,进一步提高了针对PCB板本体I的减震作用,其中,各个弹性减震柱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针对所述各个弹性减震柱3,具体设计为各个弹性减震柱3分别包括两个弹性头4和一个连杆5,连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弹性头4的其中一端面相连接;弹性头4上与连杆5相连的端面大于连杆5横截面,连杆5的外径与所述通孔2的内径相适应,连杆5的长度与所述PCB板本体I的厚度相等,通过具体结构设计的弹性减震柱3,使得各个弹性减震柱3与各个通孔2之间紧密连接,保证了弹性减震柱3与通孔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更加进一步提高了各个弹性减震柱3针对PCB板本体I的减震作用;不仅如此,还包括弹性保护条6,弹性保护条6包裹设置在所述PCB板本体I的边缘上,有效对PCB板本体I的边缘实现了保护,配合上弹性减震柱3的设计,实现了对PCB板本体I的全方位保护,能够有效避免损坏PCB板本体1,延长了 PCB板本体I的使用寿命;并且优选弹性保护条6的长度与所述PCB板本体I的周长相等,弹性保护条6围绕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PCB板,包括PCB板本体(1),PCB板本体(1)包括电路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本体(1)上设置至少一个通孔(2),且各个通孔(2)的位置不与电路导电层中的走线相接触,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减震柱(3),弹性减震柱(3)的数量与通孔(2)的数量相等,各个弹性减震柱(3)分别穿过各个通孔(2),且各个弹性减震柱(3)的两端分别凸出PCB板本体(1)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欢夏,唐朝阳,刘万,唐红梅,臧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联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